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寺


  海拔1020米,雄踞于駱駝嶺下群山之中突起的一座山峰上,為峨眉山六大古寺之首。晉隆安年間(397—401)開始在此建寺院,起名普賢寺。唐乾符三年(876)更名為白水寺。北宋時多次修葺,又更名為白水普賢寺。明朝萬曆皇帝神宗朱翊鈞為其母親慶賀七十大壽,賜金修築無梁磚殿,並題寫“聖壽萬年寺”五字金匾。從此,寺名被改稱萬年寺,直到今日。

  萬年寺中存有大量珍貴文物,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萬年寺中有三件寶:

  無梁磚殿

  原名無梁殿,因其全部為磚結構,才被稱作無梁磚殿。它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是萬曆皇帝為母親祝壽所建。全殿高17.12米,面闊15.79米,進深16.06米。上呈半圓形中空穹窿頂,下為方形底座,形似蒙古包,象徵天圓地方。殿壁、殿頂,甚至門楣額枋、鬥拱、窗欞皆為磚砌。該殿重檐雕甍,環匝繡欞瑣窗,門陰刻有全蜀山川形勢、雲棧劍閣以及水陸途程等等,美麗無比。殿內的四面墻壁上,萬佛圍繞。內壁下部有二十四個佛龕,每個佛龕內放有鐵鑄的佛像;內壁中、上部砌有橫龕道,也放有許多的小佛像。穹窿殿頂上,繪著四位飛天的仙女,分別抱著琵琶、箜篌、蘆笙、笛子,形象生動,色彩鮮艷。殿頂四角和正中,立有五座白塔,中間的一座較大,四角的較小。殿頂四角還飾有獅、象、鹿等瑞獸。有人説,若把無梁磚殿視為一個巨大的塔座,那麼,無梁磚殿的整個造型就是一個巨大的金剛寶座式塔。

  普賢銅像

  在無梁磚殿內有一尊普賢銅像。相傳,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四川地方官員多次向皇帝上奏説普賢菩薩在峨嵋山現相。篤信佛教的皇帝便下詔指派工部官員前往成都,專門督造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的銅像。該銅像分段鑄好,南運三百餘裏,鉚接而成,供奉在無梁磚殿。

  這尊銅像高7.35米,重62.1噸,造型為普賢菩薩坐在六牙白象背上的蓮花寶座之上。只見,普賢菩薩頭戴五佛金冠,上嵌六顆寶珠,比一般菩薩更加華貴美麗。頭向左微斜,雙眉清秀彎曲,兩眼含神平視,鼻小口端,腮部豐滿,兩耳佩環,頸戴項圈,胸垂珠飾。上身垂直端坐,身著披肩,環係彩帶,胸部半露。雙腿盤曲,坐在蓮花寶座之上,莊重之間,又顯自然。雙臂彎曲,手執如意一隻。蓮花寶座為金色,高1.3米,寬2.53米。蓮花寶座下,一頭白色大象,俯首貼耳,目光下視。鼻低垂,六隻長牙外伸,四蹄平站于四朵蓮花之上。普賢菩薩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儼然一位貴婦,雍容華貴,典雅端莊。這尊銅像體量之大、造型之優美、比例之勻稱、形態之逼真、工藝之精湛,出自一千多年前,實在令人嘆服,堪稱國寶。

  佛牙

  萬年寺內藏有“佛牙”一枚,長1.28尺,重6.5公斤,是明代嘉靖年間斯裏蘭卡的僧人所俸。相傳,釋迦牟尼涅磐後火化,全身都變成了細小的舍利子,只有牙齒完整不化。而事實上,據專家考證,這枚牙齒並非釋迦牟尼的牙齒,而是劍齒象的牙齒化石,距今已有二十萬年的歷史了,頗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