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民風民俗 > 飲食文化   


藏家的糌粑

去藏胞家喝酥油茶

回族炸油香

過橋米線的傳説

羊肉串的老家不在新疆?

品位閩南茶文化

吃火鍋應五忌

滿漢全席起源

羊肉串與手抓飯

烹飪起源説

北京小吃:褡褳火燒

京城小吃炒疙瘩

北京人夏天好吃麵條

油條的來歷

餃子的來歷

京城魚頭

話説素菜

狗不理的傳説

筵席的由來
桂林三寶

    “桂林三寶”之一-三花酒桂林三花酒是中國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譽為為酒之王,是桂林人的驕傲。桂林三花酒以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品質優良而倍受中外遊客的青睞。三花酒酒質清澄透明酒味醇厚芳香。桂林三花酒相傳始於明朝,也有人説始於清代。至於為何名為“三花”,眾説不一。一種説法是:在搖動酒瓶明,只有桂林三花酒會在酒液面上泛起晶瑩如珠的酒花。這種酒入壇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名“三花酒”。另一種説法是説桂林三花酒因為要經過三次蒸餾而成,故舊名“三蒸酒”、“三熬酒”。大約是文人墨客們覺得這名字太土氣了,為了增點文化氣,才叫成了“三花”。三花酒之所以優質,除了與採用清澈澄碧,無怪味雜質的漓江水、優質大米、精選的酒曲有關外,還因為桂林冬暖夏涼的岩洞所構成的特有的貯存條件,才使酒質愈加醇和芳香。行家們作出了“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爽洌,回味怡暢”的評價,正是對三花酒的肯定,難怪酒友們深愛三花!
    
    “桂林三寶”之二-豆腐乳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遠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歷史悠久,頗負盛名,是傳統特産“桂林三寶”之一。桂林豆腐乳制做工藝細膩嚴謹,從磨漿、過濾到定型、壓乾、霉化都有一套零亂選材也很講究。制出豆腐乳塊小,質地細滑鬆軟,表面橙黃透明,味道鮮美奇香,營養豐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是人們常用的食品,同時又是享飪的佐料。做乳豬、扣肉、狗肉、紅燒肉、白切雞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涼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筍等,更是風味別具,回味無窮。白腐乳蜚聲海外,受到港澳、東南亞及日本人的歡迎。
    
    “桂林三寶”之三-桂林辣椒醬桂林辣椒醬以獨特的風味冠壓群芳,不僅走俏國內,而且暢銷港澳及東南亞,與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譽為“桂林三寶”。桂林辣椒醬因配料有別而品種有異。以大蒜頭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醬。再加入豆鼓就成為豆鼓辣椒醬,通常是選用優質紅辣椒、大蒜頭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細鹽等,密封入壇,數月之後始成。桂林辣椒醬油潤鮮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提味,還可作調味用。“桂林三寶”商標的“桂林三寶”禮品盒,集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醬三種名優産品為一體,小巧別致,便於攜帶,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