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中華民居   


徽州建築

平陸的地窨院

老北京的門神

南北古民居各具風格

觀羌族千年曆史

四合院的影壁

長治民居——二層樓

潮汕傳統民居

冰雪建築系統

鄂倫春的“仙人柱”

竹林中的佤族村寨

冬暖夏涼的“土掌房”

避風、抗震的白族民居

布朗族的“擁”和寨心

細説白族民居

江浙民居

蒙古包後的木桿

南方自由式民居

四合院的垂花門

大同南街的穿心院

黎族住宅的演變

江南水鄉

黎家人的船形屋

徽派建築

四合院的影壁

北京的衚同

豫西天井窯院

北國冰雪建築文化

靜悄悄的團山村

海南傳統民居

上海的民居最風情

水鄉同裏

侗族風雨橋

草原牧民的住房

天井式窯院

北京的四合院

黎族船形屋

哈尼族蘑菇房

羌族的碉樓

神奇的客家土樓

走進傣家竹樓

苗族吊腳樓

納西族民居

白族的民居建築

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西民居的文化底蘊

    山西商人曾是最善理財並最富有的人。如今,昔日的富商消失了,他們的豪宅卻留了下來。這些大宅除了建築精美、華麗舒適之外,突出特點就是高墻深院,講究防禦性,如同一座座堅固的城堡,訴説著當年晉商發達昌盛的歷史。
    
    在中國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齊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説法。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華麗的民居要數汾河一帶的民居了,而汾河流域的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又數祁縣和平遙。
    
    祁縣在山西太原南面,位於晉中。祁縣城中竟有40多個多進豪華院落留存,而這裡民居之所以品質高,是因為從明朝起,許多祁縣人便外出經商,致富返鄉後,便在自己的故里紛紛大興土木,營造住宅。
    
    祁縣城裏的民居完全具備山西民居的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外墻高,從宅院外面看,磚砌的不開窗戶的實墻有4、5層樓那麼高,有很強的防禦性。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單坡頂,無論廂房還是正房、樓房還是平房,雙坡頂不多。由於都是採用單坡頂,外墻又高大,雨水都向院子裏流,也就是"肥水不外流"。三是院落多為東西窄、南北長的縱長方形,院門多開在東南角。
    
    現在,祁縣最有名的要數喬家大院了。
    
    它位於祁縣的喬家堡村。喬家大院並非想象中的那種普通的院子,它實際上是一座城堡。
    
    喬家大院的大門像一個城門,門上懸挂著的燈籠還是拍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挂》時留下的。喬家大院其實是在一個方形的城堡內,中間有一條巷道,巷道的一頭是大門,對準大門的另一頭是祠堂。巷道的左右各有3個大門,共有6個院落,每個院落中又是兩三進的小院,院子左右兩側還有側院,房屋共計313間,這樣一個複雜的平面,組成了一個富有變化的建築空間。
    
    與喬家大院對應的渠家大院,位於祁縣縣城東大街路北,是清末民初顯赫一時的名門望族、晉商翹楚渠源湞的宅院。大院佔地5217平方米,內分8個大院,中套19個四合式院落,共有房屋240間。大院外觀為城堡式,墻頭有垛口式女墻。寬敞高大的階進式大門洞,上面高聳著一座玲瓏精緻的眺閣,顯得巍峨壯觀。
    
    旅遊提示:
    
    現在已經開放且具代表性的山西民居有祁縣喬家堡村的喬家大院、祁縣縣城的渠家大院、靈石的王家大院和襄汾的丁村民居。平遙的明清老街也非常值得一看。
    
    祁縣、平遙、靈石、襄汾都在同一條鐵路線上,北可通北京,南達洛陽,鐵路、公路都十分便利。遊大院除參觀建築格局,還應仔細欣賞其“三雕”——石雕、磚雕和木雕。
    
    大院的歷史就是晉商的創業史,應買些有關方面的書籍充充電,順利完成你的文化之旅。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