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百家姓氏   


西遞胡家人

滿族人的姓

萬村、萬姓、萬家人

閱微草堂話紀姓

天下羅姓是一家

古城紹興話姒姓

柿林沈家村

海灘上的孫氏人家

湯氏後人説湯姓

桃花古鎮説汪姓

鐘包村裏説包姓

煙臺城裏的張姓人

威武之名説霍姓

彭氏與武夷

葉赫那拉今安在

源於舜的姓氏

天下少“有”

吳屯翁姓

大理“段”姓

項羽故里説項姓

浙江蘭溪徐姓多

姓氏異讀

中國姓氏的由來

客家姓氏淵源

姓氏的分佈

姓氏神話

華人姓氏來源

氏的産生

姓氏的形成












古城淮安話駱姓

    古城淮安位於江蘇省的北部,走進那裏你會發現僅在淮安城區的地圖上就有三個叫駱村的地方,當地人説這都是駱姓後人聚居的地方。那麼這些駱氏後人是何時來到這裡,駱姓又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
    
    仔細翻閱一些姓氏典籍你會發現,駱姓也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姓氏,據《元和姓纂》記載,"齊太公之後有公子駱,以王父字為氏,望出內黃,會稽"。意思是説,駱姓的祖先是齊國的公子駱。春秋時的齊國是公元前十一世紀被周公封的諸侯國,齊國開國君主,便是上古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姜子牙,當時建都營丘。在齊太公的後人中出現了一個"公子駱"。公子駱的後輩就以駱字為姓。
    
    隨著時代的變遷,駱氏的子孫逐漸播遷到了南北各地,僅居住在淮安的駱氏後人,就自然形成了3個駱姓聚居村。
    
    江蘇省淮安市文史副研究員駱士清:據我們長輩講,我們的老祖宗世代居住在江南,就是現在的蘇州昌門,(當時)我們的老祖宗在朝廷中做大官,為人比較正派,後來他看不慣朝廷中的一些貪官,就和這些貪官結下了私怨,這些貪官權勢非常大,後來聯合起來污陷他,他為了避免家人受到牽連,他一人留在了當地,把其他家人偷偷遷到我們此地。
    
    除了起源於山東的駱氏,在中國還有另外兩支駱氏。
    
    據《史記》記載,江、浙一帶的駱氏,大多是春秋時代越王句踐的後裔,而當時的越國,是傳自4000多年前曾經興盛一時的夏朝的少康。由此推溯,那麼南方的駱姓人家應該多是大家所熟悉的夏禹的後代。駱氏的第三個來源是一些少數民族改姓而來,這些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以後過上了定居生活,後來生活習慣逐漸漢化,有的就改為駱姓了。
    
    江蘇省淮安市文史副研究員駱士清:由此看來,中國的駱氏由三支源係組成,一支長期生活在江浙一帶的駱氏,是越王句踐之後,追溯起來也就是夏禹的後代,另一支駱姓源自春秋時的齊國,是齊太公之後,"公子駱"的後人,由此追溯也就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再有一支就是由少數民族改姓而來了。
    
    從時間長短來看,前兩隻支系要長一些,而後一支則歷史相對較短,大約發生於距今天1000多年前。
    
    江蘇省淮安市文史學者金志庚:在我國春秋時期,吳王句踐他們的子孫也姓駱,吳王句踐的祖宗是大禹,這樣看來駱姓也是大禹的後裔,在我國古代還有個少數民族叫駱國,它的國人也姓駱。
    
    不管是出自山東,源自江南,還是由少數民族改姓而來,駱氏後人的播遷範圍越來越大,逐漸有人遷居到廣東福建一帶,再後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又逐漸渡海遷居到了台灣。
    
    淮安市文史學者金志庚:廣東附近一帶的駱氏家族,大約在清朝的乾隆年間,就有一部分遷徙到台灣,最初在台灣的苗栗,後來到了台北、台南、新竹這些地方,現在整個駱氏家族在台灣的姓氏當中排名99位,分佈很廣。
    
    駱氏在歷史上名人輩出,最為人們所稱道的是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駱賓王是初唐時義烏人(即今天浙江省義烏縣人),據説他很小就會做詩,七歲時便吟出了有名的詩句:"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長大後文采名揚天下,他為徐敬業討伐武則天所做的《討武檄文》千古傳誦。據説當年就連武則天讀到這篇文章時,也曾感嘆自己失去了一個好的人才。
    
    如今生活在淮安這座古城中的駱氏後人已達萬人之多,自從祖輩遷移到這裡開始,他們便世世代代的在這裡繁衍生息,大多數駱氏人家已經在這裡居住了600多年。淮安的駱村走出去的駱氏後人,有的到了台灣,有的到了海外,但不管他們走到哪,都會記住根在駱村。
    
    提示:
    
    駱氏有三支起源
    
    其中最早的一支可追溯到炎帝神農氏
    
    駱姓的歷史名人有"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
    
    南北朝時勇冠三軍的名將駱文牙等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