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推薦

毒難戒 毒能戒

------韓濟生院士戒毒科普新著訪談錄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8日 11:39


  →→CCTV.com健康頻道:2004年國際禁毒日專題

  毒難戒,是一個説不盡道不完的老話題;毒能戒,卻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且眼前一亮的新話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韓濟生教授,以他14年的科學探索和醫學實踐,在新老話題之間做出了綠色戒毒和人文關懷的大文章。“國際禁毒日”之際,記者採訪了科普新書《毒能戒毒難戒》的主編韓濟生院士。

  記者:我的第一感覺,書名和封面確實很奪人眼球。就請您先談談書名和封面吧。這其中的寓意是什麼?

  韓濟生: 1998年中國科學院號召“院士寫科普書”,我責無旁貸領了本書的題目。當時的國難是大洪水,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人民幣。吸毒每年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則超過了2000個億。特大洪水百年一遇,而吸毒造成的損失卻是年年有增無減。所以4年前動筆寫書時的書名是《毒禍猛于洪水》。但隨著科學戒毒工作的推進,中國工程院秦伯益院士歸納了六個字:“毒難戒、毒能戒”,我覺得很能表達我的理念,概括我的工作。於是借用了這6個字作為書名。

  “毒難戒”,是警示是告誡,因為為此付出的代價太沉痛了。多少年來,90%以上的戒毒者都還是回到了復吸上。“毒能戒”,是以一種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實踐去面對戒毒,給吸毒又戒毒者以希望和信心。

  我們的封面上下色調反差極大,下半部是黑乎乎一片,給人以極壓抑的感覺,寓意吸毒走向的是地獄般的不歸路;中上半部色調漸趨明朗和明亮,並以雄鷹展翅的大寫意符號寓意科學戒毒的光明前景。同時“毒能戒”三個字比“毒難戒”更突出的用意也在這裡。

  記者:作為科普著作,本書有沒有特定的讀者群,在編寫過程中是否有針對性的考慮到了一些特定的人群?

  韓濟生:本書的讀者對象有兩類。第一類是沒有吸毒的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告誡他們前有深淵,勿越雷池,一旦吸毒很難戒除。青少年往往有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但對吸毒的危害卻缺少科學知識和防範意識,沒有這方面的“免疫力”,則無知者無畏。毒販子很善於引誘缺少“免疫力”的這一人群,比如免費品嘗點什麼,在歌舞廳裏“偶然”抽一口、喝一口什麼,往往就是這樣被拖下水的。孩子們要當心,家長們要警惕!

  第二類是已吸毒人群,勸導他們及時治療,莫再拖延;不懈努力,莫要絕望。吸毒不僅容易感染艾滋病、結核病、傳染性肝炎、皮膚病、血管炎等幾十種疾病,而且對於當事人、家庭和社會都是災難。吸毒者的結局往往就是男盜女娼,家破人亡。我們希望吸毒者在光明與黑暗之間做出生死抉擇,恢復理智,對科學戒毒説“是”!

  記者:很多專家稱您的“韓氏戒毒法”具有“熱情的人文關懷”的特點。我們注意到本書“普濟眾生”、“拳拳愛心”、“血濃于水”和“眾志成城”等篇章也都洋溢著濃郁的人文關懷氣息。在戒毒領域,人文關懷有沒有什麼特定的含義?

  韓濟生:本書所倡導的人文關懷確實針對特定的人群,有特定的含義。首先是針對吸毒者。吸毒本身是違法行為,吸毒者中的許多人同時還是刑事犯。如男性吸毒者80%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女性吸毒者80%從事賣淫活動。因此,我們往往表現出的是冷漠無情的一面。但是我們還是以救死扶傷為使命的醫學工作者,吸毒者在我們的眼裏和心中還是一個病人,是一個藥物成癮導致嚴重腦疾病的患者,是一群平均壽命僅有10~17年的求生者。所以我們的信念是:從地獄裏面拉回一個就是一個。其次是針對吸毒者的家庭和親朋。他們是毒品的受害者,也是有可能拯救吸毒者的重要人群,他們需要全社會的理解與關懷。對於戒毒者來説,親情、愛情、友情及社會關愛,幾乎一個都不能少。第三是針對戒毒所的醫護人員和幹警的。從整個戒毒禁毒事業而言,他們是我們的同行。他們的工作、言行、愛心,關乎每一個戒毒者是否能成功戒毒並回歸社會。任何一種科學的戒毒方法都要通過他們的幫助才能讓戒毒者去實現。但是他們承受的壓力、付出的辛勞和艱苦卻較少為社會所知,他們也需要全社會的人文關懷。

  記者:書中有一篇文字的題目是“戒毒也英雄”。可社會上往往有一種看法,認為吸了毒的人就是一壞到底,萬劫不復,永遠不可信任了,談何“英雄”?

  韓濟生:這種看法恰恰缺少人文關懷。其實,世界上一切都在變,過去認為不可能的,現在就能做到。敦煌石窟上刻著“飛天”的形象,那是中國人的千年夢想,可今天實現了。那麼,“毒能戒”的夢想為什麼就不能實現呢?書中的這篇文章是一位戒毒兩年以上不復吸者寫的,他將“毒能戒”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記者:我們注意到您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將針灸原理和針刺鎮痛的有關研究成果應用於治療海洛因成癮,經過14年的探索,已創造性的推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非藥物戒毒方法,上海、湛江、天津、海南等地戒毒所的實踐都證實了這一方法的科學性。那麼,本書可否被認為是您從事這項工作14年來的一個文獻性的總結。

  韓濟生:這個説法有一定道理。本書雖不是科學論文,但卻是我和我的同事們搞戒毒工作14年的一個結晶,是面對公眾的一個答卷。本書昭示:我們在戒毒方面已經基本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方法,並在不斷的改進完善,我們有一支隊伍在辛勤的耕耘、勞作、實踐這套方法,我們也拿出了一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數據,我們有理性思考,有甘苦心得,有表白呼籲,希望引起社會上更多的共鳴。

(編輯:吳曉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