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健康推薦

  警覺—在危險到來之前

  美國: 嚴管也堵不住漏洞

  雖然美國人目前能合法地吃上轉基因作物食品,但其管理也算是比較嚴格的。這不僅反映了公眾對轉基因食物的擔心,而且表明人們擔心轉基因對生態鏈可能産生不利影響。

  美國目前的法規是,轉基因作物要在空間和時間上與其他農作物分開。比如,抗蟲的轉基因玉米必須種植在其他玉米400米遠的地方,種植時間要與附近其他農作物錯開2周,或早于或晚于2周。目的是保證它們不會在同一時間開花結果,引起基因漂移。這種規定也適用於其他一些轉基因作物,如小米、水稻、大麥、甘蔗等。如果違背上述規定,將面臨25萬美元罰款(對單位)和5年以上監禁(對個人)。

  這種法規無論在專業人員還是一般人看來都感到比較嚴厲。但是不斷出現的事實卻表明,這些法規可能並不管用,轉基因不僅可以進入環境,而且可以不知不覺地進入人們的飯碗。

  首先,轉基因作物與非轉基因作物的間隔距離並不管用。比如,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最近發現,野油菜花粉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可以達到3公里之遠,而且污染率並不隨距離的增遠而減弱,也就是説在這3公里範圍內,花粉轉移的概率是一樣的大。對照美國轉基因作物與非轉基因作物只有400米的間隔,就能毫不費力地判斷轉基因作物是否會隨花粉飄移而轉移。而美國制定這個400米距離的背景是,假設基因污染的可能性降到0.1%。但是,澳大利亞的研究實際説明,基因污染風險不會因距離加大而減小。

  另外,不知不覺的基因污染還有另一種現象。一些沒有預料到的轉基因可能進入人們的食物鏈。比如,美國得克薩斯州的Prodigene公司申請種植一種含有雞蛋蛋白質(實際上是一種抗生素蛋白)的玉米。這種抗生素蛋白可以殺死或抑制26種昆蟲。由於申報種植這種作物的目的是,生産出含有雞蛋蛋白質的玉米,而不是為了殺死昆蟲,因而在審批上就不會考慮這種轉基因事實上具有抗生素的作用。

  雖然目前的確沒有轉基因作物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事實,但是基於對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的想法,很多專業人員提出了需要採取更加嚴厲的管理方法和法規。比如,綠色和平組織提議,凡是轉基因作物就不能在空曠的田野中栽種,而只能在大棚或洞穴中栽培。此外,應該嚴格審批轉基因藥物,凡是吃的作物都不要用來培植轉基因,只有那些不用於吃的作物可以用於轉基因實驗。

  對於這些提議,當然遭到基因工程研究者和種植者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會阻礙科學的發展,而且美國人已經吃了這麼多年的轉基因食物也沒有事,農作物中即使是抗生素類的轉基因也都是蛋白質,人們吃了後也會消化它們。因此,反對者如綠色和平組織者提出的問題豈非杞人憂天!

  反對者的回應當然也是有理由的。如果是抗生素,人們吃了之後明顯的副作用是産生耐藥性,同時會對環境造成災難,這難道不足以提醒我們當心轉基因作物?


  歐盟:嚴格控制

  歐洲人對轉基因食品的反對態度最為積極。2002年下半年,歐盟又出臺了更嚴格的限制轉基因食品的新法規。

  歐洲議會2002年7月3日通過了一項提案,在兩年時間內必須在歐洲所有超市中對所有含轉基因物質含量在0.9%以上的所有産品,包括農作物、食品、動物飼料和植物油等必須清楚地標明“本産品為轉基因産品”。支持更嚴格地測試和鑒定食物以及動物飼料,尤其是當後者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有可能被轉基因材料污染。歐洲議會也支持要求企業追蹤食品來源的管理規則,只是對很小部分的轉基因飼料飼養的動物所生産的肉類、蛋類和乳類不強行要求貼標簽。

  非洲:挨餓也不吃

  儘管去年8月南部非洲鬧饑荒,但一些國家還是拒絕了美國援助的轉基因玉米。乍一看非洲一些國家在饑餓之下拒絕轉基因食品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實際上反映出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懷疑並沒有解決。這種懷疑並非僅僅是對轉基因食品對人和環境的潛在危害。

  在撒哈拉以南,南非是唯一能適應市場的商業需求而培育和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其他國家目前只能被迫在緊急情況(如饑荒)下,有效地接受這一技術,但是對他們無法做到知情同意。

  非洲當地對轉基因作物蔓延後的貿易擔心也是有理由的,因為歐洲消費者一直拒絕轉基因食品,許多國家,如日本、德國等已經全面為轉基因食品貼標簽。因此一些非洲國家已被歐盟視為非轉基因食品的出口來源。非洲人也認為他們賺錢的非轉基因食品市場在歐洲,因此他們願意保留自己的選擇。

  倫理學者的意見:消費者知情權

  倫理學者提出兩條意見,一是要加緊制定國際性安全標準,二是應實行消費者知情權原則。這兩條意見已被國際食品規格委員會和一些國家政府所接受。相信轉基因食品的生産和應用將逐步走上既符合人類倫理道德規範又符合法制的軌道。在有關標準和法規未出臺之前,至少應讓消費者知情。要做到這一點,有效的辦法就是在轉基因食品包裝上貼上標簽,讓消費者自己決定是否購買。即使有了法規,知情權仍需保有。

  消費者保護組織專員David Byme説,“建立一致的,複雜的標簽管理體系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和使用者日益增長的自由選擇的需要,從而維護己建立起來的公眾信心”。

  風風雨雨20年,健康頻道帶您縱覽了轉基因食品的發展歷程,而我國轉基因食品的現狀如何?日前出臺的標簽管理有何意義?

  敬請關注8月11日Cctv.com健康頻道推出的《真實—尊重百姓知情權》

  

本專題感謝中國人民大學 靳敏副教授

<<上一頁
第3頁
(編輯:吳曉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