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城市介紹   


樂山

徐州

天津

青島

冰城哈爾濱

佛山

東方聖地——曲阜

“春城”昆明

鄭州

鎮江

“東方明珠”--上海

“英雄城”南昌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大理

蘇州—東方的威尼斯
保定


    素有“京畿首善之地”稱譽的保定市,地處河北省中西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金三角地帶,北距北京130公里,東距天津240公里,南距石家莊124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地理優勢。全市總面積2.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12萬,轄3區、4市(縣級)18個縣,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市。
    
    保定是堯的故鄉,已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元朝為保定路,明朝為保定府,清朝為直隸總督署所在地,後一直為河北省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解放後,曾先後兩度為河北省省會,現為河北省省轄市。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南達九省,北控三關”,昔日的讚譽已遠遠遜色於今日的便捷。如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把保定市與全國和世界緊緊連結在一起: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縱穿南北,京原鐵路橫跨西北部山區;公路幹線四通八達,支線星羅棋佈。保霸鐵路、神黃鐵路和津保高速公路橫跨東西;郵政通訊暢通便捷,全市郵政電傳全部實現自動轉報,通訊全部實現了程控和光纜傳輸。
    
    保定市西枕太行,東視渤海,中部為美麗富饒的冀中大平原,歷史上素有“燕地天府”之稱。山川靈氣賦予了她豐富而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和物産資源:西部山區1.1萬平方公里大量蘊藏著煤、鐵、銅、鋅、鉛、鉬、金、銀、石棉、雲母、花崗岩、大理石等50多種礦産資源,這些礦産資源儲量大、開採價值高,遠景好;東部平原石油、天然氣、地熱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利用的潛力巨大;富饒的冀中平原盛産小麥、玉米、花生、棉花、稻穀、豆類、芝麻、蔬菜等,是著名的糧棉油産區;全市有林果面積120多萬畝,幹鮮果品年産量4億多公斤,已形成阜平大棗,淶源核桃、曲陽、定州鴨梨,順平鮮桃、滿城草莓、蘋果等十大林果基地,有進行系列深加工和對貿易的廣闊前景;各類物産種類繁多,獨具特色:保定、定州的健身器材、曲陽石雕、安國藥材、蠡縣皮革皮毛、容城服裝、白溝箱包、高陽紡織、定興琺瑯、易水古硯、涿州金絲挂毯、順平腸衣、徐水古釀、望都辣椒、雄縣絲印等遠近馳名,享譽海外。
    
    大自然不但賦予保定大地以豐饒的物産,而且賦予這裡的山川特有的靈氣,賦予了她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始建於六百多年前明洪武年間,現今國內保存最完整的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和名列全國十大名園的古蓮池,座落于古城中心;西部山區峰巒疊翠,萬里長城綿延其間;東部平原遼闊無垠,內陸湖泊白洋淀象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其上;肅穆壯觀的易縣清西陵,野趣橫生的淶水野三坡,遊山避署勝地淶源涼城,古老凝的滿城漢墓,透著慷慨悲歌之氣的古易水和燕下都遺址,遠去了鼓角爭鳴的雄縣宋代地下戰道遺址,顯示著中華民族浩然正氣的冉莊地道戰遺址和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及再現古老文化的龐大建築群涿州影視城等數不勝數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形成了南北風格,兼具古今的旅遊區特色。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北宋熙寧四年,就在古蓮花池內建立了“州學”;元代增建“萬卷樓”,明代擴建為“府學”,並增建二程(程頤、程顥)書院,金臺書院和上谷書院;清雍正年間,成立蓮花池書院。目前,保定市大專院校數量居全國中等城市之冠,市區千人自然科技人員擁有量居全省第一。優秀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歷史名人:春秋戰國時燕國大夫郭隗、義士荊軻、漢照烈帝劉備、宋太祖趙匡胤、科學家祖衝之、酈道元,元代戲曲大家關漢卿、王實甫等誕生在這塊土地上。我國近代歷史上清朝末年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就建在保定東郊、葉挺、趙博生等我軍高級將領及蔣介石、白崇禧、陳誠、顧祝同、劉峙等國民黨的將官都曾在該校就讀;保這育德中學曾高以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劉少廳、李富春、李維漢等都是該班學員,毛澤東同志曾來保會見學員,並在蓮池合影留念。這座具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還曾是義和團活動的重要地區,北方辛亥革命的發祥地,全省第一個共産黨支部誕生地。我黨領導的風起雲涌的反帝、反封、抗日、解放鬥爭,都曾在這裡留下光輝業績。《紅旗譜》、《風雲初記》、《小兵張嘎》、《野火春風鬥古城》等都記載著保定昨天的輝煌。
    
    保定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550毫米,基本上可以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