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摩天大樓


  “911”事件被撞的紐約世貿中心並不是全美最高的大廈,芝加哥西爾斯大廈才是。大廈樓高442米,加上塔形天線527米,外形像一支黑色的蘆笙。《極地跨越》聯合攝製隊芝加哥分隊的隊員乘電梯登上西爾斯大廈時,兩耳感覺到氣壓的變化。在1996年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大廈建成之前,西爾斯大廈保持了20多年的世界第一。

  芝加哥是摩天大樓鄉。40層以上的大廈有50多座。10層以上的樓房比比皆是。世界最高的大理石貼面樓———阿莫科大廈(346米)和世界最高的公寓樓湖畔尖塔都在芝加哥。

  在芝加哥歷史博物館,講解員告訴攝製隊一個世界建築史的經典故事,就是芝加哥大火。芝加哥瀕臨“淡水海”五大湖之一密執根湖,地處美國中部平原,是北美洲陸、水、空交通樞紐。1837年設市,人口近百萬,已成為全美屈指可數的大城市之一。不想1871年8月遭大火,1.7萬間木框架房屋化為廢墟,10萬人流離失所。講解員更正了一個關鍵事實:火是在一群青年人在農舍聚會後發生的,並非奧利裏太太家牛圈的牛踢翻了油燈引發災難。

  世界上許多大城市如東京、舊金山因大火重建,重建後規模更加宏大。而芝加哥的重建卻不僅在於城市的恢復和發展,而在於劃出了現代建築的新階段。芝加哥規劃局的巴斯蒂恩包曼向攝製隊介紹説,建築師們以鋼材做房屋框架,採用輕型建築材料,出現了10層以上的樓房。隨著電梯的出現,各種摩天大樓越竄越高,並出現了一大批諸如路易斯沙利文、密斯范德羅、弗蘭克羅伊德萊特等的大建築師,形成了建築學上“形式服從功能”的新流派“芝加哥學派”。摩天大樓的時代到來了。

  巴斯蒂恩包曼談興極濃。他引導著攝製隊在大廈之間深澗一樣街道中游走。在紅色的火烈鳥雕塑邊,包曼彎腰指點著廣場上的方格説,芝加哥市中心所有街道和建築物都與這樣的方格保持著相互平行和垂直的關係。地磚是方形、建築是矩形、街區是大小一致的方形,全城都形成了方格的韻律節奏。從西爾斯大廈上鳥瞰芝加哥,這樣的方格從腳下延伸到天邊,只是密執根湖劃出了城市東部的曲線。我沒有對他説,方格不算新鮮。北京和西安等城市,因為中央集權意識形態的影響,城市規劃除了街區是四方格子,還形成了比芝加哥的方格更典型的完全對稱的棋盤佈局。

  西爾斯大廈被各色摩天大樓簇擁著。樓頂陽光普照,中腰雲飛霧涌,樓底春雨霏霏。百年之間,科技和工業的發展營造了嶄新的芝加哥。從伸進密執根湖的防浪堤回望芝加哥,天際線被一片筆直的水泥森林遮擋得參差不齊。西爾斯大廈的接待人員無意中説,“911”事件發生當天,西爾斯大廈中工作的1萬多人在幾分鐘內完全撤出了大樓。這説明美國人的訓練水平和應急能力,但同時也説明7.6萬噸鋼鐵構架的西爾斯大廈也不能無視不按規則的出牌。

  無可匹敵的強大生産力未必非得表現為沖天的氣焰。摩天大樓裏電子屏幕指揮著股票和期貨的交易,但作為民居卻不如人意。每天下班時分,車流載著人們逃一樣地離開市中心,流向幾十萬座絕不超出三層的別墅。弗蘭克羅伊德萊特的個人建築博物館所在的奧克花園區是其中典型的一處小區。小區裏數百座歐式、日式小樓排列在林陰道和大片的鬱金香中間,戶內光線通透,空間分隔變化多樣。樓梯窗門設計內化了建築風格。戶外松鼠蹦跳,鳴禽唧啾,園林延伸著建築環境。沒有聒噪,靜謐的芬芳的地氣使人身心安寧。從飛機上看,這樣的小區從密執根湖邊一直鋪到地平線。誰也不想住在摩天大樓裏。 (葉研)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