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靈魂與宗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3日 12:29 來源:CCTV.com

  “靈魂”一詞的由來恐怕要追溯到遠古時期了。雖然遠古的人們並不知道把一些表象歸屬於這兩個字。

  “上古之初空無一物,太虛中唯有空凕....”這是記載在雪域最古老的宗教——苯教經書裏的一首創世古歌,大概是高原的祖先對世間人類起源的詮釋吧。

  在西藏,佛教傳入之前,就有了一個原始而古老的宗教存在了。就是傳説中的辛饒所創立的“苯教”,它是在經歷了與佛教之間的爭鬥之後勉強保存下來的,其寺廟主要集聚在藏東地區。據説,當初是因為苯教吸取了一些佛教中一些成文了的教義而引火燒身,最後在西藏,外來的和本土的兩派舉行了一場辯論,結果苯教慘敗而逐漸退出西藏的宗教團體。但“苯教”的一些思想與教義也滲透到了後來的藏傳佛教中了。

  宗教中的各個派別猶如社會中的人一樣,思維不同但相互依存;最終的結果差不多但所採取的方法不一樣。各個教派的教義一旦形成後就很容易滿足現狀,使信徒們在這個固定的圈子裏進行思維的洗禮,直到心靈完全歸屬為止。

  苯教相信世間萬物有靈,崇拜天地日月及萬物。它把生存的空間分成三塊:上天是神靈居住的地方,中間是人類棲息之地,而地獄則是惡魔所佔有。苯教把一些大山作為先祖的神山,作為凡間與上天神靈相互溝通的渠道。在西藏神山、聖湖很多,因為他們堅信先祖的靈魂附身其上,後人在轉山、轉湖的同時感受到了靈魂的氣息,得到了神靈的指點和保祐。去西藏的寺廟時,不管它歸屬哪一個教派,給人們的感覺總是帶有神秘色彩。藏傳佛教對靈魂的存在確信無疑。他們認為自己肩負起人類與上天、與地獄勾通的使命,他們的法術能讓你死後升入上天,也可使你與惡魔為舞。寺廟裏的光線、顏色給人視覺上帶來一種撲朔迷離的感受;永無休止的誦經聲使人似乎聽到來自人間以外的話音;裊裊升起的香火又讓人渴望靈魂隨之而向上,再向上,直到天堂...。所以去西藏的寺廟走一走,更能讓你相信靈魂的存在,高原的那片土地也更適合靈魂的生存。

  生命出現之前的宇宙,沒有人能了解。那時靈魂是否已經飄浮在塵埃中間,或瀰漫在無味的氣息中....去靜候生靈的出現--進而附身其上,恐怕只有靈魂自己知道。在藏文字中“bla”一詞用於靈魂的意思。靈魂始終是變幻莫測的,它可以附身在凡間的任何一個有形的物體之上。

  我們現在所説的靈魂只是出現在有人類的時候--就是原始社會。人類已完成了他的進化,開始有了對自身的初步認識、有了簡單的思維的時候了。

  所謂靈魂就是指寓於人體之中而又主宰人體的非物質存在!當時的原始社會中人們對自己的身體結構不了解,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比如在夢境中會遇見死去的親人、牲畜;並在夢中可以脫離自身的肉體控制,並能完成一些肉體所做不到的事),以為他們的思維、感覺不是他們身體的活動,而是一種獨特的、似有似無的,始終纏繞在人的身體內,在人死後就離開了身體去尋找下一個依附物的現象。他們把這個現象歸結為是靈魂在活動。在藏南的某些地區,珞巴人崖葬封洞時會保留一小孔,這小通道據説就是為死者的靈魂所留的,讓它能自由來去,直到找到安歇的地方為止!在南方的許多地方,每當清明時分,在安葬親人的地方總能看見那一枝枝柳條插入墳頭,上面用彩色的紙剪成的飄帶,那就是招魂用的。

  有書上説:靈魂是宗教中所幻想而成的。

  那麼原始社會中即人類一開始時是否以宗教的行為生存呢?宗教産生於史前社會的後期,它最大的觀念就是相信並崇拜超自然的神靈。原始社會中由於生産力低下,他們的生存在他們看來是由天註定,自己無法控制的。他們對自然界的一切現象無法解釋,只認定是未知的、充滿神秘力量的神靈所為。但當初原始社會的人知道如何與靈魂交談。因為當初一切很簡單,他們除了面對大自然,就是面對自身了。他們把眼睛所能看見的東西統統裝入大腦中,再通過簡單的思維來判斷。認定那些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靈魂所為!在他們看來“心靈是生命之源,是生命的原動力”,他們認為靈魂是一種內在的聲音。所以説原始社會的人大部分時光都在陪伴靈魂。也就是他們不知道宗教為何物,可卻始終生存在那種氛圍中間。

  宗教的真正産生一定是在當時同族人或一個部落中間,發起人也必然是個見多識廣的長輩。他們把見過的一些祭祀用的儀式集合起來,並加以細化,用口傳的方法留給後人。他們舉行儀式時大多在篝火邊,因為他們一直相信那燃燒的東西會給他們帶來好運,能驅趕妖魔鬼怪。當信徒們發展到一定的數量時,讓他們集中的場所——寺廟就應運而生了。從一個部落開始,直到發展到一個群體。現在的文明社會裏,由於人越來越了解自身,越來越追求物質財富的享受,似乎對靈魂的存在也越來越趨於淡漠了。但絕不是沒有,而是趨於集中了。只是在宗教的一些儀式中才能具有表現力和感召力。宗教自始至終是伴隨著人類的起源而亦步亦趨的走過來的。靈魂也隨之忽隱忽現的纏繞著。反過來人類對宗教儀軌的發展完善又産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從各個歷史時期的教派與教派、教派與統治階層的紛爭中能看出來,其間雖遭受過重創,但始終保持了下來,並在一度時機被統治者利用。不過宗教既然是一種歷史現象,有其産生的原因,也有其發展的過程,同時一定也有消亡的那一刻!當人類社會高度發展,宗教存在的根源消失後,宗教這種社會意識形態也必然趨於消亡。到那個時期一切與宗教有關的儀式、寺廟等等只能作為歷史發展的見證而被保存,讓後來者了解而不具有感召力了!

  在西藏參拜一些寺廟時,只不過是懷著一種未知的、神秘的心態而去。因為關於信仰的問題,叔本華説過:“信仰猶如愛慕,它不能被強制。任何強制的愛,都會變成恨。”所以對西藏那種濃厚的宗教氛圍,對我在西藏所見到的許多信徒來説,他們應該了解真正的信仰的含義。

  但不管宗教如何變化,由它所幻想出來的靈魂卻會一直存在下去了!因為隨著物質財富的發展,現代人的心靈卻感覺到了莫大的空虛,也就是説在精彩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他們一邊在享樂的同時又感覺到了人生的痛苦,所以在高度文明的社會中,心靈上的困惑越來越多。感觸到了--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疾病、地震、饑荒...而是人類自身。

  人,究其本質來説,是由那些很難滿足的東西構成的!既然滿足慾望的東西永遠在你的前方,那麼現代人就總是在追求和滿足之間漂浮,心靈上也總是在得到和失落之間掙扎。其結果弄得自己滿身疲憊,甚至於到了臨終的時光依然在唉聲嘆氣的...。他們在臨終前的一剎那,總想説些什麼,大概是寄託給自身的靈魂吧!希望靈魂能依附在和自己一樣的人身上,來世再從來!

  既然靈魂是以非物質的形式存在的,那麼它究竟像什麼呢?

  我們知道,人死後離開人體內的就是最後一口呼氣!所以好多書上説靈魂像風我覺得沒有比這理解更合適的了!呼出的氣息流動起來就是風啊。而且在拉丁文、希臘文、阿拉伯文中對靈魂的解釋都和流動的空氣有關!

  當一切存在的物體都佔用空間時,惟獨靈魂不需要空間。所以不管世界變遷,人類一直相信有靈魂存在,把希望,把未來寄託在靈魂身上。而且靈魂將永遠如風般的飄散在宇宙的每個角落。


  (附圖:巴格馬蒂河邊的火葬)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fsss】或CCTV.com國家地理論壇版主信箱。

責編:陳玥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相關鏈結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