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飲食文化   


新春三道茶

潮州功夫茶

神奇的侗族飲食

羊眼包子的來歷

話説“石烹”

少林八寶酥

北京老字號--天福號肉鋪

宜興“陽羨茶”

文人菜中華食藝一絕

雲南汽鍋雞

揚州美食蛋炒飯

冰糖葫蘆傳奇

冰雪飲食文化

朝鮮族的美食

中華餐飲文化的特色

古色古香陜西菜  

什麼是山珍海味

中秋食俗風尚

中華名菜之味

啤酒美食八法

飲酒的四個最佳 

山西麵食甲天下

全聚德牌匾上“德”字少一橫

特色口味陜西涼皮

雲南三大美食

東北食文化

十大怪吃一瞥

風行海外的中國食物

江蘇煎餅之五魅力

王羲之以吃成名

吃的十二字訣

我國古代十大名廚

點心的歷史

老北京豆汁王

小吃文化與文化的小吃

略談食粥

陜西涼皮的四大流派

荊楚魚席譽天下

中國啤酒史話

千年文化品位茶

冰淇淋最早源於我國

老北京人的吃吃喝喝

爆肚與羊頭肉

基諾人的昆蟲食譜

什剎海邊的烤肉季

馬家老鋪月盛齋
薄、爽、滑、軟的陳村粉

    跟老牌的小食沙河粉相比,陳村粉屬後起之秀,只有70多年的歷史。1927年,順德陳村人黃但借鑒了南海西樵人的經驗,經過精心改進,創制出一種以薄、爽、滑、軟為特色的米粉,當地人稱之為“黃但粉”,外地人則以“陳村粉”名之。製作陳村粉有十幾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秘決。例如,新米要放半年才能用,製成的粉才別爽;洗米也有講究,要把米放在盆裏狠搓十多分鐘,然後再泡……,就連磨米的石磨都要選用特別的石料特製。由於製作精細,陳村粉産量不高,一天只能産粉幾百斤,因而顯得格外“矜貴”,外地人不易享此口福。北京一些外事單位曾派人乘飛機輾轉至陳村買粉宴請貴賓。
    
    經廚師們的不斷革新,陳村粉的烹制方法已由傳統的幾種,激增至近四十種,而且風味各異。蒸著吃糯,妙著吃爽,滾著吃韌,據食客反映,以蒸制最佳。把粉切段,蒸熟後澆上用香油、醬油、酸薑絲、烤芝麻調成的佐料,吃來香軟無比。近來,以陳村粉為材料的菜式也逐漸增多,陳村鎮金蘭軒酒店的“白玉藏珍寶”傾倒了許多中外食客。此品是以粉包海肉後蒸制,上碟後配以海鮮醬油,鮮美軟滑,造型獨特,名字雅致,確是妙品。如今陳村粉已作順德風味小吃,成為順德人招待貴賓的特色食品之一,鄧小平、胡耀邦等中央領導同志也品嘗過陳村粉為了擴大影響,花鄉陳村還舉辦過“陳村粉美食節”,使陳村粉與陳村花卉相輝映。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