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資訊

關注醫療事故鑒定:醫療糾紛為何越來越多?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9日 09:06

  “從1998年的50多例,到現在的每年200例左右,省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數量呈逐漸增加之勢。”山東省衛生廳有關人士透露。作為醫療糾紛處理的一條重要渠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數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醫療糾紛的一些新變化。

  自2002年9月成立以來,山東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辦公室已組織了194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其中被鑒定為事故的有97例,平均事故率達50%。鑒定辦公室主任于群賢分析,百姓就醫需求大幅增加,使醫療機構業務量增長迅速,發生醫療糾紛的幾率也就大了很多。

  醫療機構業務量增加的同時,其管理水平卻沒有相應跟上。一些醫生在接診時往往過多地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醫德醫風狀況不盡如人意。部分醫護人員服務態度差、責任心不強、法律觀念淡薄、出現問題後不積極補救。“大多數事故並不是因為醫生的技術水平不夠才發生的,責任心不強才是造成醫療事故的主要原因。”于群賢説。

  醫療糾紛的增多還有深刻的社會和體制原因。“醫療費用的大幅上漲與百姓收入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醫療糾紛的增加。獲得一定數量的經濟賠償是許多患者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重要考慮。”于群賢分析説:“另外,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對醫院和醫生的期望值往往過高。而現有的醫學水平有限,醫療過程本身風險很高,不確定因素也多。在患者及家屬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的情況下,一旦治療不能達到他們所預期的效果,醫療糾紛發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另外,還有一個使醫療糾紛數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即患方維權渠道的暢通。2002年9月開始實施的新《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允許患方複印病歷等規定,以及司法部門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件時採取“舉證倒置”原則,給處於弱勢地位的患者及家屬解決醫療糾紛提供了一條相對暢通的途徑,使患方和醫方的地位更平等。“對患者來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門檻已大大降低。”于群賢説。

  醫院對策:預防為先

  “現在的醫療糾紛處理難度大大增加了。”山東省立醫院醫務部的任勇説出了醫院的普遍感受。面對新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制度,為了省卻事後處理的麻煩,各醫院紛紛採取預防性措施。

  各家都將醫療事故發生率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指標,與醫生及其所在科室的利益挂鉤。針對患方對醫方在診治前的告知不到位有很多不滿的情況,醫院將告知制度的健全作為預防醫療糾紛的重要舉措。“醫院要求醫護人員在治療前一定要將可能出現的並發癥、意外情況等全部向患者説明。”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醫務處處長劉志清説。

  山東省立醫院還專門組建了醫療安全管理科。任勇介紹説,“在醫療糾紛處理難度日漸加大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一批既懂政策法律、又懂醫學,還要有人際關係協調能力的人來專門處理醫療糾紛。”據介紹,2002年3月成立的醫療安全管理科的任務是尋找醫療管理中的缺陷,及時反饋給臨床科室;定期公佈各科室醫療糾紛數量、處理結果等,建立科室醫療安全檔案;每年根據有無醫療事故以及發生事故後處理的態度等因素評選醫療安全獎。

  為增強醫療事故防範意識,山東省立醫院還建立起“醫療糾紛預警機制”。醫護人員一旦發現病人及家屬對醫療服務質量存在異議,或醫療工作確實存在某些缺陷並有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時,要發出醫療糾紛預警。他們根據醫療糾紛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嚴重程度將預警級別分為三級,每一級別分別制訂應對方案。並根據醫療糾紛預警登記,督導出現預警的科室分析原因,制訂整改措施。

  “實行這些制度以來,我們醫院醫療糾紛的數量有了明顯下降。近期一些‘高危科室’如産科甚至還出現了醫療糾紛和事故‘零報告’的局面。”任勇説。用山東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辦公室主任于群賢的話來説,牢騷歸牢騷,新的制度對推動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有益無害。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回春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