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戰爭揭密

《掠食者——日本移民東北揭秘》下集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9日 17:43

  (編導:戴永)

內原訓練所

  1941年原籍鹿兒島和沖繩縣的八百多個日本開拓民來到黑龍江省方正縣建立伊漢通開拓團,他們把炮臺山腳下的正郊屯改名為吉興村,並建起開拓團本部。中國百姓根據日本語發音稱之為紅部。

  本部周圍土地非常遼闊,是方正縣最好的耕地,原來居住在這裡的中國農民被驅趕到西邊的山地中。

  這年冬天這條山溝裏的死亡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天死亡的人數最多達30余人,全家挑灶者(全家死亡)20余戶。

  到1944年,已經有57個移民點取消了開拓團的名稱,改叫村莊。從日本的侵略構想來看,開拓團的外來色彩較濃,而現在從體制上進入中國的社會結構內部,外來的開拓者就變成了本鄉本土的居民。


簽訂日滿協議

  採訪歷史學者趙連泰:“它總的方針是與中國農民融為一體,然後慢慢演變。它是採取一種隱蔽的辦法。”

  所謂的“五族協和”、“王道樂土”等宣傳口號在被佔領者與佔領者之間從來沒有也不可能出現。

  採訪歷史學者辛培林:“我親身採訪過一個中國農民,給日本開拓團放豬。他多次挨過日本開拓民的打罵。日本開拓民對中國這個放豬的農民就稱呼為豬。”

  到1945年初,日本向中國派遣開拓團的總數達到了860多個,它們密布東北各地,被用來稀釋中國的人口結構,另一方面,關東軍給每個開拓團都配備了武器,並要求經常軍訓。

  隨著徵兵力度的加大,每一個開拓團的村子裏很少能見到青壯年男性,剩下的幾乎全是婦女、老人和兒童。


青少年義勇隊

  與此同時,移民活動並未因戰事緊張而停步。直到1945年4月,還有1056戶農民被送往中國東北。

  此時距日本戰敗只有五個月,日本開拓團悲劇的大幕即將拉開。

  8月9日,蘇聯軍隊從四面八方攻入偽滿洲國境內,其主攻方向正是開拓團密布的所謂國防第一線地帶。由青少年義勇隊構成的防線頃刻間被蘇軍瓦解,三分之一青少年義勇隊員的生命徒然消失了。

  1945年8月15這天中午,松田千衛割草回來準備編織草袋。這裡部落長關清治突然通知她:日本戰敗投降了,趕快回家做好準備,下午就走,往哈爾濱方向撤退!

  匆忙之中這位日本婦女背起女兒,帶上三天的乾糧,開始了十一天的逃難生活。


拖拉機旁合影,信濃村 拷貝

  由於形勢不明、處處受阻,亡命途中的日本開拓民在山林裏狼奔豕突,幾乎無路可走。一路上倒斃和自殺的屍體不計其數。

  逃亡途中,從遜克縣出發的岩間典夫等人白天不敢行走,他們躲到荒郊野外後很快陷入饑餓之中。

  採訪岩間典夫:“有人吃瘋狗,自己也瘋了,吃貓,口吐白沬,這是侵略帶給我們的災難。”

  松田千衛和她的女兒與別的難民匯集在一處,11天時間一共才走了60多公里,一路上死者纍纍,僥倖活著的人最終來到了方正縣的伊漢通開拓團。

  其他的日本難民從同江、饒河、虎林、寶清等地趕來,由於路途漫長,死亡的人數更加驚人。

  1945年10月過後,中國東北的嚴寒如期而至,在伊漢通開拓團本部吉利村,一萬多名日本開拓團員默默地熬著日子等待遣返。在這個階段由於寒冷、饑餓等原因出現了大量的死亡現象。


向貧民糧食配給

  這一年12月松田千衛染上疾病,幾天后她6歲的女兒佐智子也病倒了。

  在整個移民侵略的過程中松田千衛的悲劇只是日本移民侵略所帶來災難的冰山之一角。

  就在松田千衛來到北靠山屯之前,在1938年的秋天裏為了給開拓團清出土地,日軍縱火燒毀農民的房屋,從依蘭縣城到土城子村燒得75里沒有人煙,100多中國農民慘遭殺害。殺戮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刺刀挑死,另一種是用細繩將人的大拇指和大腳趾拴在一起扔在江中,日軍給這個殺人方法起了個艷麗的名字,叫“燕子鳧水式”。

  這些慘絕人寰的場面日軍沒有文字記錄更沒有拍照,當時的中國農民也沒有文字記載的能力和條件,這些隱藏在文字之下的歷史事件牢牢地記在中國農民的心底。

  在炮臺山上,五千多具日本人的遺骸被埋在這裡,它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日本移民公墓。炮臺山上的第二座公墓是中國養父母之墓,它由日本遺孤發起建成。

  1945年冬天,許多中國人來到了設在伊漢通開拓團本部的難民收養所收養日本難民。

  中國長春市有一棟中國養父母樓,1945年這些善良的中國婦女收養了年幼的日本遺孤,七十年代之後這些遺孤返回了日本,樓裏只剩下了這些孤單的老人,57年的親情如今化為無奈的思念。

  在1945年寒冷的冬天裏,共有4000多名日本婦女和兒童被中國農民收留和撫養。後來許多日本婦女嫁給中國農民,被日本官方稱為“殘留夫人”。松田千衛也是這樣。

  1946年5月到11月間,大批被遣返的日本人從葫蘆島登船回國。到此時為止,日本向中國東北移民侵略的陰謀以徹底失敗而告終。這些被遣送的移民回到日本,回到了他們應該生活的地方。

  松田千衛在丈夫去世後回到日本山形縣定居,她開始撰寫文章致力於中日兩國的和平與友好。

  今天,在東京郊外的一個山崗西側,一塊石碑面向西北而立,朝向著中國東北方向。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仍有許多人在此地聚會,當年的移民口號仍被三呼。

  戰爭中,全部33萬移民中有八萬多人因所謂的開拓事業而死亡,在戰後,“遺孤”、“殘留夫人”等名詞也被日本人所熟知,但是中國人和日本人的鮮血、苦難和死亡,在戰後的日本,既沒有人試圖尋找原因,也沒有人宣佈對此事負責。(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陳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