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心靈茶社

沒病找病為哪般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04日 14:13

  一位媽媽帶著9歲的兒子來看心理醫生。媽媽説,最近半年來,孩子經常喊頭暈、頭痛,家長帶著他看了許多醫生,做了很多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無奈之下,只好求助於心理醫生。醫生在仔細詢問了孩子及其家庭的情況後明白了原因。原來,半年前父母離異,孩子被判給母親。孩子和父親關係一直很好,在父母離異後,他要隔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見上父親一面。逐漸地,孩子就出現了頭痛的症狀。在孩子每次頭痛發作時,父親都會很關心地趕來,和媽媽一起陪他上醫院檢查,然後再陪他玩。心理醫生經過分析認為:孩子為了得到父親的關愛,無意識地將這種心理的需求轉化成了一種軀體疾病症狀,以喚起父親的注意;而父親的行為又在無意中強化了孩子的症狀。經過心理醫生的悉心指導,孩子的症狀很快就消失了。

  上面提到的這種沒病找病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軀體化”,患者將心理的問題轉化為軀體上的不適。軀體化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問題,每一個做過門診的內科醫生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天接待的病人中,大約有30%~50%的人聲稱自己頭暈、頭痛、心慌、胸悶、胃部不舒服,多次檢查都得不到明確的結果。在這類病人中,以中老年女性患者居多,兒童和青年較少。心理學家認為,這與中國特殊的社會心理因素有關。長期以來,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當生活中出現了一些變故,情感交流的渠道被阻塞,對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許多人不會通過恰當的方式進行彌補或改進,而只能通過表達軀體不適的方式,來求得他人的關注,彌補內心的需求。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第一,患者在出現這類問題之後,通過心理醫生進行策略式的疏導;第二,進行廣泛持久的社會心理教育,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類問題發生的原因,讓他們在發生情感缺失的時候能夠通過其他健康有效的方式進行彌補,而不是無意識地去選擇軀體化的方式。(錢偉)

(編輯:回春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