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走遍中國 > 出行交流   


夢幻的漓江(6)、蘆笛清幽

箭扣行

夢幻的漓江(5)、洞天的夢幻

夢幻的漓江(4)、這裡有洞天

夢幻的漓江(3)、城市中的山峰

夢幻的漓江(2)、人在桂林

夢幻的漓江(1)、緣起漓江夢

楠溪江

逶迤草原雲淡淡

避暑山莊看雪

牡丹花開洛城東

雨中九溪十八澗

進藏感悟

中國的十大徒步旅行線

未眠老君山

雲南遊記

瓊瑤仙境 玉水寨

拉法山氣泡洞探險親歷

情漫西山

駕駛捷達千里遊西安

還想上一次響沙彎
夢幻的漓江(7)、西山西湖與隱山




    桂林不但有西湖,而且還有一處石林。我們知道杭州的西湖畔有座孤山,是有孤山不孤之説,而桂林的的西湖畔則有座隱山,更有隱山不隱之説。好在桂林的西湖、石林和隱山都集中在了一起,均位於桂林西山公園內。桂林有這樣的地方不去看看實為憾事,因此,從蘆笛岩出來,我們便又過飛鸞橋,沿桃花江西下,來到了距市中心僅有2公里處的西山公園。
    西山公園因園內有西山而得名,西山與隱山隔西湖而相望。西山因多峰而揚名,隱山因多洞而稱奇。從新建的倣古大門進入園內,迎面就是三間古色古香的殿堂式建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直通公園深處,人行其間,仿佛置身於一片綠的海洋和水的世界。左側那寬敞平坦的草坪上,綠意蔥蔥,各色叫不上名字的正在綻放的花朵點綴其間,有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館掩藏在株株桂花樹和棕櫚樹的綠蔭中。右側便是那水若平鏡的西湖,諸峰倩影倒映湖內,九曲廊橋輕浮水面,瀰漫在空氣中的雨霧與飄拂于湖面上的水汽相互交融,置身其間,恍若仙境,直不知是身在風塵,還是在仙苑。一時間,天上人間,欣欣然飄飄然也陶陶然。
    據説西山早在唐代就成了香火興盛的佛門聖地,其間的西慶林寺便為當時南方五大禪林之一,西山也就成了佛教從海路上傳入我國的一個中轉站。但是,千百年來的風雨風雨,特別是歷經五代十國的戰亂,西山這一南方佛教聖地早已風光不在,到宋時,這裡那盛及一時的名寺古剎,便就被那荊芥草榛所湮沒了,不見了昔日香霧繚繞的廟宇殿堂,不聞了那剪空而來的暮鼓晨鐘。宋人有詩曰:“故人疇昔隱西峰,野寺幽房一徑通。無復老僧談舊事,空余修竹滿清風。”直到如今,惟有聳立了千百年的西山諸峰以及遊人立於西湖邊就可以遠遠望見的那刻于山崖上的“西山”字樣,似乎還在向人們追憶著它那昔日曾經的輝煌。
    人説“西峰夕照”是西山著名的景觀,想夕陽西下,晴雲低浮之時,西山諸峰沐浴在漫天霞光之中,西邊天空紅紅的落日慢慢滑落。遠處,纖秀的桃花江如天上飄來的斑斕彩帶,款款而來又緩緩而去,兩岸田園綠柳,農舍炊煙;近處,一灣金色的湖水倒映著群峰,湖光山色,霞飛峰移。這等景觀必定能震撼人心無疑了,古代那個官至廣西廉訪使的呂思成曾讚嘆:“西風西向桂林西,數點晴雲落照低。絕岳倚空排寶戟,斜暉轉樹繞雌霓。錦紋零亂霞前映,翠影參差雨後進。還似峴山詩酒客,醉來聽唱白銅醍。”清人龍嘉德也曾寫詩讚曰:“桂嶺奇峰面面生,當軒落照夕陽橫。依微傍得天臺側,每天霞標建赤城。”只是我們此次來適逢煙雨迷蒙,空于這落照夕陽時刻留一腔遺憾於懷了。
    不逢時,便無法遭遇那等美景,也就沒了登攀西山的念頭。黃昏的雨霧裏,喚來一葉小舟,我與友人輕輕蕩舟西湖。據載,天下西湖三十六,當以桂林西湖為大。古代的桂林西湖曾有700多畝,“可以走方舟,可以泛畫船,渺然有江海趣。”當時的西湖西入桃花江,東連漓江,是她把桂林城中的名山勝跡連成光彩奪目的珠串,宋人鮑同曾在《復西湖記》中描述:“望之蒼茫皎潔,千峰影落,雯色秋清,景物輝煌,轉盼若新。”只是從明嘉靖時開始,西湖逐漸失去了往日的丰韻,直至最後“水脈唯余一線”。如今,經擴水面,西湖水域已至70余畝,雖未及昔日可與杭州西湖媲美,但眼前蜿蜒瀠洄五六里的水面,結伴泛舟盪漾于水霧交融微風漣漪的西湖水面,看峰影倒懸之水搖山色,觀曲廊飄忽之橋連湖光,不禁使人想縱歌曼舞,也醉到在這湖光山色中。
    西湖畔,便是那座與西山隔湖相望的隱山。棄舟登岸,循入山中,先遇到的是那處小石林景觀,這裡的石林雖不及昆明的路南石林,但它隱在山中,與週遭山色截然不同的風格也著實令人驚嘆。過小石林,便進入隱山。據考證,距今約三億五千萬年前,隱山原與西山共體,因大自然的滄海桑田,逐漸分離成孤峰,至唐李渤主桂時發現並加以開發,因整座山體隱沒在浩淼的西湖水色之中,遂取名“隱山”。
    外觀隱山是不隱,但身入山中,卻無時無處不在體悟著這隱山之“隱”韻:密林掩隱,小徑匿隱,六洞藏隱,那遍佈于洞中的佛龕佛像摩崖石刻也隱著讓人參不透的玄機。遊人前後只隔幾步,卻因山徑蜿蜒曲折而不得相望,又處處隱匿著神秀神奇神秘和神聖。
    隱山有六洞,又六洞互通,各呈姿態,多與地下水相連,成為令人嘆為觀止的地下“龍宮”。只是不知為何,今人卻在這洞裏很不協調地堆塑著各種面目猙獰的鬼蜮塑像,伴以現代化的光聲控效果,把這些原本渾然天成的美麗景觀人為地營造的十分的恐怖,也大煞風景。適逢一撥遊人隨導遊而過,在一岩洞前,只見導遊指著洞中的兩處去處説這是兩處來生門,一為龍門,一為鳳門。想來生為男者可走龍門,想來生為女者可走鳳門。話音未落,就見這撥遊人中閃出一妙齡女孩穿龍門匆匆而去,導遊見狀在起鬨説:“這位小姐這輩子也許是受了做女人的委曲,下輩子想是要嘗嘗做男人的威風吧。”眾人為之轟然。人們轟笑著為選擇來生便紛紛選取各自的門洞魚貫而過,只見從鳳門走出的一男孩與早已過龍門而繞過來的那女孩相顧而笑,又逗趣打鬧。想二人早有默契吧,願來生還做情侶,只是角色互換,乾坤為之顛倒了。
    聽説隱山有一處立有一很有名的《隱山銘》碑刻,被告知是在招隱洞口。這招隱洞是在隱山的北麓。沿山麓小徑循入,左邊便是那沿山腳而過的湘桂鐵路。過一石蹬路,招隱洞便出現在眼前,那《隱山銘》就刻于這洞口的石崖上。這是那名重當世的學者、清嘉靖年間時任兩廣總督阮元的作品。此文刻於是年正月二十、阮元56歲生日之時。碑刻記述:“元生辰在正月二十日,近年所駐之地每逢是日避客獨往山寺,嘉靖二十四年元歲五十有六,是日避客於此。貫行六洞,竟日始返,以為此一日之隱也,化斯銘。。。。。。”
    清王朝經康乾盛世至嘉靖時,已走衰敗之途,朝廷上下腐敗成風,每逢朝臣生日行賄受賄之風盛行。身為兩廣總督的阮元,能在生日避客,以匡世風,這在那腐敗糜爛的嘉靖朝實屬難得。
    立於這隱山招隱洞前,看著這石碑上那班駁難辨的字跡,就是在今天,也還能讓人感受到那一代廉吏的剛正風骨。隱山之隱,原在此意,一方小小的《隱山銘》碑刻,立於當朝,歷經百餘年的歷史風雨而於此,他同樣也是在警示著今人呀。(作者:驛路牧歌)

責編:王卉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