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飲食文化   


周莊滿街“蹄”

老北京人吃“春兒”

滿族八大碗

風味獨特的鳳凰小吃

江南四月烏米飯

一言難盡説豆汁

在雲南吃花

美味可口四川面

醉迷遊客的蘭州醉瓜

榆次灌腸

平遙牛肉太谷餅

天津風味小吃

吃四川火鍋講究多

雲南風味——過橋米線

古今五大名宴

潮汕團圓飯

薄、爽、滑、軟的陳村粉

新春三道茶

潮州功夫茶

神奇的侗族飲食

羊眼包子的來歷

話説“石烹”

少林八寶酥

北京老字號--天福號肉鋪

宜興“陽羨茶”

文人菜中華食藝一絕

雲南汽鍋雞

揚州美食蛋炒飯

冰糖葫蘆傳奇

冰雪飲食文化

朝鮮族的美食

中華餐飲文化的特色

古色古香陜西菜  

什麼是山珍海味

中秋食俗風尚

中華名菜之味

啤酒美食八法

飲酒的四個最佳 

山西麵食甲天下

全聚德牌匾上“德”字少一橫

特色口味陜西涼皮

雲南三大美食

東北食文化

十大怪吃一瞥

風行海外的中國食物

江蘇煎餅之五魅力
道口燒雞的由來

    豫北滑縣道口鎮,素稱燒雞之鄉。美國一家餐廳的華人經理陸德,曾品嘗過道口燒雞,他讚美道口燒雞肥而不膩,色鮮味美,食用勿需刀,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離。無論冷熱,均余香滿口。至今回味起來,猶垂涎三尺。
    
    道口燒雞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創始人叫張炳。他在道口鎮大集街開了個小燒雞店,因製作不得法,生意蕭條。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宮禦膳房當過禦廚的老朋友來訪,他身懷絕技。兩人久別重逢,對飲暢談。張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訴他一個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就是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種佐料;老湯就是煮雞的陳湯。每煮一鍋雞,必須加上頭鍋的老湯,如此沿襲,越老越好。張炳如法炮製,做出的雞果然香。從此,營業興旺,張炳把他的燒雞店定名為“義興張”。
    
    “義興張”的牌子打出以後,張炳反復實踐,在選雞、宰殺、撐型、烹煮、用湯、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一套經驗。他選雞嚴格,要選兩年以內的嫩雞,以保證雞肉質量。挑來的雞,要留一段候宰時間,讓雞消除緊張狀態,恢復正常的生理機能,有利於殺雞時充分放血,也不影響雞的顏色。配料、烹煮是最關鍵的工序。將炸好的雞放在鍋裏,對上老湯,配好佐料,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燒雞的造型更是獨具匠心,雞體開剖後,用一段高梁桿把雞撐開,形成兩頭尖尖的半圓形,別致美觀。“義興張”開業已近三百年了,張炳的燒雞技術歷代相傳,始終保持獨特的風味,其色、香、味、爛被稱為“四絕”。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