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西線
北線
南線


  與貧困戰鬥的尼日爾

  

      
  從阿爾及利亞到尼日爾我們真正地進入了黑非洲貧困的景象也隨之開始進入視線其間既目睹了民眾飽受貧困煎熬的現狀也看到了人們反擊貧困的決心——從總統到百姓,尼日爾整個國家都在與貧困進行著戰鬥。

  目睹貧困現狀

  一抵達邊境我們就體會到了尼日爾的貧窮:在等候通關的過程中,一群光腳的孩子們蜂擁而上,圍著汽車索要禮物,一塊大白兔奶糖或者一塊餅乾就會令他們非常滿足、格外開心。隨著不斷的深入,貧窮的氣息就更加強烈,幾乎每到一處總有大人、小孩朝我們索要“嘎豆”(法語禮物的意思),令人無法應對,只好搖上車窗視而不見,因為你一旦好心拿出禮物或者食品,那麼會招來全村的孩子“圍攻”而無法脫身。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在路口、加油站等人流量大的場所,總會聚集著一群孩子,懷揣一個空碗四處乞討。據嚮導講,很多家庭都只管孩子一頓飯,餘下的兩頓飯就只好上街去討了。

  尼日爾著名的商業中心阿格德茲也無法擺脫貧窮的困擾,我們走訪了當地一戶人家,家中之破落令人震驚,殘墻破壁中一塊席子當作床、三塊石頭兩口鍋就是廚房,無論是大人小孩都嚴重地營養不良。採訪結束後我們把一件精美的中國絲巾送給了女主人,不過她似乎並不高興,“我知道這是很好的禮物,不過我更需要錢或者食品來使家人填飽肚子”。

  從阿格德茲趕往首都尼亞美的途中,走進非洲採訪隊露營吃飯,當我們把吃剩的烤雞骨頭扔在路邊時,馬上有幾個孩子上來爭搶,撿起就吃,令我們看上去很不是滋味,而他們卻不以為然吃得津津有味——長期的貧困環境使人們對生存權的追求格外直白。

  經濟落後原因

  聯合國權威資料顯示,尼日爾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國民生産總值人均13美元(1997年),63%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34%的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中。按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的排名,近幾年來一直在最後幾位徘徊,其中1995年和1996年均列倒數第一,2001年倒數第二。

  造成尼日爾經濟落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於該國地處撒哈拉沙漠地帶,氣候惡劣,年平均氣溫在攝氏30度左右,絕對最高溫可達40度以上,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其次,由於處在西非腹地,交通非常不便,阻礙了經濟發展。再次人口增長過快使社會負擔過重。目前全國人口為1080萬,年均人口增長率為3.3%。由於國家基礎薄弱,尼日爾的經濟結構單一,農業、畜牧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所在,因此還處於“吃飯靠天,花錢靠援”的階段。一位政府官員告訴我們,目前尼日爾的最低月工資約為24000西非法郎(約40美元),而部長首腦的月工資也不超過20萬西非法郎,應該説尼日爾的反貧困鬥爭仍然任重道遠。

  總統特別計劃

  尼日爾人民並沒有向貧困屈服。從2001年3月份起,全國發起《總統特別計劃》,以改善廣大農村人口的飲水、衛生、就醫、入學狀況,面向基層農村修建1000個診所、1000間教室、100個小水壩和其它基礎設施項目。

  根據《總統特別計劃》技術委員會的評估,特別計劃一期項目的完成率在97%以上,效果良好。它得到了老百姓的積極認可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肯定,尼日爾開始逐漸恢復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信譽,並與世界銀行及各大雙邊合作夥伴簽署協議,貸款7300多萬美元用於解決城市長期供水這一難題。作為尼日爾的老朋友,中國新近援助1000萬美元用以解決該國重要城市津德爾50多萬居民長期飲水難的問題。除了基礎建設外,總統特別計劃還包括向農村婦女發放低息小額貸款,幫助她們購買奶牛增加收入,同時還有計劃在農村組建小型合作社,以提高勞動生産率。

  應該説,總統特別計劃成功地促進了尼日爾的經濟發展,對於穩定國內局勢同樣産生了良好的效果,據中國駐尼日爾大使孫兆通介紹,“最近十幾年曆屆政府都無法按時向公務員發放工資,有時一拖就是半年甚至一年,而本屆政府自上臺後沒有一次拖欠工資,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政績”。

  (晨報尼亞美專電 特派記者 王海鵬/文並圖)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