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廣西印象 > 正文

叫我如何不愛她——南寧、崇左(二)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9日 14:46

  上林離南寧市區約130公里,快巴大概要兩個多小時。“明山高聳霧蒼蒼,磅薄恢弘氣超常。坪天劈造巔峰景,險瀑飛彈峻嶺膛。寧靜喜人宜候暖,噪野騷蟬喧語忙。靈地戀留賓客逗,停雲夜月雅夢長。”這是人們對素有“廣西廬山”之稱的大明山的讚美。大明山橫跨武鳴、上林、馬山三縣,是廣西中南部山體最長、主峰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它由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土山石山組成,延綿百里,氣勢雄偉,北回歸線穿越其間,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大明山動植物資源豐富,景色優美。山清水秀,溝谷幽深,林木蔥穆,溪流縱橫,瀑布飛煙……山裏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百花燦爛,色彩斑斕;夏煙雨濛濛,瀑水飛舞;秋滿山紅葉,如霞似火;冬下雪結冰,銀裝素裹。在海拔高挺處,連炎夏都雪花飄飄,可謂北回歸線上的奇觀。

  上林一帶的山基本都屬於大明山,其清澈澄碧的水也發源於大明山。因為大明山,上林的夏季不會很熱,人們説是避暑的佳地。在縣城,一灣小江——澄江蜿蜒流過,村舍、野草、綠樹、翠竹、稻田、青山,與江水相映襯,典型的寧靜優美小縣田園風光。也許,這樣的小縣在中國有許多。但上林幾乎沒有工業,所以,空氣特別清新。沿著澄江往山裏走,水就越來越澄澈。傍晚或清晨,赤腳走在形態各異、乾淨平坦的鵝卵石上,看著江邊洗衣的女子,在河裏戲水的孩子,在地裏幹活的農夫農婦。你知道,這樣的生活很簡單、很艱苦,也很自在。從縣城往山裏走,無論水路還是陸路,不久就到茶場。坐三輪車大概要5塊錢。那裏開闢有天然的游泳池,其實就是澄江,所以不用交錢就可扎進水中。如果想租游泳圈或防止衣物被“順手牽羊”,可找旁邊的小商人。兩邊還有粉灘、燒烤等。遊夠了,坐在山下、水邊,吃田螺石螺,人生難得如此愜意。可惜,去了幾次,石螺的味道都不怎樣,也許是我的嘴刁,也許是因為我本身就炒得一手好石螺。曾有一次,故意惡作劇騙朋友。我很喜歡白居易的一首小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

  廣西在桂林以南是很少有雪的,把詩句改為“晚來田螺香,能飲一杯無?”,或“晚來茶酒香,能飲一杯無?”後面再註明在某個吧發給朋友,保準上當,會興衝衝趕去。估計已出發,趕緊又發短信告之,我們在上林。一般會遭遇臭罵:“去了也不叫我,還好意思來騙人……”,要不就是羨慕得不得了,恨不得飛去與我們匯合。在這裡游泳需要注意一點,水較清冷,體質弱之人不宜泡太久。

  感覺是,從上林進山,隨便去哪,都是不錯的風景。大明山的人主要種八角,走在山道上,一陣陣的八角清香飄蕩在空氣中。眼為美景迷,心為美景醉,連鼻都為清香灌注得妥妥帖貼、舒舒服服。走山腳的水路,青苔、遊魚、鵝卵石等歷歷可見。可以坐下來歇息,可以做下來燒烤。那種隨意、那種寧靜,永遠隨著清婉的水伴隨人走過塵囂的歲月。一路而去,你可領略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劉禹錫《竹枝詞》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輞川閒居》

  在山上,或許會不期而然地遇到瀑布、天然池等驚喜。但最好不要貿然深入,山林深處是連人家都沒有的,迷路就不會有美麗、寧靜、浪漫的滋味了。在茶場一帶逛悠就挺享受的了,否則最好請當地人做嚮導。從茶場繼續走水路,可以到達下水源。那裏未正式開發,但當地人一般都知道路。美麗潔凈,一如“世外桃源”,上林完全可以以此打造一個美麗的景點。不過,下去的路很陡,後面的人只看見前面人的頭,我去的時候差點不敢下去。

  上林的西燕鄉(鎮?)的甘欄河水壩一帶風景也很優美,附近還有瀑布。但西燕的兩個著名景點——天坪、大龍湖更是美麗如畫。在大明山主脈群峰之頂有六片天然大草坪,四週古木環繞,中間只長草不長木,奇特而美麗,此即天坪草坪。聽説有人帶路的話,從天坪可以一路到武鳴縣開發的大明山景點。我沒走過,不敢肯定。大龍湖風景區離縣城25公里,包括大龍湖與大龍洞兩部分,被稱為“中國的下龍灣(越南著名景點)”。大龍湖由地下河截斷而成,是我國著名的十大熔岩水庫之一,也是全國惟一一座沒有大壩的水庫。湖區青山環抱,石峰並立,湖面碧水連天,波光粼粼,山色倒影水中,如詩如畫。庫區內有14座孤峰小島散佈,默默多情地環擁著這方美麗。人們這樣評價這個景區:“上林,上林,不是海上桂林勝過海上桂林”。乘船可遊覽孤島,觀賞山光水色;入洞可參觀令人嘆為觀止的岩洞景點。洞裏有12個觀賞廳相連,洞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見天。惜乎去時剛好碰上發大水,連進第一層洞都是靠一位朋友先遊進去,把竹筏拉過來,我們登上進去。所以洞內奇景沒能欣賞。之所以沒再去,是因為路不好,也是因為其沒有真正開發好。大龍洞與大龍湖的魅力,有待南寧或上林政府去挖掘、喚醒,更有待於政府去修路。

  素有“小桂林”之稱的三里鎮的三里洋渡風景區,離上林縣城16公里,從其美稱就知道它的山水如何的秀麗。明朝旅行家徐霞客1673年曾在這一帶遊覽,呆了50天左右。是友好的人情,美麗的風光挽留住他。景區裏有唐代碑刻《六合堅固大宅頌碑》《智城碑》等摩崖石刻碑。清水悠悠,如玉帶般蜿蜒流過。上林現在也來個“洋渡漂流”,只是水嫌稍淺了,但要看兩邊山水景色,放鬆緊張的情緒勉強可以一漂。還可領略“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的鄉土氣息。

  一般説上林縣城與三里的山水,西燕的水,覃排的山。惜一直沒去成覃排鄉。

  馬山縣承大明山的景色,也是山水俱佳。其中被稱為世界一流溶洞、世界十大名洞之一的金倫洞,是廣西喀斯特地貌最大、最深、最長,岩溶景觀最豐富的原始石漠岩洞。位於縣城南部21公里的公路幹線邊,洞口離公路僅幾百米。金倫洞因本地壯族傳説韋金倫在洞內讀書遇仙獲寶而得名,所在地群山環抱,奇峰秀水,樹木古鬱,自古以來就籠罩著神話般的色彩。洞裏流水清澈,常年不竭。金倫洞洞長而大,路寬而平,穿過12座山腹,有5個進出口。洞裏各種石柱、石幔、石筍、石乳等,千形百態,神奇壯觀。馬山民歌“歡哈”,漢語翻譯為“合聲”,是壯族的三聲部民歌,産生於唐宋時期。它的發現,推翻西方人認為中國沒有多聲部民歌的論斷。

  隆安縣離南寧約80公里,主要是龍虎山出名,最大的看點是觀猴與天然石叢盆景。去了三次,有一次大概是春夏之交去,進林後嚇得魂飛魄散:毛毛蟲到處都是,地上爬的,樹上挂的……。本想奪路而逃,卻見那麼多人,沒一個回頭。只好硬著頭皮往前,“不入虎穴,焉得美景?”萬幸的是真的沒有一隻毛毛蟲掉或爬到身上,“有驚無險”。不知這番景像是“千年等一回”,還是那個季節特有。

  武鳴縣的伊嶺岩,與桂林的蘆笛岩、七星岩齊名。伊嶺在壯語中叫“敢宮”,意為像宮殿一般美麗的岩洞,典型的喀斯特溶洞。鐘乳密布,千姿百態,變化無窮。蘆笛岩以秀美取勝,七星岩以雄奇見長,伊嶺岩則以鄉土氣息、壯鄉特色為妙。適宜游泳的靈水,幽靜的明秀園等亦可往之。

  橫縣的茉莉花茶名譽廣西,景點主要有伏波廟、九龍瀑布群與西津湖等。還有賓陽縣的崑崙關、回鳳塔、清平水庫等,邕寧的大王灘、十八羅漢洞等。

  附記:揚美古鎮的明清民居大略可看。感覺挺遠的,一直以為是邕寧的,一查,竟是南寧郊區的。那麼,在南寧,可推薦景點為青秀山與揚美古鎮,其次是武鳴縣的景點。上林雖美,但開發還不算成功(如路不夠好,景點稍分散),離南寧較遠,推薦給南寧以外的人有點不切實際。但南寧一帶的人可以去欣賞上林的青山秀水……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編輯:王卉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