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推薦

喝酒真能“保肝治病”? 專家質疑學術“商業化”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31日 09:35


  “喝酒有益健康”、“喝酒能夠保肝護肝”……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一些白酒企業頻繁推出“保肝治病”等健康概念。參加8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全國第十三次中西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的肝病權威專家呼籲,所謂某些白酒能“保肝護肝”不具有科學價值,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誤導。而這股炒作之風折射出我國學術界的浮躁心態和學術“商業化”的不良傾向。

  王靈臺教授:酒精對肝的損傷不容置疑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靈臺為了驗證喝酒到底能否“保肝護肝”,選取了茅臺、人頭馬Xo等白酒以及沈永、香雪酒等黃酒、泰勒路比甜酒等葡萄酒,連續六周對大鼠進行等酒精量灌胃實驗,在實驗基礎上,他領導的課題組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研究。

  王靈臺教授在全國第十三次中西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的專題發言仲介紹,進行對比實驗的各種酒都對肝臟都有損傷作用,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造成大鼠的行為障礙,如行走不穩、行為暴躁易發生衝突等;二是從組織學分析,對肝、脾等器官都有損傷,如肝臟水腫、肝脂肪化等,還有不同程度的肝纖維化改變;三是各種生化指標的變化,如標誌肝細胞線粒體損傷的穀草轉氨酶升高、標誌肝細胞膜損傷的谷丙轉氨酶升高。喝酒還産生對肝細胞有害的多種細胞因子。

  王靈臺教授告訴記者,白酒的基本組成是乙醇,乙醇對肝臟的危害在國際學術界早有定論,是有一系列科學數據作為支撐的。他對此進行的實驗和研究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而現在一些企業進行喝酒能夠“保肝護肝”的炒作是不嚴謹的,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

  程明亮教授:這種炒作不是研究者的本意

  記者了解到,在國內白酒市場上率先打出“健康牌”的是茅臺酒。茅臺酒的相關介紹文章宣稱:“科學驗證,茅臺有益健康--正確、適度飲用茅臺酒的人,不僅不會導致肝纖維化繼而繼發肝硬化,反而有護肝的保健作用。這一結論已獲得了由國內9名著名肝病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肯定。”在茅臺酒的企業網站上,也有喝茅臺酒有益健康的宣傳。

  支撐茅臺酒“護肝”説的主要是兩篇研究論文:即發表在《世界華人消費雜誌》上的《茅臺酒與肝病關係的流行病學調查及病理組織學研究》和《茅臺酒誘導金屬硫蛋白質的作用及其對肝星狀細胞的影響》。課題的主要主持人是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程明亮教授。程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他對茅臺酒的研究始於1996年,至今已發表學術論文6篇。

  記者問:“按照您論文的觀點,茅臺酒對防止肝硬化有一定的作用,你研究的情況如何呢?”

  程教授告訴記者,茅臺酒對肝臟的影響主要來源於兩組數據:

  一是對99例長期大量飲用茅臺酒廠職工進行調查,除了1例既往有乙肝肝炎肝硬化者有肝病症狀外,其他人均無肝病的症狀、體徵及肝細胞異常;長期飲用茅臺酒職工中無一人死於肝病;對23例飲用茅臺酒職工做肝穿刺活檢,均為輕重不同肝細胞脂肪病變,1例有輕度肝細胞壞死,但均無明顯的肝纖維化、肝硬化的表現。

  二是大鼠實驗。用普通白酒對大鼠進行灌胃,發現大鼠肝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形成寬窄不同的纖維間隔,並有早期肝硬化表現。而用茅臺酒灌胃的大鼠有肝細胞脂肪變性,但均無明顯的肝細胞壞死、肝纖維化、肝硬化。

  那麼,茅臺酒可以“保肝護肝”的機理是什麼呢?程教授的解釋是:“機理還不是十分清楚,但茅臺酒可以誘導肝細胞産生大量的金屬硫蛋白,而金屬硫蛋白對防止肝硬化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程教授告訴記者,近幾年來,他致力於茅臺酒的研究並引起爭鳴,他本人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程教授還告訴記者,他的這些研究還只是一些探索性的研究,要真正得出結論,還有大量的實驗需要做。

  針對茅臺酒廠出資贊助這項研究的傳聞,程教授予以否認。

  談起喝酒對健康的影響,程教授認為,適量飲酒對擴張血管有一定的作用,並對血液粘度有一定的改善,但並不能籠統地講“喝酒有益於健康”,程教授説:“這種商業化的炒作是不科學的!”

  記者追問:“那麼您的論文被茅臺酒廠引用並大量用於宣傳,您如何評價?”

  程明亮教授:“茅臺酒廠在進行宣傳時並沒有徵得我的同意,我個人認為這是企業在進行商業炒作,不利於酒類市場的健康發展,應該停止這樣的商業炒作。”

  徐列明教授:茅臺酒“護肝”研究有很多漏洞

  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肝病研究所實驗室和十三屆中國中西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上,博士生導師徐列明教授兩次接受了記者採訪。

  徐教授説,酒精對肝臟有損傷,這在國際學術界早有定論,是有一系列的科學數據作為支撐的。

  徐教授説,我重點從事肝星狀細胞在肝纖維化中的作用機理研究。2000年,程明亮教授託人請我們替他做一組檢測數據,主要是茅臺酒和純酒精對肝細胞的影響比較,即“肝星狀細胞增殖的抑制實驗”。從數據來看,茅臺酒對肝星狀細胞的增殖有一定抑製作用,但根本不可能就此簡單得出茅臺酒可以

  “抑制肝硬化”的結論,因為:

  其一,可抑制肝星狀細胞增殖的物質很多,舉個最極端的例子,泥漿水也可以抑制肝星狀細胞的增殖,但能説泥漿水可以防治肝硬化嗎?從我們這裡的數據來看,是不能得出茅臺酒可防治肝硬化的結論的。換句話説,如果要得出類似的結論,必須設計一系列的實驗模型,進行深入研究,而這些程明亮教授並沒有做。

  其二,程明亮教授的實驗先入為主,先假定“金屬硫蛋白對防治肝硬化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然後再進行實驗,這不符合“先否定再肯定”的科學實驗路徑。此外,所謂的“金屬硫蛋白”的作用和機理研究在國際學術界以前出現過,但現在已不是主流。

  其三,對茅臺酒廠職工的抽樣是否具有科學性值得懷疑。

  徐列明教授建議,可以將茅臺酒中的酒精揮發掉後,用剩餘物質對大鼠進行科學實驗,檢驗是否茅臺酒中所含物質是否對肝硬化起一定的抑製作用。“這樣的實驗其實很簡單,我們也專門向程明亮提出過這樣的建議,但遺憾的是這樣的實驗一直沒有做。”

  徐教授告訴記者,我們只是“幫忙”做了一個實驗,沒想到在我毫不知情下,我的名字被署在論文作者裏面,意思就是讓我對論文負責任。對此我已提出抗議,程教授也專門致歉。“我不認為這篇文章有多大的科學價值。” 徐列明説,實驗本身漏洞很大,裏面充滿了“推測”和“可能”。此外,科學實驗的一個準則是具有“可重復性”,不僅研究者本人得出實驗結論,這種結論也要經得起別的研究人員的重復性實驗。

  翟為溶教授:給學術留點尊嚴,可以嗎?

  “了解此事的人都覺得豈有此理!”一提起那篇為茅臺酒“護肝”説提供學術支撐的論文,慈眉善目的復旦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翟為溶清癯的臉龐上便掠過慍色。“洋相出到國外去了!”翟説,今年4月,她到澳洲探親,在墨爾本看到當地最大的中文免費報紙《新海潮》報上登有一則文章:茅臺酒“喝出健康,喝出快樂”。報上説,這家酒廠的一位經銷人員在墨爾本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在中國國內,茅臺酒經過科學實驗證明、諸多專家鑒定,有益於抗肝纖維化。

  翟為溶激動地説:“該文的錯誤結論在學術上是顯然的,在讀者中會引起混亂,對民間則造成誤導。而該文的欺騙性正在於盜用了我們的名義。”

  翟教授説,2000年底,貴陽醫學院教授程明亮教授通過我的一位研究生來讓我們對已經固定的4例人肝穿刺組織和17例鼠肝組織做病理學檢查。我們只是作為服務方,根據檢查所見出具病理檢驗報告,不參與他們的科研課題,不過問所取組織前後的病史或者實驗情況。他們也未提供任何相關的口頭或者文字資料。由於對整個課題不了解,我們在報告中僅僅描述病理形態,對他們的課題甚至連茅臺酒或者酒精二字均未提到,也未對檢驗結果作任何結論或論價。

  然而,他們發表的論文中,文題中就突出了病理組織學研究,且把我的名字列在貴陽醫學院病理教研室人員的前面,明顯地提示我對該文的病理組織學負有主要責任。論文中提到人肝穿刺活檢23例,鼠肝組織140例,其數量遠遠超過我們所做的檢驗;文中也並未説明送給我們檢驗的組織是否屬於該論文所提到的病例或者實驗動物;文中所附圖片更不知其來由。

  至於該文的結論“茅臺酒可致脂肪肝但不引起明顯的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也與我們的病理檢驗結果不符。事實是我們的報告中指出所檢組織多數有重度肝脂肪變,鼠肝也多有不等程度的肝纖維化。報告中原先並未提到肝硬化,但程明亮教授再三要求我們寫明是否有肝硬化,我們才根據送檢組織所見補上“未見肝硬化改變”的字樣。但眾所週知,酒精性肝病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其病變因人、因時而異,往往是酒精性肝脂肪變--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酒精性肝硬化。我們的報告只是根據所送組織該時段的病理所見,如果據此推斷出“不引起”什麼的結論,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

  “我不會同意'飲酒不引起肝硬化'的結論,冠我的名字是利用我所在學校的名義以增加文章的信譽。我個人的名譽損失事小,但以此迷惑、誤導消費者是不能允許的。”翟為溶説,後來她才明白,讓她們做病理檢查,是想把大專家都拉進去。翟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十分嚴肅地説,現在學術界有一些風氣十分不好,就是商業在學術界進行滲透,“資本影響學術”的歪風正越刮越濫。

  在採訪中,多名專家均對目前學術界存在的學術"商業化"現象提出批評,認為一些學者接收了企業贊助後,就根據企業的要求進行傾向性研究,敗壞了學術界的風氣,目前這種歪風在學術界正越刮越猛烈,亟待引起警惕。

  廣告宣傳要對産業發展負責

  北京。中國食品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馬勇接受記者專訪時認為,乙醇對肝臟的損害是一個常識性問題,一種白酒不管含有成份、多少度,其基本組織成份就是乙醇。如果説喝某種酒有益於保護肝臟,不僅涉及到是否對消費者負責的問題,更涉及到對整個白酒行業發展的潛在負面影響。

  馬勇認為,進行茅臺酒對肝臟的影響研究無可厚非,作為一項學術研究是可以的,但如果在商業宣傳和競爭中,刻意提出喝酒有益於保肝護肝、有益於健康,這就值得推敲和商榷。主要的一個問題是,你得出這樣的結論,有沒有真正的科學依據,機理是什麼,這些一定要給消費者説明白。如果無法用足夠的數據來支撐這一觀點,就籠統地在市場上炒作“健康概念”,就涉及到是不是會對消費者構成誤導的問題。如果大家一窩蜂都來炒作這種概念,這顯然是不嚴肅的,影響的是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馬勇等專家同時還認為,白酒行業炒作“健康概念”折射出有關職能部門監管職能缺位。如果進行喝酒可以“促進健康”或者“治病”的宣傳,一定要有相關部門的“國藥準字號”批文,才能進行相關的宣傳和銷售。如果沒有這些批文,類似的宣傳會不會引起不正當競爭?管理部門要進行監管和採取措施!否則,大家都爭相進行這樣的“研究”和宣傳,最終中國白酒業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對産業發展可能帶來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

  評論:中國品牌亟待突破“社會責任”瓶頸

  觀察一個企業的成長,其不僅要實現銷售的有形資産的擴張,更要打造讓社會依賴的企業品牌。品牌越來越成為企業成長、擴張的“核心動力”。觀察中國企業的發展歷程,在走過了資本擴張、市場擴張之後,當前擺在許多大企業面前的是,如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突破品牌“社會責任”的瓶頸。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媒體中充斥了各種各樣的“惡俗廣告”,如一些廣告引導消費者“送禮要送某某商品”,一些廣告打出黃色“擦邊球”,宣傳不良的性文化。還有一些知名酒類廠家打出“喝酒有益健康”、“喝酒可以保肝護肝”這樣的“健康概念”。這樣的廣告和炒作,從短時間來看,可能會引起一部分消費者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購買衝動。但從長遠來看,這些廣告和宣傳是一種對社會發展不負責任的做法,最後反過來會影響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品牌是什麼?從狹義上是對消費者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是企業用來影響和引導消費者行為甚至思想的載體。從廣義上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大,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越來越多地烙上了形形色色商業文化的印記。而品牌則是商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品牌的價值取向越來越顯示出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因此從文義上説,品牌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品牌的價值取向與社會價值取向互為影響。

  因此,企業在實施其品牌發展戰略過程中,尤其是在媒體廣告中宣傳什麼、提倡什麼,不僅是一種引導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過程,也是對社會文化引導的一個過程。可以設想,如果我們的媒體廣告中到處都是惡俗廣告、欺詐性廣告,會對我們的社會發展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

  經過多年的發展,一些中國企業已打下了很好的發展基礎,但要想打造百年老店,打造傳世品牌,目前的關鍵就是要克服各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為,從贏得消費者的長期信任、贏得社會的認可上下真功夫。品牌的核心是“品”,這個“品”字,呼喚的是品牌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社會文化引導的使命感。(完)

(編輯:吳曉洋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