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幼童 > 首頁 > 正文

2002年春天 《幼童》上路了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9日 17:31


  這群身穿長袍,厚底靴,拖著長長辮子的小男孩,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些男孩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因此,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我們知道,130年以前,這批幼童遠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個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輕共和國,開始了他們計劃長達15年的留學生活;

  我們知道,在他們上路之前,所有孩子的父母和政府簽訂了一份生死協議,“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我們知道,他們被分配到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美國人家中;

  我們知道,他們以驚人的速度越過了語言障礙,成為各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我們也知道,同時他們也迅速愛上了異國的文化,脫去了長袍馬褂,活躍在各項體育運動的賽場上。

  我們也知道,這批飽受歐風美雨熏陶的學子是中國礦業、鐵路業、 電報業的先驅。他們中出現了今天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最早的校長;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現了中華民國的第一任總理……

  我們不知道,一個從來自詡為天朝上國的古老帝國為何要做出這一千古未有之奇事?

  我們不知道,大清國歷史上的首次公派留學生何以選中了美國--這個建國尚不足百年的年輕共和國?並且為何要選派如此年幼的孩子出洋留學?

  我們不知道,這120名幼童是誰?在充滿蒙昧的時代,誰家的父母如此膽識超人,甘願立下生死狀,送自己的孩子去一個遙遠如天邊的地方留學?

  我們不知道,一個年輕的共和國是如何迎接這些來自古老帝國的孩子?中國學生又是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在學業、體育、藝術、社交方面取得令人驚詫的優異成績?

  我們更不知道,當近半數的孩子進入美國耶魯、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等大學的時候,大清國何以突然提前終止留學計劃?

  我們想知道,當大清國首次公派留美計劃中途夭折,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國後,在晚清跌宕起伏的時局中,這批飽受歐風美雨熏陶學子的命運如何?

  ……

  ……

  ……

  這個發生在中美兩國間百年前的一段傳奇往事,120名中國最早的留學生離奇曲折的命運深深地吸引著我們。2002年的夏天,我們上路了,開始一段歷史往事的尋蹤……不想,這個過程居然牽動起如此多的人和我們一道上路,他們既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留美幼童的後裔,也有美國小鎮的博物館館員,更多的是和此事無任何關係的朋友,他們熱切地加入到這個找尋的過程中,兩年來,一如既往。……(作者:胡勁草)

  (網站專稿,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

(編輯:王卉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