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飲食文化   


什剎海邊的烤肉季

白族“三道茶”

桂林三寶

藏家的糌粑

去藏胞家喝酥油茶

回族炸油香

過橋米線的傳説

羊肉串的老家不在新疆?

品位閩南茶文化

吃火鍋應五忌

羊肉串與手抓飯

北京小吃:褡褳火燒

京城小吃炒疙瘩

北京人夏天好吃麵條

油條的來歷

餃子的來歷

京城魚頭

狗不理的傳説

筵席的由來
老北京人的吃吃喝喝

    戧面饅頭過去北京賣饅頭的多是山東人,高樁戧面饅頭是山東饅頭的特點.同時也賣紅糖餡的糖三角和頂部如花瓣綻開,撒上青紅絲的“開花饅頭”。
    
    過去北京賣饅頭的有一陋習,有的賣主為了讓饅頭顯得雪白,在下屜前,用硫磺熏一下,那會兒的買主認為理所當然並無異議,其實這是一種有害健康的做法,今天已被法規所取締。賣饅頭的有推車叫賣的,也有背筐串巷的。更有饅頭挑子,一根扁擔,兩邊各挑一木制圓籠,裏面是一屜一屜剛下籠的熱饅頭。售者也用抽籤的辦法來獎勵顧客。
    
    螃蟹八月秋高河蟹膏肥,正是吃螃蟹的季節。北京的螃蟹來自天津一帶,尤以白洋淀勝芳的螃蟹著名。螃蟹是一個個用馬蓮草拴在一起,裝在蒲包裏出售,必須活著上籠蒸熟,佐以姜、醋、小磨香油。因為螃蟹是涼性的,不易消化,所以吃螃蟹就燒酒也就約定俗成。螃蟹分尖臍、團臍,有人認為團臍是母的,有蟹黃、肥,其實有“七尖八團”的説法,意思是説七月尖臍肥,八月團臍腴。
    
    前門外正陽樓的螃蟹個大味美,它生意興隆不光螃蟹是特選的,而且有一套吃蟹的工具,讓顧客吃得乾乾淨淨。
    
    香瓜就是甜瓜。陰曆五月上市,小販從果子市批發來,上街零售。香瓜挑挑兒論個賣,小販叫賣聲是很長的一串:“甘蔗的,旱秧來!白沙蜜的,好吃來!蛤蟆酥的旱香瓜來……”叫的是瓜名。
    
    北京的香瓜品種很多,有白沙蜜、竹葉青、羊角蜜、蛤蟆酥、青皮脆、老頭樂等,顏色有白、黃、綠,味道有脆、酥、面。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