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推薦

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悄然轉變:從罰超生到獎少生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2日 09:48


  相關專題:關愛女孩

  在中國實行了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將由“處罰多生”變成“獎勵少生”。從今年起,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將得到中國政府的獎勵扶助。河南省孟州市谷旦鎮柿園村的楊秀珍老人,日前領到一張特別的存摺——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存摺。楊秀珍今年60歲,膝下有兩個女兒,26年前,她響應國家號召,自願做了絕育結紮手術。如今,兩個女兒大學畢業,都成了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師。

  中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試點工作目前已在中國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焦作市率先啟動。7月末,和楊秀珍一樣,30名農民高興地領到了存摺,上面有2004年度的獎金600元整。近期,焦作市還將有2106戶被確認的計劃生育家庭陸續領到這樣的存摺。此前,焦作市先後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入戶調查登記和復查審核。經過反復核查,最終確定為2136戶。與此同時,在中國的另一個試點地區,吉林省四平市也已確認扶助對象2242戶,不久,當地政府將直接把獎勵扶助金髮放到他們手中。

  國家人口計生委計財司司長張漢湘介紹,根據中央部署,試點工作在四川、雲南、甘肅、青海、重慶等西部5省(市)和河北、山西、黑龍江、吉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9個中部省份的9個市(地、州)以及貴州省遵義市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後,這項工作將逐步在全國推開。

  上世紀70年代起,中國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經濟處罰強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有效遏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30多年來,全國少出生3億多人,進入低生育階段。但強制措施也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如人口性別比偏高、一些計劃生育家庭貧困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為此,一些專家學者和基層幹部呼籲,國家有責任優先建立對部分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扶助機制,逐步探索在農村建立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的制度。在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財政部等部委的建議下,國務院決定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支持(各負擔50%),實施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扶助金最低發放標準為戶均每年600元,具體發放金額由各地根據地方財力自定,一直髮放到扶助對象亡故為止。根據國家政策,獎勵扶助對象須同時符合以下四個條件:本人及配偶均為農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村居民戶口;1973年至2001年間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現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或子女死亡現無子女;年滿60周歲。

  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潘貴玉説,獎勵少生是中國政府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引導農民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穩定低生育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它不是一個權宜之計,而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人口問題、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政策,是中國建立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與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重大突破。

  “獎勵少生,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創舉,標誌著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機制的重大轉變,是穩定低生育水平、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解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治本之策。”河南省計生委主任孟憲臣説。

  人口專家劉俊哲説,變“處罰多生”為“獎勵少生”,昭示著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更加尊重人權。計劃生育家庭在經濟上能夠真正得到實惠,還有利於改變幾千年“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並通過利益導向機制解決“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循環問題。

(編輯:吳曉洋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