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精彩話題

藥品不良反應對人類的摧殘有時觸目驚心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03日 13:49

  藥源性疾病尤其是那些比預期更嚴重或發生率更高或超出預料的不良反應,大部分是在藥品上市後一段時間內隨著用藥人群的擴大、病人亞群對藥物治療的反應的差異乃至人種差異而被逐漸發現的。

  中華民族的祖先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服用藥物後會使人産生難受的症狀。公元1世紀,我國的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問世,收載了365種藥物,並把藥品分為上、中、下三品,初步提出了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的概念。之後中藥的産地、採集、炮製、配伍用藥禁忌等等逐步規範,目的是為了提高療效和防止副作用。

  歐美國家較早地走上了合成藥物的道路,工業化生産各種藥物,一旦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涉及面就會很廣。本世紀以來國外接連發生許多大範圍不良反應事件。含汞化學藥物的危害:國外應用汞和汞化合物作為藥物已有1000多年曆史,用於治療慢性皮膚病、麻風、斑疹傷寒、梅毒等。在英聯邦,不僅嬰兒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而且也廣泛應用甘汞(氯化亞汞)作為幼兒的輕瀉藥和驅蟲劑,後來經過長期調查才證實汞和汞化合物是引起病人患肢端疼痛病甚至是死亡的原因。其他的還有:非那西丁引起嚴重的腎臟損害;氨基比林引起嚴重的白細胞減少症;二硝基酚、三苯乙醇引起白內障;磺胺酏劑引起嚴重的腎臟損害;二碘二乙基錫引起中毒性腦炎;氯碘羥喹與亞急性脊髓視神經病;孕激素與女嬰外生殖器男性化畸形;己烯雌酚與少女陰道癌;沙利度胺與海豹肢畸形。

  保證用藥安全,必須制定嚴格的法規,建立必要的管理機構,加強藥品的審批工作,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強藥品上市後的監察,建立健全藥品不良反應監察報告制度,加強信息交流,才能避免同樣藥品的同樣不良反應在不同時間、不同地方的重復發生,才能防止藥品不良反應的流行。

(編輯:吳曉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