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推薦

肺癌:未來20年仍將繼續攀升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3日 10:30


健康,從拒絕吸煙開始

  相關專題:介入—腫瘤患者的新選擇

  近期在線:腫瘤專家談介入

  央視相關節目

  [健康之路] 患肺癌的王大夫

  [健康之路] 關愛您的肺功能

  [健康之路] 肝癌肺癌治療的新方法

  [健康之路] 與吸煙人談談肺癌

  [健康之路] 肺癌的微創治療

  隱蔽殺手

  今年年初,一位病人在家屬的攙扶下來看解放軍第307醫院的專家門診,他自稱下肢無力行走,“腿總是發軟,其他的毛病沒有。”

  當班的腫瘤一科主任鮑雲華為這位患者做了血檢和CT。由於解放軍第307醫院主治腫瘤和惡性血液病,前來就診的患者大多是被其他醫院懷疑或確診為癌症,但像這樣“腿發軟”的病例,鮑還是第一次碰到。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這位患者被確診為肺癌——癌細胞分泌的激素、多肽和一些酶使這位病人身體內的電解質紊亂,血液中鉀離子的濃度偏低,從而表現出全身無力的症狀。

  “肺癌患者並不都是表現為胸悶、咳嗽、發燒和痰中帶血這些典型的呼吸系統症狀,有很多即使到了晚期也只是表現為肺外症狀,非常隱蔽,在門診時我們都是詳細地詢問還有哪兒不好,不能有一點疏忽。”鮑説。

  在307醫院的門診病例表上,記錄了肺癌五花八門的表現。有的病人是頭疼和精神焦躁,後被證實是肺部癌細胞通過血液轉移到了腦部;有的病人在肝部觸摸有硬塊,檢查結果是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肝臟;還有的病人渾身骨頭疼痛,那是癌細胞轉移到了骨組織……

  “肺癌在早期不容易發現,等到這些肺內症狀或者是肺外症狀出來,一檢查就是中晚期。”鮑教授説,“只要是轉移到了腦子裏,毫無疑問就是晚期,這種轉移的病例平均生存時間只有8個月。”

  每年一次的胸透並不能確保安全,“307醫院每年給老幹部體檢,都能查出肺癌病例,而在上一次體檢的時候,他們的身體還很正常。”

  “如果能在一期就及時發現並規範治療,肺癌的治愈率可以達到70%。”鮑説,“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病人來到醫院,許多已經是中晚期了,肺癌患者總體上的5年存活率不到10%。”

  他列出了307醫院歷年來的一組統計數據:前來就診的100位病人中,至少有75個人由於癌細胞大量擴散、腫大的淋巴結和血管相連等原因已經不能接受手術治療,剩下的25個能動手術的病人中,又有5個人在胸腔被打開後發現不能切除乾淨,實際上只有20個人能做根治性手術治療。而最終在這20人中,只有不到10個人能夠存活5年以上。

  高峰還未來臨

  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已經排在各種惡性腫瘤的第一位。世界衛生組織在2001年曾經發佈警告説,在過去的10年中,全球肺癌的發病率每年以22%的速度在飛快上升,每年全球新增肺癌患者達120萬人,死亡110萬人。

  在我國,情況可能更為糟糕。協和醫科大學慢性病與危險因素研究中心主任楊功煥教授説,從1991年開始,我國肺癌的死亡率就超過胃癌和肝癌,躍居各種腫瘤類疾病之首。由她主持完成的“中國人群死亡地圖”研究顯示,在1991-2000年間,男性特別是35-69歲的人群中,肺癌的死亡率上升明顯,達到萬分之四。

  她説,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工業化進程的加劇以及人類生活環境的污染與破壞,特別是吸煙人口的不斷增加,在未來20年間,我國肺癌的發病和死亡率還將繼續攀升。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日前公佈了我國肺癌的發病現狀和趨勢分析,從2000年至2005年,我國肺癌的發病人數將增加12萬,其中男性將從26萬增至33萬,增加26.9%;女性從12萬增至17萬,增加38.4%。

  我國現有煙民3.2億人,女性和未成年人吸煙者呈逐年上升趨勢。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主任李連第教授預測,如果中國目前的吸煙狀況不變,那麼現今29歲以下的男性,到2050年將有近1億人在中年或老年時因吸煙死亡,女性死亡人數也將達到數百萬。

  家族遺傳易感性

  從一個正常的肺支氣管內壁上皮細胞發展到“失控的”癌細胞,需要一個“不斷刺激,最終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漫長過程,可能長達數十年。

  協和醫科大學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邵淑鵑教授説,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肺癌的發生也是一個多基因參與、多步驟的複雜過程。

  鮑雲華在臨床中發現,這些惡性腫瘤細胞在早期生長得非常緩慢,“但一旦長到了0.5-1厘米大小後,便開始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生長。”

  對於這個“多基因參與、多步驟”的複雜過程,科學界的一個共識是,外因和內因的共同作用最終導致了肺癌病變。

  “毫無疑問,吸煙是誘發肺癌的主要外因,這一點早已被小鼠試驗和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所證實。”鮑雲華説,美國在採取煙控措施後,男性肺癌的發病率從1984年便開始明顯下降,而女性由於吸煙率上升,肺癌的發病率卻仍在升高。

  他對我國目前有大量青少年吸煙和社會上仍在把吸煙當作一種社交禮儀錶示擔憂,“由於煙草的毒害有滯後效應,我國肺癌的發病高峰還未到來。”

  儘管專家們一再強調吸煙的危害,但收效甚微。鮑雲華説,“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由於科學界還沒有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如果我告訴你吸多少煙就一定會得肺癌,那麼你肯定不會再去吸。”

  不可否認的一個現象是,有些人一輩子沒吸煙最後卻得了肺癌,而有些人吸了一輩子的煙最終也沒得肺癌,這也使得煙民們“心存僥倖”。

  “這其實是家族遺傳易感性在起作用。”邵淑鵑解釋説,那些家族遺傳背景比較好的人群,在長期吸煙後肯定也有一些細胞發生了異變,但他體內的修復基因能很快修復這些損壞的細胞而避免癌變;而一些免疫功能差的易感人群即使不吸煙,但接觸了別的致癌物質後也容易罹患肺癌。

  她強調説,“特別是那些有家族肺癌病史的人,一定要遠離煙草和被動吸煙。”

(編輯:吳曉洋來源:南方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