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心靈茶社

心病≠精神病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6日 14:18

  幾名大學生患者在上大一或大二的一段時間內,“總感覺同學在背後注視、議論自己”,“怕別人發現某些隱私”,人變得消極、孤僻、哭泣、恐懼,學習與人際交往受阻,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症,迫不得已休學一年。其間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病情非但不好轉,反而多了呆板、發胖、言行遲緩、自殺意念等症狀。他們的家長憂心忡忡,弄不懂孩子究竟是怎麼了。

  按精神科的標準檢查發現,他們的自知力(了解自己的狀態)、定向力(所處的時間、方位及周圍人物身份)完好,記憶力、注意力正常,思維有序,符合邏輯,有一定程度情緒悲觀低落,但無淡漠、高漲或倒錯,意志行為有些消沉退縮,但無明顯偏離和過激。他們主動求醫,願與醫生交談,神經科、內分泌科檢查結果正常。父母兩係三代中無精神病家族史。

  再按心理障礙(神經症)的診斷標準檢查,發現他們的病情與抑鬱性神經症和強迫症相吻合。調查可見,他們在初、高中階段已具有易感心病性格的基礎,如自尊心、虛榮心、忌妒心過強。他們雖然智商高,學習拔尖,但情商低,適應環境能力差,不善與人交往,不會調控自己的情緒,總是以揣測和自問的思維方式待己待人。他們走進大學時,面對變化感到孤獨無助,在尖子同學面前顯不出自己的優勢,越來越多的壓力和內在衝突像滾雪球一樣,導致了心理障礙的發生。

  我們知道,人處於抑鬱病理狀態時,會出現負性記憶、負性思維和防禦機制過強的特徵。患者腦子裏專門選取不愉快的事情去想,同時過分警覺,認為別人在有意議論自己,洞察了自己的缺點。比如,有的患者因抑鬱總是控制不住哭泣,她怕同學發現,就蹲在廁所偷著哭,時間一長,她又覺得已被同學發現,結果病情加重。有的患者看到身邊的同學都有了男朋友,自己卻沒有,於是想起自己在孩提時玩過一次性遊戲,並把自己的現狀歸因于那次“錯誤”,自責自罪,學習精力銳減。

  判定他們的上述症狀是不是幻覺(聽幻覺、視幻覺、觸幻覺等)和妄想(洞悉妄想、被控制妄想、罪惡妄想等),這是區分神經症與精神病的核心問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神經症患者會認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是很確切,但無法控制和改變,他們在接受認知治療後,會朝著良性方向轉變。而幻覺和妄想是患者始終認為不現實的感覺或想法是真實的,無論醫生怎樣提示都無法改變他們的思維和病理體驗,這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狀。顯然,這些大學生屬於前者。

  神經症與精神病的治療方法不同,這幾名大學生經用抗抑鬱治療和心理治療,病情明顯好轉。

  ( 山東威海市立醫院心理門診 王希寶 )

(編輯:回春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