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資訊

抽檢樣品要有代表性--食品安全專家有説法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5日 11:39

  抽檢樣品,要有代表性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嚴衛星研究員認為,個別企業的違法行為雖然確屬事實,但生産産品的名牌企業守法意識較強,重視産品質量,合格率相當高,所以不能得出“這種現象具有普遍性”的結論。食品抽檢也是這個道理,它通常是對部分企業某些批次産品的檢驗,如果有意識地把抽檢樣品集中在問題較多的地區和管理不規範的集貿市場、小作坊,其結果反映的僅是這類食品的狀況,因此得出的食品總體合格率是不科學的。有些部門質量抽檢項目還包括計量、標簽標示等非安全性指標,從而也擴大了不合格率,據此評價食品的安全狀況也不夠客觀。

  他説,衛生部每年下達食品抽檢計劃時,既考慮上一年出現問題比較多的行業和産品,又要廣泛涉及消費者購買最集中的場所和主流食品,二者之間要有一個合理的比例。檢驗項目也全部與百姓健康息息相關,所以發佈的抽檢結果是能夠反映我國當前食品安全實際水平的。從2001年開始,衛生部在全國建立了44個食品污染物監測點(覆蓋了全國70%的人口),對糧食、蔬菜、肉類、牛奶、蛋類等十大類食品進行了追蹤監測,共取得11萬多個數據,無論是監測品種,還是檢測樣品數量,在我國食品污染物監測史上均屬空前。

  根據監測數據分析,專家們一直擔心的環境中很難降解的六六六、DDT等污染物,在食品中已減少為痕量,重金屬中除鉛之外,絕大多數已降至標準限值以下。2003年衛生部對全國十大類食品2516件樣品的檢測結果表明,合格率達到了87.96%。

  從農田到餐桌,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廖小軍博士指出,添加劑在各種食品中的使用標準是科學工作者經過大量急慢性毒理實驗制定出來的,只要按標準使用,對消費者是絕對安全的。但由於我國食品加工業中小企業比重大,人員素質相對低,管理不規範,超範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時有發生。

  廖小軍説,目前食品加工過程中的不法行為比較受消費者關注,然而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從農田到餐桌,其中哪個環節失控,都會對食品安全構成威脅。食品原料生産基地的安全是第一關,一旦農作物生長的土壤、水源被污染,有害物進入其組織中,可不是洗一洗、泡一泡所能奏效的。如果農作物的生長環境達不到標準化、規範化、安全化,食品便從源頭就埋下了安全隱患。此外,食品在包裝、運輸、貯藏、銷售各環節,存在的二次污染可能性,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近年來,為延長水果的保質期,果農、果商普遍使用了保鮮劑。主要起抑菌作用的保鮮劑實際上就是某種農藥,用量過大勢必造成人為污染。而水果又是直接入口的食品,也許吃一兩次人的不良反應並不明顯,但日積月累,對健康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在我國,與食品有關的從業人員數量龐大。廖小軍強調説,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文化水平低、經濟實力差,從事食品相關行業是他們重要的謀生手段,從一定程度上來説,他們屬於弱勢群體。對他們一味採取堵的辦法不是上策,不如以疏為主,政府通過減免稅收政策,首先讓那些地下黑加工點公開、透明,置於政府的監控之下;其次是監督執法人員的日常監督必須到位,不留空白;三是對食品從業人員加強培訓,讓他們掌握食品安全的知識和技能,自覺規範操作。

  實行量化分級管理,是食品安全治本良策

  對於某些食品企業的不法行為,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副司長汪建榮説,這暴露了基層衛生監督工作的薄弱環節,包括不按規定發放衛生許可證,日常監督流於形式等。汪建榮認為,地方保護主義是某些地區違法食品生産經營活動最大的“避護所”。一些地方政府領導迫於稅收和就業壓力,對明明不具備食品生産經營條件的企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使衛生監督工作更加步履維艱。

  食品抽檢是發現問題的手段,而解決問題最終還要靠強化管理。目前我國面臨的現實就是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城市下崗職工涌入食品行業,優勝劣汰還需要一個過程。政府的責任就是加強政策引導,盡可能縮短這一過程。衛生部門2001年至2002年連續兩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衛生許可證的清理工作,今年重點清理縣以下食品生産經營單位的衛生許可證,取消那些不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食品行業的資格,以凈化食品市場。汪建榮介紹説,衛生部今年上半年將出臺《食品生産經營單位食品衛生管理員管理規範》,在食品企業實行食品衛生管理員制度。(王晶珠)

(編輯:回春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