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新聞訪談

[東方時空]艾滋病專家邵一鳴談艾滋病疫苗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2日 08:52

  相關:艾滋病專題—關愛生命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時空連線):11月26日,很多媒體都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由長春一家生物制藥公司研製的抗艾滋病疫苗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進入一期臨床研究,這是我國自行研製的艾滋病疫苗將首次進行人體研究。

  據介紹,這支從1996年開始研究的疫苗,專門針對人口絕對數量龐大的亞洲人群感染艾滋病的特點開發的。科研人員利用在國內流行的艾滋病毒株基因進行了8年的研究,研究過程中,科研人員曾在猴子身上進行了疫苗實驗,結果未發現異常反應。動物實驗完成後,這支疫苗還通過了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的樣品檢定,確定符合安全要求後才被批准進入一期臨床研究。

  而即將開展的艾滋病疫苗一期臨床研究,旨在進一步評價疫苗的安全性。目前,按照實驗計劃,實驗單位將在廣西不公開徵選30名志願者進行人體實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根據一期臨床研究的結果,考慮是否批准開展二期三期的臨床研究。

  主持人:看到這樣的一個報道,大家可能都立即把希望放得很大,説它是不是可以改變我們的未來,究竟現在的疫苗進入到臨床一期和我們的希望有多遠,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了中國疾控中心艾滋病首席專家邵一鳴,非常歡迎您。我剛才説的這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不是進入臨床一期就意味著離我們擁有有效的疫苗已經很近很近了?

  邵一鳴:應該説艾滋病的疫苗研究分成兩個大的階段,第一個我們叫實驗室研究階段,第二個是臨床研究階段,進入臨床一期標誌著是第二個階段的開始,而第二個階段從現在的科學的技術發展來看是艾滋病疫苗費時最長的一個階段,至少要做完一二三期,也就是從安全性開始,到它的免元性,二期,三期有效性的評價,一般需要五到八年的時間。

  主持人:一切順利的話需要五到八年的時間?

  邵一鳴:對,而且這個過程當中淘汰率非常高,我們可以看看現在世界上進行的艾滋病疫苗臨床實驗,一期是有106個,到了二期只剩下12個,也就是説90%走不到二期。

  主持人:十分之一的存活率?

  邵一鳴:對,然後進入到三期只有三個。

  主持人:只有三個?

  邵一鳴:有兩個已經結束,第三個剛剛開始,已經結束的這兩個疫苗是失敗的。

  主持人:現在如果我們把這兩個階段比作是兩個房間的話,現在等於説從第一個房間經過很多年的努力走出來了,現在開了第二個房間的門,但是到現在為止,全世界還沒有從第二個房間走出去的成功的疫苗?

  邵一鳴:一個都沒有。

  主持人:我們開始了一期意味著什麼呢,對於中國來説?

  邵一鳴:對於中國來説,應該説我們國家的艾滋病疫苗研究也參與了國際的艾滋病疫苗臨床研究這樣一個大的階段。

  主持人:我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非常關心這個問題,這畢竟是艾滋病疫苗的臨床實驗,可能以我們以粗淺的知識來了解,一個疫苗進行臨床需要招人進行這個實驗,而且抗這個病毒,萬一它是不成功的,我們上哪兒招這個人,招了這個人會不會有很大的危險性?

  邵一鳴:作為志願者,應該是説他們是科學進步當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們為我們今天所有的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包括他們承擔的風險,但是任何一個國家它都有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由他來決定什麼樣的研究可以進入臨床,它的決定標準就是要把風險降到最低,我們從全球看到的106個一期臨床實驗的話,沒有一個有安全的隱患的。

  主持人:談到這兒我們關心下一個話題,目前整個全世界在艾滋病疫苗研製過程走到什麼階段,中國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先一起了解一下。

  人類自從發現艾滋病以來,與艾滋病的競賽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在與艾滋病的鬥爭中,一些能夠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藥物已經研製成功,但即使是目前公認療效最好的“雞尾酒療法”,也只能穩定或緩減艾滋病症狀,不能徹底消滅人體內的艾滋病病毒。因此,各國專家普遍認為,艾滋病疫苗將是徹底消除艾滋病對人類巨大威脅的根本途徑。也正是由於艾滋病疫苗在科學研究和商業利益上蘊藏巨大的價值,全球各類研究機構都在爭分奪秒的研製艾滋病疫苗。

  國際上最早開始艾滋病疫苗臨床實驗的時間是1987年,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在大約9000多名志願者身上進行了近30種疫苗實驗,但由於科學界對艾滋病病毒尚未達到深入全面的了解,此前進行的艾滋病疫苗人體實驗無一獲得成功。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政府開始立項進行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而邵一鳴直接參與了中國最早的“新型艾滋病疫苗研究項目”,並組建了中國第一支研究隊伍。1993年,邵一鳴等我國科學家在雲南進行了發展中國家最早的艾滋病疫苗臨床實驗,但沒有取得成功。時隔11年,由中國自行研製的艾滋病疫苗即將又一次對艾滋病發起挑戰,成敗如何,將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主持人:回到大家正在關注的話題,中國可能比西方的研究稍微晚了十年,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到了一期的範圍之內,我們成功的系數有多大?

  邵一鳴:我們想目前在進行的各類一期臨床實驗,作為科學家本人來説,都是抱有很大的信心,希望它能成功,但是從至於它能走多遠,完全要看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評價。

  主持人:中國雖然晚了十年,但是會不會因為後發優勢,並且因為現在大家都沒有從第二個房間裏頭走出來的經驗,反而對於中國來説也是一個機會,也許也可能成為首創者或者領先者?

  邵一鳴:這是完全,目前狀況就是這樣,現在正在進行的疫苗是使用的我們國家消滅天花的疫苗的這個載體,我們叫,當年我們中國科學家做成的,老一輩科學家做成的豆苗天壇株,這個疫苗在國際上是非常先進的疫苗作為預防天花的,它曾經做了幾億人的實驗,也就是説我們國家24歲以下的人全用過,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量,它的安全性評價是最最充分的。是在目前現在全球進行的100多個實驗當中從來沒有過的新的載體。

  主持人:疫苗可能比任何的特效藥都要好使,因為當有了天花疫苗之後,天花被消滅掉了,是否這意味著疫苗也是將最終人類戰勝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武器?假如它成功的話?

  邵一鳴:疫苗的話,應該説上帝給人類對付傳染病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武器,假如它成功的話,現在所有的預防艾滋病的策略都會做很大的調整。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疫苗很好,假如真的成功了的話,當然將來是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送給我們的是一個隔絕的墻,跟敵人隔絕的墻,但是現在當上帝還沒有把這個禮物給予我們的時候,今年在12月1號艾滋病日這一天,對於您長期研究艾滋病的科學家來説,中國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如何防範艾滋病?

  邵一鳴:中國最應該做的是,就是國家中長期艾滋病防治規劃確立的政府領導,全社會參與,綜合治理的這樣一種綜合性的防範措施,這個工作的重點對於我們整個社會大眾來説是宣傳教育,要了解到艾滋病是什麼樣一種疾病,是怎麼傳播的,怎麼樣可以預防,然後來避免一些由於個人的行為造成疾病傳播,這樣的話就可以使得在疫苗出現之前,我們也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這個疾病的流行。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您來到我們的演播室。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