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城市介紹   


寧波

柳州

開封

“泉城”濟南

保定

樂山

徐州

天津

青島

冰城哈爾濱

佛山

東方聖地——曲阜

“春城”昆明

鄭州

鎮江

“東方明珠”--上海

“英雄城”南昌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大理

蘇州—東方的威尼斯
武漢


    湖北省省會武漢位於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別稱“江城”,這裡有著江漢平原典型的自然風光,四季氣候分明,市內擁有其他大都市所罕有的100多處湖泊和眾多山巒;由於這一帶又是古代荊楚文化的發源地,因而人文景觀則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位於市北郊的商代盤龍城遺址,可以證明武漢城市發展的歷史大約有3500年。經古代文明孕育,至東漢末年時,龜山、蛇山築有軍事城堡,奠定了漢陽、武昌城市的基礎。至明成化年間,漢口鎮開始形成,遂完成三鎮鼎立格局,並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獨特的經濟地位蜚聲國內外。又經近代風雲激蕩,武漢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江城勝景、楚風漢韻,源遠流長;山水風光、人文景觀,美不勝收。
   
    武漢是一座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歷史上曾是魏、蜀、吳三方鏖戰之地,千餘年中發生過許多戰事和重大事件。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領袖徐壽輝建立天完國,于公元1356年從蘄水(今浠水)遷都漢陽。明末張獻忠於1643年攻佔武昌,在此建立大西國。進入近現代更是波瀾壯闊。1837年,林則徐任湖廣總督期間,在武漢嚴禁鴉片,開中國禁煙之先河。1861年,根據中英《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有關條款,漢口對外開埠,英、德、俄、法、日相繼建立租界,成為國中之國。1889年,總督張之洞推行“新政”,開工廠、辦學堂、練新軍....,為武漢的近代化打下堅實基礎。1911年,辛亥武昌首義,一舉推翻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武漢共産主義小組成立,領導工人農民進行革命鬥爭。1922年,江岸車站為京漢鐵路全線罷工總指揮部,2月7日遭反動派殘酷鎮壓,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
   
    1926年,北伐勝利,國民政府由廣州遷都武漢。1927年,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政府策劃了“七一五”分共事件,大革命遭到失敗。同年,中共中央在漢召開“八七”會議,結束了投降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1938年月10月25日—1945年8月15日,武漢被日軍強佔。1949年5月16日,人民解放軍解放武漢。
   
    先古以來,孫權江夏築城、岳飛屯兵武昌、崔顥鶴樓題詩等先賢足跡至今千古傳誦。明末抗擊後金統帥熊廷弼修江堤,造福人民。特別是進入近代史後,辛亥首義地武漢,産生了劉靜庵、黃興、孫武、蔣翊武等一批革命志士;張之洞治鄂興辦工廠,開創了中國乃至東亞領先的現代工業先河;特定的土壤,培育了大批文化名人,如: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地質學家李四光、文學家聞一多、哲學家熊十力等等數不勝數。
   
    武漢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産,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革命舊址。新石器時代的老人橋、放鷹臺、紗帽山遺址等都很著名。古建築中尤以建於三國吳黃武年間的黃鶴樓、明嘉靖年間的晴川閣和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的歸元寺最為著名。
   
    武漢是長江沿岸有名的“火爐”,那裏的夏天非常悶熱,即使是站在長江邊,也沒有一絲風,整個夏季的會有十幾天四十度以上的酷暑天氣。所以到武漢旅遊一定要避開夏季,否則火辣辣的太陽會曬得你遊興全無;而武漢的冬天又十分陰冷,也不適宜去。
   
    所以,到武漢旅遊以春秋兩季為宜,春天(3、4月間)可以到位於武昌珞珈山上的武漢大學校園裏賞櫻;秋天則適合到東湖湖畔的行吟閣下勉懷大詩人屈原。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