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武當山

世界遺産之中國檔案二十一:武當山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2日 11:04

  文化遺産:武當山

  古人把想象中那些長生不老並能神通變幻的人稱為仙。《説文解字》中,仙被解釋成“人在山上的樣子”。所以,古人心中,仙與山不可分割。而被稱為“天下第一仙山”的就是武當山。

  什麼樣的山才是仙山呢?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環境幽深,雲霧縹緲,是仙山的第一個條件。

  武當山地處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內,屬於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終年氣候溫和,濕潤多雨。遠望武當,雲霧繚繞,煙波浩空,山體若隱若現,恰如仙境一般。

  成為仙山的第二個條件就是山上必須藥材豐富。

  因為普通人要想像仙人一樣長生不老,必須煉製食用長生不老的丹藥。而武當山就盛産名貴藥材。《本草綱目》收集中草藥1800種,有400多種産在武當山。

  因此武當山自古就是人們心中的仙山。

  1000多年前,武當山本來被人們稱作“太和山”。他的改名也和武當山的道教信仰有關。

  魏晉南北朝時期,武當山就出現了有關玄武崇拜的經書。

  玄武,是古代人們崇拜的星宿之一。中國古人把北方的玄武當成水神,而把南方的太和山當作玄武的大本營。

  北宋皇帝自稱是以“火德之盛兆”得天下,古人相信,“水在火上,天下濟濟”,就是如果出現水在火上的景象,就意味著天下和諧太平,因此北宋皇室對水神“玄武”推崇備至。

  北宋第三位皇帝真宗為了避祖父趙玄朗的名諱,改玄武為真武,冊封其為“真武帝君”,從此“真武大帝”的稱號一直沿用下來。而真武修煉成仙的太和山也受到北宋皇室的尊崇,改名為武當山,意思是只有真武才當得起這座仙山。

  武當山上,在距離不遠的地方,有兩個真武神廟。

  其中之一因為按照傳説中真武大帝在天上的住所而修建,因此又稱“天乙真慶宮”。整個大殿坐北朝南,鑲嵌在南岩絕壁之中,距離地面1000米。周邊古木參天,雲霧縹緲,頗似仙境。

  武當山山勢陡峭,在半山腰建廟已經很困難,但在武當山的絕頂之上,居然有一塊由人工築成、面積約160平方米的平臺,這塊平臺上竟還屹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宮殿!

  這就是另一座真武廟,名叫金殿。他採用了和北京故宮相似的、一種叫“重檐廡殿頂”的建築形式。

  這裡供奉著真武大帝塑像。像高1.86米,採用銅鑄鎏金工藝鑄成,重達10噸。真武身材魁梧,面容豐潤,神情莊嚴寧靜。

  傳説這個真武像就是按照永樂皇帝朱棣的樣子鑄成。因此民間流傳“真武神,永樂像”的説法。

  金殿的得名是因為其原材料全部是純銅和純金。

  1416年,永樂皇帝在北京備下3萬公斤純銅和幾十公斤黃金,命令工匠們將其製成金屬構件。經過京杭大運河南下運輸到達南京,再沿長江向西,到達漢江後北上,最後登陸武當山。

  古代工匠倣造木建築的結構方式,將銅鑄的構件製成榫卯結構,到了山上再互相插合在一起。

  構件組接完畢後,工匠們用金片和水銀熔煉成的金泥,涂在構件互相組接的部位,重新架起炭火烘烤,直到金泥中的水銀揮發殆盡,只留下純金。

  一個純粹的銅鑄鎏金大殿就這樣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頂上拔地而起。

  高山頂氣溫變化大,金屬構件會産生嚴重的熱脹冷縮,古人如何克服這些,讓金殿既嚴絲合縫,又不留組接痕跡,現在的人們已經無從知曉。

  為了更好的護衛金殿,1419年,朱棣下令,倣造北京自己的宮城紫禁城,在金殿下方山坡處,修建這座“紫金城”。

  紫金城同樣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但是只有南天門可通。而南天門又有三個大門,其中位置居中、最高大莊嚴的是神門,這是皇家的專用通道。旁邊的小門則是普通人朝拜真武的通道。

  武當山的建築都充分體現著君權和神權的高度統一。

  朱棣把自己裝扮成真武在人間的代表,在修建紫金城時,朱棣嚴格遵守道教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教理,下令修建城墻時,必須隨著地勢。城高也不論丈尺,人過不去就行。 “一定要堅固壯實,萬萬年與天地一樣久遠”。

  500多年過去了,皇權雖已不在,城墻卻依然堅固如初。

  紫宵宮坐北朝南,背倚展旗峰,周圍群峰環護,形狀就像一把座椅。宮前有金水河,完全依照道家依山面水的選址理念建成。

  紫宵大殿內,中央屋頂藻井浮雕二龍戲珠圖,這是皇權獨有的特徵;兩側繪八卦圖案,這又是道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基本思想;整個大殿由36根杉木巨柱支撐,暗示36位天罡星甘願為真武大帝、當然也是為明王朝賣力效勞。

  經過明朝皇帝的親自經營,武當山共建成1182間房屋,全部鑲嵌在峰、巒、崖、澗之間,絕壁之上。

  整個建築群按照八卦佈局,體現著道教時間與空間統一的教理,也表達了皇帝希望明王朝江山永固的理想。

  遠遠望去,武當山建築以金殿為中心,紫宵宮等八大宮為主體,以從山腳直到金殿的石階道路為中軸線,把所有建築連成一體,仿佛渾然天成。

  武當山是道教聖地,這裡所有的彩繪塑像都是道教傳説中的神仙人物,然而,卻也有一個歷史上的真人在這裡受到了特殊的崇拜。他就是武當山武術的創始人,張三丰,人稱邋遢張。他打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太極內家拳。

  史載張三丰在武當山修煉,有一天無意中在山上看到了喜鵲和蛇相鬥,蛇的柔軟綿長,以靜制動,啟發了張三丰,於是他創建了武當內家拳。

  這套拳術,于技擊中融會了道教處慈守柔、以柔克剛的教義,和抱元守一、意氣互用的修持方法,只用內功,非困不發,發則必勝;在安靜平和中發力,遇弱不弱,遇強更強。

  武當派的其他武功大都源於武當內家拳。

  和少林武術一樣,武當武術也是在宗教的環境下成長起來。

  少林功夫一開始,就以實戰為主。招式兇猛淩厲,攻守都十分嚴密。而武當山的道人們研習武功,則主要是為了修身養性.因此,武當功夫以內修為主,練氣為本,講究柔和,以靜制動,後發制人。

  中國四大派武功中,各派都有自己獨霸天下的武器。像我們熟知的少林棍、峨嵋針等,而武當則以太極劍馳名天下。

  武當山方圓八百里,在72峰24條澗水邊,明朝皇室前前後後共花費了200年的時間,修建維護了一萬多間房屋。它們全部鑲嵌在絕壁之上,與群山融為一體。真正體現了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使這裡倣如仙境。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