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空巢老人心中的歌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17日 10:07
1新聞背景
上海為空巢老人編織安全網絡 常回家寫入承諾書
忙碌之時,你是否還能經常想到年邁的父母?最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無人得知的警報頻頻響起。昨天,記者從閘北區老齡委獲悉,從4月起該委將陸續和區內的空巢老人家庭子女代表簽訂承諾書,督促和提醒他們經常和老人溝通。據悉,老齡部門已著手為滬上100萬名空巢老人編織安全網絡。
4月起,閘北區老齡委將陸續上門推廣承諾書,相關部門對承諾書的推廣仍然存有疑慮,部分空巢老人的子女可能會以無需干涉家事為由予以拒絕。閘北區老齡委辦公室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承諾書的推廣不帶有強制性,靠的是一份自覺,除承諾書之外可能還會給老人的子女們送去一封信,希望以情喚起孩子們對老人的愛心。與其説是一種承諾,不如説是給子女們特別是忙碌的子女們當個“小鬧鐘”。
記者在承諾書中看到,子女要做到至少1-2天與父母通一次電話以便在第一時間內了解信息,子女要常回家去看看,力爭一週或兩周探望老人一次,與老人聊天,幫老人承擔家務,子女要為獨居、空巢老人安裝電話,倡導子女為老人安裝呼叫援助器買單,子女配合社區每年冬、夏季檢查老人家裏的電器、煤氣設備使用是否安全,禦寒、避暑措施是否落實。
在最近發生的家庭悲劇中,絕大多數空巢老人都有子女,但他們卻滿含遺憾離開人世。有關人士估計,目前僅有40%的子女會經常和老人聯絡,60%的子女因種種原因做不到。77歲的吳清(化名)老人有6個孩子,5個孩子在外地,自從前年身邊的最後一個孩子搬入新居後,吳老太成了空巢老人族,她住在復興中路的一幢法式小洋房中,每日只聽得見大鐘擺動的聲音。屈指數來,一年中,吳老太和子女呆在一塊的時間只有5天,平時,女兒最多打個電話,三言兩語也就結束了,為了不影響女兒,吳老太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儘量不去麻煩子女,搞衛生請個鐘點工,買菜買不動了就請人為她買,然而,吳老太最怕的就是生病。每次看病,要雇人幫忙排隊掛號,還要四處求人陪她去看病,去年她突發心臟病,住進了醫院,女兒為她請了一個護理工,又匆匆離去忙工作了。
記者了解到,有關部門今後要為老人構築一個安全、方便、溫馨的保障網。安排志願者和鄰居作為老人的親密接觸者,在生活上經常給予老人幫助,但家庭應是照料和服務老人的第一責任人。經常和老人接觸的志願者要成為老人和子女的聯絡人,將老人對子女的要求及時轉達,以便子女們給老人送去獨有的溫暖。如果子女認定承諾書後,仍然一如既往忙自己的事情,社區有關組織就會打電話和子女聯絡,進行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