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考古重大轉折 地下秦王朝並非窮兵黷武

   日前,從文物大省陜西傳來消息,該省考古學家于去年5月在秦始皇陵封土的西南角,發現一個大型陪葬坑後,經過一年多的挖掘,不久前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出現的“文官俑”,蘊示著曾經古墓蒼嶺、紫臺幽宮的地下秦王朝最大懸念———“中央機構”正在緩緩浮出地面。從而使得30多年來,考古學家關於始皇陵龐大地下軍陣的“武”文化第一次出現重大分水嶺。

  經過多次協調和努力,9月24日,本報記者驅車奔赴秦陵,對這座被命名為K0006號陪葬坑進行全面下坑探訪……

  差點兒被馬廄坑矇騙

  1974年3月29日陜西西安東郊的農民打井時偶然發現了一個坑道,這便有了秦俑一號坑和陸續而現、舉世震驚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2000年5月,三秦這塊神奇的土地再出新聞。

  該年初,例行的秦始皇陵園考古勘探區域集中在陵南內城。5月,在封土西南角果農石榴園的一次普探中發現了一個陪葬坑,這在經常目睹地下“寶貝”顯山露水的勘探隊員眼中並無他致。初步的鑽探表明,該坑平面略呈“中”字形,坑體為東西向,由斜坡道、前後室三部分組成,是一座坑體總面積為144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的陪葬坑。

  勘探過程中,在陪葬坑的前室發現彩繪陶俑的殘塊,後室發現馬的骨骼,在斜坡道口處,發現有木車殘跡。限于資料,考古工作人員最初認為這個陪葬坑僅是一個馬廄坑,可能供養著身處地府的秦始皇乘禦狩獵的禦馬,至於陶俑,應該就是飼馬人。

  記者看到,在以成年馬骨為主的後室,由於飽受兩千年的酸鹼腐蝕,當年埋葬的活馬僅存馬骨。東端的馬骨保存狀況尚可,西端所發現的則均散落在鋪地木之上,因此處曾在早期進過11次洪水,致使馬骨移位現象嚴重,骨架淩亂不堪,加之棚木的腐朽,坑體的坍塌,明顯的單匹馬骨形體已不復存在,有的馬骨因受水的沖積,飄浮于倒塌的棚木之上。

  經過清理後發現,共有9具馬骨,均係成年,其中8具為雄性,1具為雌性或被閹割過的雄馬。從後室東端清理範圍內發現的馬骨數量上推測,在該室長20.5米、寬3.8米,面積約76.2平方米範圍內原有陪葬馬約20匹。它們的肢體均頭北尾南,一字形排列。

  “銅車馬”帶來驚人發現

  然而,一個念頭卻久久困擾著這些探究深邃的考古學家們。離始皇陵封土僅僅20米,難道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馬廄陪葬坑?

  數年前,著名銅車馬發現的經驗,給了考古者深入挖掘的信心。

  帶著與千年前古人對話的意境與嚮往,2000年7月12日,由陜西省考古所和秦俑博物館聯合組建的考古隊,進駐考古工地。

  通過發掘,坑內壁面即夯土二層臺的內側嵌有廂板,坑底地面上鋪砌木地板,鋪地木之下為由3層夯面構就的坑底;夯土二層臺上覆蓋扁平長方體的棚木,棚木之上覆蓋蘆席,然後再覆土掩埋。早已作古地底的始皇帝或許料想不到,高聳的封土、精明的障眼法依舊抵不住考古家們的智慧。當2000年深秋的一天,第一件陶俑出土時,人們驚呆了———沒有鎧甲、沒有戰袍———這在已出土的六七千件秦俑中是史無前例的!

  霎時間,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在耗時一年的挖掘中,共出土陶俑12件,除12號俑面西外,其它11件俑均面北;其中2~11號俑成一字向排列,緊依前室南壁。

  記者在坑內看到,這次發掘共清理出12尊陶俑,它們最大的共同點是均頭戴長冠,從服飾上看,分為8尊袖手俑和4尊禦手俑兩大類。袖手俑高大穩重,1.89米的個兒站立在長方體踏板上,頭戴長板冠,沿面頰係冠纓于頜下,帶尾係成蝴蝶結。他們上身著雙層交領右衽長褥,內褥長度到膝下,外褥長齊膝,腰束革帶,右腰間懸挂陶削、扁囊,下著長褲,腳穿齊頭方口淺履。禦手俑更是高達1.90米,頭挽扁髻,帶雙板長冠,長褥纏身,腰帶緊束,著衣幹練,目視前方,雙臂前伸,握拳作攬轡狀,一幅神心專注、謹慎駕馭的神態。尤其是衣下襬微微後飄,給人以動感。

  出土的12件陶俑均飾彩繪,在焙燒後的陶俑胎體上,先涂一層生漆作底色,然後視俑的部位不同,彩繪著紅色、粉紅、褐色等不同的顏色。

  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他們的表情:有的心事重重,有的則暗自竊喜,有的滿懷憤懣,有的則表情平靜……各異的神情,栩栩如生。

  中央機構之一“最高法院”出現

  無一例外的長版冠,前所未有的“文官俑”,站在12尊高大的千年古俑面前,考古學家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冠,在先秦乃至中國古代都是一種蘊含著豐富精英文化的意味,它並不以保暖或防護為主要功能,而是上層貴族社會身份地位的外化標誌。《禮記冠義》即曰:“冠者禮之始也”。進入文明社會後,冠的外延得到極大的弘揚,三禮中的《儀禮》開篇講的就是《土冠禮》,社會需求不斷地強化冠的社會功能,使之達到《晏子春秋》中“冠足以修敬”的地步,也導致了冠的種類愈來愈多。冠的禮儀性特質體現在其顏色、質料、形狀上,秦漢之際流行一種長冠的首服,供中下級文武職官吏用。根據秦代的尊位制度,六號坑中12尊頭戴長冠陶俑的身份,爵位應當在八級左右,屬上爵。

  經過仔細觀察,專家們還發現,袖手俑均佩挂有陶削、砥石兩物,秦代陶俑身上懸挂此物尚屬首次發現,削即為書刀,用於刮削簡牘,砥石則是磨刀之具,因此它必屬文具無疑。

  推論此時開始有所進展,因為在陶俑左臂與胸肋之間又無一例外地發現一處橢圓形斜孔,斜孔起著插成冊簡牘的作用———一個大膽的設想出現了———在官署中,8尊袖手文官俑恭謙而立,低眉頷首,臂夾簡冊,腰挂書刀、砥石,整裝在崗,長官一有吩咐,便記錄下來分頭去辦理各種事務。但是,這又是一個幹什麼的官署?

  接下去的發現讓一切開始真相大白———被集體置放在廂房內的4把“銅鉞”,在2尊袖手俑的袖手部發現垂直的長方形孔正是用來插青銅鉞的。“鉞”,掌刑獄也,在執行刑罰時,有“鉞”則可先斬後奏。也就是説,他們從事的工作與刑獄有關,而且,地位極高。

  考古家們推斷,K0006號陪葬坑是秦王朝中央政權三公九卿中,掌刑辟、主刑罰的要害機構———廷尉官署即今日“最高法院”在地下的模擬反映,這打破了秦陵皆為“武”文化的考古發現,由此推論,秦始皇陵內外的陪葬坑均代表了不同的官署機構。8名文職官員和4名禦手負責國家日常的司法行政事務。然而,“法院院長”———廷尉又在哪兒?

  一名獨自站立於南側廂房,留著八字小胡的“官員”顯得有點特別,其髮式和其餘11人有著明顯的區別,顯然是他們的“領導”,一個人獨享著一間辦公室。但根據其所戴的雙板冠,最多可能是該機構的幕僚長,而廷尉本人並不在其列。難道,一向要求嚴厲的始皇帝會把這麼重要的位置給忘了?在進一步挖掘中,曾經被盜的痕跡暴露出來。坑裏的一個文官俑的背部,有一個明顯的榔頭砸的小坑,估計是盜墓人在裏面尋寶的印記。此外,在前室諸位陶俑的前部平添了一塊空地,按常理,“辦公室”內,不可能沒有“東西”,估計也已慘遭“毒手”。

  未遭火焚留下謎團

  參與挖掘六號坑的研究員張穎崍告訴記者,在秦始皇陵園眾多的陪葬坑中,被火焚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有無“紅燒土”成為考古勘探判斷陪葬坑的一個重要信息。但在K0006號陪葬坑中竟沒有發現任何被火焚的跡象,這在秦陵中也是唯一的。

  對眾多的陪葬坑被焚一事,目前有三種認識:其一,陪葬坑毀於項羽,所謂“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其二,陪葬坑毀於沼氣自然;其三,陪葬坑被毀是葬儀上的要求。考古專家分析,六號陪葬坑距秦始皇陵墓封土如此之近,未遭楚霸王之火焚,不會是疏忽所能解釋的;另外,K0006號陪葬坑建築結構與陵園其它被火焚的陪葬坑建築結構相同,看來,坑毀於沼氣自然也是無法解釋的;至於葬儀要求,即為陪葬坑,就不可能不遵循該禮儀,因此,也不能自圓其説。或許,這將成為一個永久的謎團在浩大的古墓中封存。(王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