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道孚行 > 正文

(3)道孚民居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5日 15:51)


  甘孜州的道孚縣,位於四川省西部,甘孜州東部,資源豐富,氣候溫和,素有"康北江南"之稱。是由川藏北路通往西藏的重要門戶,是甘孜州旅遊環線東部"一個圈"和省旅遊西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去道孚,其特色獨具的民居,是一個不得不看的節目。

  道孚縣的藏族民居,堪稱世界民居建築“雙絕”:一絕是其與眾不同的驚人特色,二絕是因為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如此這般的“大木屋”而今已難再造,絕版了。從後者的意義看,道孚民居因此而彌足珍貴。

  9月3日去道孚,在離縣城幾公里的格西鄉,便能將道孚城盡收眼底。這座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城市,首先呈現給人們的是鱗次櫛比的藏式民居,它們從平壩向著低緩的山坡上蔓延,構成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線,使整個城市熠熠生輝。道孚民居俗稱崩科,以圓木做骨架,築石墻或土墻而成崩科框架。崩科堅固無比,冬暖夏涼。

  據接待我們的藏族同胞介紹,道孚民居在藏區堪稱一絕,被譽為"神仙的居所" 。這些民居外表主要由棕白兩色構成,白色的屋頂,白色的主墻,木結構處多用棕色顏料染涂,其間配以紅、藍圖案,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映襯下,幻化成妙不可言的積木圖案。白色的房頂與寬敞的院壩裏,身著艷麗藏裝的少女或身著絳紅色衣衫的喇嘛飄拂其間,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道孚民居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奇絕的建築藝術著稱於世,它有純藏式和藏漢結合式兩種,而前者居多。不論哪種結構,都是白墻紅(棕)壁花窗,“品”字滴水檐,一樓一底或二樓一底,排列有序。除到玉科和八美那幾天外,凡是住在道孚縣城,我們總是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儘量利用早晚光線好的時候到城郊拍攝民居。縣城南門橋外和東郊是我們常常光顧的地方,因為那裏的民居相對集中,比較容易拍攝。只可惜在道孚那幾天,天氣大都不太好。

  8日下午收工較早,我們趕緊跑到東郊外去拍攝。公路兩旁的民居外觀上看起來色彩基調很是相似,其實內部卻各有洞天。由於道孚地處青藏高原、鮮水河斷裂帶,日照長、風沙多,晝夜溫差大,屬“四季無暑,一霜成冬”的典型高原氣候,於是聰明的道孚人便巧妙地利用本地建材精心打造居室,使其冬暖夏涼,尤為抗震。趙師傅開著帕傑羅V6竭誠服務,讓我們四處追光逐影,並要大家盡興地拍,千萬別著急。好不容易看見理想的斜陽夕照光線來了,沒想到道孚的吳哥打電話要我們回去。當然工作要緊,只好痛心地收拾相機回城。

  9日晨,我和蟲乙早早地起床,利用即將離開道孚前的1個小時,兩人沿鮮水河兩岸去拍攝晨光初照的民居。同時,也一路上感受著道孚民居的獨特內涵。河對岸的道孚民居,以圓木坐整體骨架,以泥土或片石築墻,宅基點一般都依山傍水,坐西向東。房屋一般二至三層,高約五六米。房屋保暖性能好,冬暖夏涼,預防地震,十分堅固。

  正拍得來勁,忽見一隊牛馬在主人的驅趕下,從橋上下來,低角度的晨光將牛馬和人的身影拉得老長,光影效果極好。我和蟲乙趕緊舉起相機準備拍攝,沒想到一大塊濃雲忽然遮住了旭日,使我們又痛失了一次以對岸民居為背景,拍攝過橋牛馬的機會。我倆連忙下到路基下,用剪影的手法拍了兩張《出牧》的照片,效果還算不錯。

  等到陽光此再次穿過雲層灑向對岸的藏式民居時,我們舉起相機就是一番連續的拍攝,而且是傳統相機和數碼相機輪番使用,生怕又錯過了機會。當雲層將太陽嚴嚴地遮上時,我們也拍得差不多滿意了。匆匆回到招待所,收拾好行裝,踏上了去泰寧風景區的旅途。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王卉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