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綠色家園

2003年國際十大環境新聞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31日 15:42

  一、“威望號”漏油事故繼續産生影響。

  西班牙政府撥款10億歐元清理油污污染,預計今後10年清理費用將達到30億歐元;國際海事組織發佈了加快淘汰單殼油輪的法令;歐盟禁止運輸重油的單殼油輪在其成員國港口停靠。

  二、新興病毒侵害人類。

  非典上半年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流行。與此同時,猴痘等病毒也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流行。科學家普遍認為,這是人類破壞自然環境、擾亂病毒巢穴的結果。

  三、歐盟議會通過污染者賠償環境損失法案。

  5月14日通過的該法案規定,污染的肇事公司不但要對有關人員和財産進行賠償,還得為遭受污染損害的自然環境進行賠償。該法案經歐盟各國批准後將成為有約束力的法律。

  四、今夏熱浪襲擊全球大部分地區。

  歐洲各地氣溫連續幾個月比往年同期平均值高5攝氏度,加拿大、美國、俄羅斯部分地區氣溫都創下了當地最高記錄,印度一些地區氣溫高達45~49攝氏度。聯合國專家指出,熱浪標誌著全球變暖正在加速。

  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在北京正式成立。

  于9月19日正式成立的這個代表處,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發展中國家設立的第一個國家代表處。

  六、歐盟委員會正式提出制定化學品新法律議案。

  10月29日提出的該法案,旨在化學物質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法案要求企業在控制化學品的危險、提供化學物質的安全信息方面將承擔更多的責任。預計這一法案將對國際化學工業的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七、美國“幽靈艦隊”遭國際輿論反對。

  11月12日,美國廢舊油輪“卡盧薩哈特奇號”抵達英國港口,當地民眾和環保人士紛紛舉行抗議活動。美國準備開往英國拆禦的13艘油輪,因具有極大污染危險而被國際輿論稱為“幽靈艦隊”。

  八、德國邁出放棄核電能源的第一步。

  11月14日,德國關閉了位於漢堡附近施塔德的一座有32年曆史的核電廠。在歐洲,瑞典和荷蘭也已經開始逐步關閉核電廠的步驟,奧地利在一座核電廠投入運營前便終止了其建設計劃的實施,意大利和丹麥也反對使用核電。

  九、東盟10國防止森林大火煙霧污染協議開始生效。

  于11月24日生效的此協議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好評,被稱作是“解決跨界污染問題的全球典範”。該協議于2002年6月在東盟成員國之間簽訂。

  十、俄羅斯表示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

  12月2日,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的俄羅斯的總統顧問發表講話,稱俄羅斯將不會批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這使國際社會聯合行動阻止全球變暖的努力受到挫折。

(編輯:吳曉洋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