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八方掠影   
  南方三月的天本是多雨的,可三月初三這天卻睛空萬里。人們的心情就如同這明媚的天氣,來自三省(區)五縣的六萬多各族男女老少匯集在這裡,喜氣洋洋的就是為看這場被人稱之為“東方橄欖球”的搶花炮大賽。今年的三月初三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鄉118屆傳統花炮節。而如今的花炮節已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花炮節了,已成為依託傳統節日的物資流、信息流、遊客流等的交匯點。
  侗族地區關於花炮節起源的傳説很多,各地版本是各有其宗,也無法考證,就不一一錄來。來到富祿鄉,便有人説這花炮節與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有關,倒也新鮮。他們拉我到葛亮村,為的就是想讓我看看這村裏的一些古跡。村裏的歷史文化底蘊的確較濃,留有元明清各代修建的祠堂、會館、古碑多處。
  老人們説當時孔明帶兵西征駐紮在這裡,把火藥制法傳進來,並用於生産、狩獵中,同時還將古老的灌溉工具水車傳給了這些夜郎王國的先民。至今,融江兩岸還有很多“吱吱吖吖”日夜轉動發揮抗旱作用的水車。老人們用肯定的語氣説諸葛亮為了讓山裏寨與寨之間加強團結,用搶花炮這一競技項目讓人們相互交往,增進友誼。侗族搶花炮習俗也就這樣流傳下來。
  後來我查看了三江縣誌,富祿花炮節有史記載是從清光緒三年開始,是有些歷史了。

  (圖/文 吳景軍 wjj008@21cn.com)

    就看誰能將這些拿走獎品。


    得勝門下兩位頗有大將風度的老人。


    搶花炮隊員人人一身虎膽。


    這位何姓老人擔當了“裁判”。


    係紅布條的鐵圈衝上天空。


    河灘上助威吶喊聲地動山搖。


    爭奪戰也常在水中展開。


    來自苗山的姑娘們跳起民族舞蹈。


    于清代道光丙午年維修擴建的天后宮。


    為來賓演奏古樸粗獷的蘆笙曲。


    身著節日盛粧的來趕會集的侗家少女。


    苗家姑娘的服飾是以艷麗花俏為特點。


    “三月三”糍粑和涂了品紅色的雞蛋。


    高高興興放著鞭炮抬著紅豬凱旋而歸。


    隊友們高興地將英雄拋起來。


    富祿鄉每年都舉辦花炮節。

視頻精選


影像常識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