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西線
北線
南線


  椰棗,另一個生命源泉

(文:葛劍雄)

第一次吃到椰棗是在上一世紀的60年代初,當時稱之為伊拉克蜜棗,因為是從伊拉克進口的。不過到了“三年自然災害”時,椰棗作過糧食的代用品,所以給我留下的印象並不這麼好。

這次來非洲,從阿特拉斯山區的綠洲到尼羅河谷,椰棗是最常見的植物,無論是綿延數十公里的樹林,還是荒漠峭壁上的孤木,它高大的軀幹總是那麼挺拔,舒展的樹葉總是那麼嫵媚。從馬拉喀什市場到開羅舊城,從五星酒店的餐桌到路邊小攤,椰棗也是最常見的食品,無論是普通的幹棗,還是形狀和口味各異的椰棗製品,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當成小吃,它們都是那麼甜蜜,那麼香醇。

考古證明早在7000年前埃及人就在尼羅河流域栽種椰棗。在迦太基遺址的博物館中,我看到腓尼基人近3000年前的工藝品上裝飾著椰棗葉的花紋。在利比亞西南的古達米斯古城,考古學家確認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而他們的主食也是椰棗。在整個北非,還有我沒有到過的西亞,椰棗和水一樣,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在古代,無論是原住的柏柏爾人、埃及人、喜克索人,還是作為移民的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汪達爾人、拜佔庭人、阿拉伯人,他們的生存和繁衍都離不開椰棗。直到今天,椰棗還是一些生活在撒哈拉沙漠深處和高原荒野中的居民的主食。

椰棗具有驚人的生命力。只要有一定數量的水,不需要其他肥料,也不必人類照料,一棵椰棗樹就能生存長大,年復一年地貢獻果實和枝葉,最終是自己的軀幹。在水源充沛的綠洲中一般可以生長三層植被:最高的一層是椰棗樹葉,中間一層是橄欖、柑橘、無花果、香蕉、桃、梨等果樹,最低一層是各種蔬菜,但水量不足時就只能種椰棗。為了在乾旱的土地上獲得必要的水分,椰棗樹的根可以深達地下4-6米,它的樹榦中密布著一根根輸水管,將水分送到樹榦的頂部。為了減少蒸發,它的葉子由結實的葉柄和細長的葉片構成,每年只長十幾片。即使不加修剪,等新葉長出後老葉也會逐漸枯萎,只留下一圈圈公開的“年輪”。生長良好的椰樹每年可産100-150公斤的鮮棗,70-100年樹齡是它的盛産期,此後産量逐漸減少,但也有近200年的高齡樹依然能夠結果。乾燥的椰棗葉是居民的主要燃料,也可以製作籃、筐等日常器具,或編成席子,圍成籬笆。樹榦除用於架橋建房外,還有特殊用途──水能順著它內部的幹纖維管流動,放在兩條小水渠中就是天然的渡槽,當房頂上的水落管也正合適。

今天的椰棗既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人類幾千年來辛勤培育的産物。純天然的椰棗樹産量很低,果實又硬又澀,只能用於飼養牲畜。蘇美爾人早就發明了對椰棗進行人工授粉,不僅提高了産量,而且改善了果實的品質。3000多年前的埃及19王朝時期,埃及人通過《漢謨拉比法典》得知這種方法,逐漸推廣。如今,人工栽種的椰棗樹一般都按比例進行雄雌搭配,以便讓一棵雄樹的花粉用於給100棵雌樹授粉。這也使椰棗農家的男孩從小練就了攀樹本領。人類的創造力造就了形形式式的椰棗:紫紅的,棗紅的,桔黃的,淡棕的,深褐的,黑色的;軟的,硬的,粘的,脆的,微甜的,辛烈的,蜜甜的;更不用説那些以椰棗為原料的産品。

我不知道目前是否已有關於椰棗的專著,或者一部椰棗文化史,但無論如何,椰棗的歷史是北非和西亞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儘管我對椰棗了解得很少,也缺乏寫一篇《椰棗禮讚》的文采,還是忍不住要寫下這些話。
                                2003年4月24日于尼羅河畔椰棗樹下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