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百家姓氏   


海灘上的孫氏人家

湯氏後人説湯姓

桃花古鎮説汪姓

鐘包村裏説包姓

煙臺城裏的張姓人

威武之名説霍姓

彭氏與武夷

葉赫那拉今安在

源於舜的姓氏

天下少“有”

吳屯翁姓

大理“段”姓

項羽故里説項姓

浙江蘭溪徐姓多

姓氏異讀

中國姓氏的由來

客家姓氏淵源

姓氏的分佈

姓氏神話

華人姓氏來源

氏的産生

姓氏的形成












柿林沈家村

    如果沒人告訴你,眼前這山巒疊翠的小村落,就坐落在江南水鄉的余姚您會相信嗎,這座風光秀麗的山川村落就是沈氏子孫世代生活的地方,它的名字叫柿林村,在這座具有濃郁江南特色的小山村裏,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成為余姚地區姚江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沈家在這個村,我所知道,大概是明朝開始的,一直是叫柿林嗎?最早的時候,柿林這兩字有三次演變過程,最早的時候,像電視的視,山林的林,這是根據自然環境取的,這個柿林,對面的小燕林,這邊有觀石林,南邊有三觀林,三個林都像電視,叫視林
    
    沈姓在江南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沈氏世代奉行讀書之風,現代著名農學家沈宗瀚就出生在這個地方,沈宗瀚一生研習農業、熱愛家鄉,在台灣,沈宗瀚為台灣農業的發展同樣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沈字的源流是很長的,據有關資料記載,它原先就是從單姬分封在沈地,以後以沈地為姓,所以,以後呢,姬姓變成了沈姓,所以,我們在余姚小東這一邊的,夏巴,江口姓沈的這些姓氏的人呢,它應該都是姓姬的,原先都是姓姬的,它們應該是我們周文王后代,當時呢,在河南的汝南縣這一帶,以後呢,隨著時代的變遷慢慢地流傳到我們這一帶。
    
    沈姓歷史悠久,也曾出現過許多享譽中華的人物,最為著名的就是科學家沈括了,他曾著書《夢溪筆談》,對當時的科學和生産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這是柿林沈氏的宗譜,它記錄著周文王的第4個兒子單姬到現在的他們宗族的歷史,這是很可貴的,它一共是7冊,我們看在這譜裏邊呢記錄很多他們祖上這一些大官的名稱和事跡,我們宋代的皇帝呢,特地給他們題了幾個字,你看簪纓繼世,科第傳家。
    
    據説在近幾百年裏,柿林村的沈氏子孫把科第傳家改為了耕讀傳家,這其中的變遷,正是這一地區歷史文化演變過程中最為具體的體現,從世代科舉到耕讀世家,柿林村流傳著許多有趣的故事。
    
    沈氏的故事呢是很多的,流傳也很多,譬如説,有一個沈氏美,它是名二,亨二是27代世孫,名二他是35代,那麼這個名二呢,相貌很好,學問也很好,有一次大家到他那兒的時候看到,人很漂亮,因此呢,準了,向皇帝彙報了皇上呢,以後就看中他,作為他的東莊的駙馬。
    
    經濟的繁榮,讓許多沈氏子孫走出了這小山村,然而,也有許多移居海外的沈氏子孫每年都要回到柿林村。
    
    沈姓是個大姓,它在百家姓裏位於第14,在我們中國呢,南方、北方都有分佈,這個河南淮河和殷河之間,它是比較多的,江蘇、浙江、兩廣、台灣,台灣呢,在台灣的台北、台中、高雄、彰化、苗栗都有我們沈氏的子孫。
    
    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就從這小村落裏走遍天下,它是根、它是魂、它讓沈氏子孫一脈相承。
    
    提示:
    
    沈姓源於周文王之子聃季封于沈地,其子孫以國為氏。
    
    沈姓在百家姓中列第14位。
    
    沈姓中曾出現過許多傑出人才其中北宋科學家沈括。著名有《夢溪筆談》一書。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