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廣西印象 > 正文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貴港、玉林(二)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9日 15:16

  龍潭森林公園在太平山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內,毗鄰西山風景區與金田起義地址,北回歸線貫穿公園南部,被譽為廣西的西雙版納。林深樹密,古藤蒼勁,野生動植物繁多。進入其中,不僅可觀賞各種動物植物,還可沐浴在大自然的無垠綠色中,呼吸樹木花草特有的清香。

  桂平市金田鎮是太平天國運動的起義舊址。犀牛嶺營盤是起義指揮部,營盤前方的平坡曾是太平軍的練兵場,北面的犀牛潭,傳説是起義前武器的藏身之地。金田村的韋昌輝故居,在起義軍北上後被清軍縱火焚燬,1987年修復。韋昌輝在太平天國起義前期立下很大的功勳,被封為北王。但在定都天京之後,他與其他領導人在生活上逐漸腐化,為爭奪權勢,發生了尖銳的內部鬥爭。韋利用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的矛盾,帶兵殺死楊秀清一家及其部屬兩萬多人,並殺害翼王石達開的家人。洪秀全最後處死了韋,但疑忌心大起,石達開負氣帶領精兵離開天京,在四川大渡河邊陷入清軍包圍,兵敗被殺。這場內亂,標誌太平天國由盛轉衰,失去大規模的進攻力,否則,不知中國歷史要改寫多少。撫摩著歷史陳跡,想起慘重的歷史教訓,使人不由得惋嘆中國農民起義的命運。新圩鎮三界廟是太平天國的一個重要作戰指揮所:1851年8月至9月,太平軍被幾萬清軍包圍在新圩一帶,洪秀全運用聲東擊西的策略突圍成功。廟內現存清朝康熙道光年間的官府告示以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各種文物等。金田鎮莫村傅家寨有太平軍總指揮部遺址,紫荊山口古林社一帶有南王馮雲山活動舊址……1986年犀牛嶺設立金田起義文物陳列館,1990年立洪秀全像一尊。登西山後,可去尋訪近代農民起義的舊跡。

  桂平市區東部約4公里的潯江岸邊的東塔,隔江與賓山寺對峙。東塔是明朝萬曆年間知縣劉萬安所建,劉建成二級而卒。崇禎年間,知府葛元正增建成九級。悠悠江水,見證著幾百年的風霜與歷史。

  桂平西北黔江下游弩潭至武宣縣勒馬之間是被譽為廣西“三峽”的大藤峽。傳説有大藤如鬥,橫跨江面,晝沉夜浮,供人攀緣渡江,因而叫大藤峽。它是廣西最大、最長、最著名的峽谷,奇峰聳立,青嶂連綿,岩洞眾多,水急灘險,河道曲折,江面開闊。壯鄉山寨掩映在成片的翠竹稻田之中,風景優美,風情濃郁。九層樓、仙人閣、三妹洞尤其險峻,是明朝大藤峽各族人民起義的活動中心。明朝先後派韓雍、王守仁等帶重兵鎮壓,改大藤峽為斷藤峽,並在岩壁刻“敕賜水通峽”。崖刻的對岸四方山半腰即侯大狗(明朝大藤峽瑤民起義軍領袖)像。在懸崖絕壁上,隱約可看見一個五官俱全、扎著頭巾的任務頭像。來往船隻上的行人都以一睹為快。

  桂平市麻垌鎮不僅荔枝遍地滿園飄香被稱為荔枝之鄉,在白石山上還有被稱為道家33洞天之21洞天的白石洞,山峰秀麗,寺觀藐然。

  (二)玉林

  説起玉林,經常看廣告的人也許對其“玉林機器,王牌動力”(玉林柴油機)並不陌生,不知廣西玉林是否因此而走進人們的視線中。玉林古稱鬱林,位於廣西東南部,轄北流市、容縣、陸川、博白與興業縣。它東與欽州、南寧接壤,西與梧州、廣東相鄰,南與北海、廣東交界,北與貴港並接,是大西南的重要通道,稱“嶺南都會”。玉林號稱“嶺南美玉,勝景如林”,且看有何勝景。

  玉林市目前最出名的當推江濱路的雲天民俗世界,它是以弘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綿延不息的悠久歷史文化、收集展示介紹56個民族藝術文化、融合倣古藝術品與民族産品為宗旨的大型人文景觀和博物館,被詡為熟悉與學習中國各族古代文化的好去處。雲天民俗世界本身是一個大型的倣古式建築,建築宏偉,雕塑精美,分為三個展區。一是雕塑藝術品展館,列展石雕、木雕、銅雕與景泰藍百色龍。石雕部分有一對18米多高的龍表,一對近6米的麒麟,一對近5米的鳳凰,108條石雕龍等,琳瑯滿目,蔚為壯觀。銅雕部分有廣西銅鼓、金雞等,富麗堂皇,民族特色濃郁。木雕部分玲瓏精巧,令人嘆為觀止。景泰藍百色龍,雄偉蒼勁,活靈活現。二是民俗文化博物館,展示中華民族56個民族的文物圖書,56個民族文化總匯一處創全國先河。三是奇珍異寶及國寶展示區,收集、展覽世界各國的收藏品如古玩、雕塑、文物、玉石等等。很美,很精緻,也很博深,還有些許佛教氛圍飄溢,令人流連忘返。只是門票相當貴,100元一張。

  往市區北部約5公里有一個還不是很為人注意的小村莊——高山村(其地勢不高,但四週常發生水災卻從未被淹,俗名“高山村”),亦稱“進士村”。原玉林地區即還包括貴港一帶出過24名進士,高山村佔有4個名額,還出過21名舉人,193名秀才。村周圍有約7座小山峰,猶如“七星伴月”。清灣江蜿蜒流過,稻田一望無垠。江清水秀,樹陰鳥鳴,翠竹修長青蒼的葉子隨風搖擺,好一派田園風光。其建築是以兩廣地區宗祠文化為重要載體的明清民居群,現存明清古宗祠十幾座。高山村的建築風格獨特,一般三進、四進、五進,外墻青磚包皮,內墻石灰批白,保溫保濕度較好。壁畫、木雕、泥雕、石刻等精緻秀美,兩廣特有的推籠,以及融風水、美學、禮教于一體的屏風用於每座建築。古道、古井、古戲臺、古碑刻等,雖有些零散,卻古味猶存,古風仍在。

  玉林北郊約8公里處的佛子山,群峰疊幛,瀑布飛流,林密谷深,各種珍稀動植物時見。山中有一汪250多畝的碧湖,猶如鑲嵌在翠嶺青山中的一面明鏡,美!

  廣西桂林靖江王府是南京明朝內宮的縮影,而且比明永樂年間在北京的建築還要早些。但在廣西,更引人注目的是玉林容縣的真武閣。真武閣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與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江南名樓並稱,被詡為“嶺南第一樓”。真武閣原名經略臺真武閣,是唐朝著名詩人元結于大歷三年(768)(一説是乾元二年759年。現在圖書館閉館,不能明查)任容州都督府容管經略使,為操練軍士與欣賞風景而修築明洪武十年(1377),“建玄武宮于其上”,奉祀真武大帝以鎮火神,因此才有真武閣之名。到萬曆元年(1573)。開始大興土木,將之擴建,“創造樓閣三層,隆棟蜚梁,鬥窗雲攬,輦神像,安置仙人”。時移世遷,臺上原有建築已蕩然無存,獨有那樓閣三層保存完好,掩映在綠樹叢中,即今日所見的真武閣。真武閣全部用質堅如石的鐵黎木建成,閣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全脊青瓦,飛檐畫棟,莊嚴輝煌。檐角上有精雕細刻的雲龍,口滾金珠,淩雲欲飛。真武閣用近3000條格木構件,以杠桿結構原理,串聯吻合,互相制約,合理協調組成一個優美穩固的建築。最為奇特的是二樓有四根懸空不落、垂直下吊的懸柱。這四根柱子是另行添置的,它們穿過樓板,直達上層。柱間,仍同下層一樣,承重梁一道。上置棱木,一餓巨掌把上層托住。所不同的是是以4根懸柱間伸出3層枋子,穿過檐柱,再伸出去,形成鬥拱,承托外面又深又厚又重的瓦檐。懸空安柱,穩如泰山,真是匠心獨運,精妙獨特。遊人到此,都會把手伸進去探探柱腳懸空處。那種情形,頗像《羅馬假日》中的某個鏡頭。1962年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梁思成專程來考察後説,在木結構乃至現代任何金屬建築中,主要依靠這種杠桿原理來維持一座建築的平衡,是從來沒有過的,真武閣是“建築結構中的一個‘絕招’”。説到梁思成,我們又説到林徽音與徐志摩。林徽音當年選擇梁思成而不選擇徐志摩,可謂“才女”:梁徐同樣有才,但徐的詩人浪漫氣質,更適合做朋友或情人,而不適合做丈夫。我們幾個女子在一起討論本不相關的問題,引得旁人微笑注目。

  容縣據説是楊玉環的出生地。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編輯:王卉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