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民族國家的日曆:傳統節日與法定假日國際研討會 > 正文

當代七月七“小人節”的祭拜特色和源流
————溫嶺石塘箬山與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較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14日 22:08)

  

陳勤建

 

在中國大陸,有關七夕牛郎織女傳説的祭拜風尚,隨文明以降至今日,大多成為文獻記載的舊時風景,當代已不多見。可是,我們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團,近年在浙江溫嶺石塘箬山田野調查中,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今天仍在盛行的,與七夕祭拜風尚相連而又別具一格的遺存——小人節。該習尚僅流行在石塘鎮漁民風俗圈內,當地有民眾以為,它是從福建惠安及台灣傳過來的。經過兩年實地的多次的調查考察和歷史文獻的比較分析研究,我以為這一習尚是我中國大陸,古代七夕祭拜七星娘娘遺風在該地特有生態環境中的濫觴和變異,其間傳承了中國大陸自元以後幾乎已匿跡,宋代京城特有的滲有印度異域文化因子七夕習尚。這一宋代民眾愛情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歷經千年而在偏遠的漁村得以保存,並由對男女浪漫情感的朝聖,轉向對愛情的結晶——小孩未來的美好冀望,對於我們認識節俗文化生命的衍化,傳統文化在今天的傳播和建設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一、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特色

   

    溫嶺石塘鎮今天以其中國21世紀第一縷曙光誕生地和盛産海魚而聞名於世。其若山東興村,本名“打班岙”,20世紀60年代前與石塘一起還曾是一個與的溫嶺隔海相望的小島。後在石塘西側築堤圍海曬海鹽,海水退去,漸與大陸連成一片。現有4千多住戶,2萬7千余人口。原住民,大多是三、四百年前從閩南沿海遷移過來的漁民。

七夕是中國流傳廣泛的傳統節日。然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石塘地區卻流行著與上述中國廣大地區不一樣的七夕習俗。其祭祀的名謂、形態、內涵,方式、目的奇異獨特,具有鮮明的地域族群特色。據對石塘若山東興村陳琦(男 29歲 製作人)、駱業生(男 70歲 製作人)、陳其富一家(男 66歲 製作人兼祭祀人)、(梁翠琴 女 42歲 祭祀人)、梁財慶(男 47歲 製作人)等人的調查,陳述如下:

1.節日稱謂

七夕,當地民眾俗稱“小人節”。這一天是1歲到16歲男女小孩做生日的佳節。若山的漁民習尚,凡“信佛”(不是佛教意義上的崇信,而是泛神的民間信仰)的人家,一般沒有在小孩出生日或週年,為小孩過生日的習慣。小孩不論是那一天出生的,都集中在“七月七”做生日。當地通稱“做七月七”。小孩出生一週歲開始做,一直做到16周歲為止。

2.祭祀對象

祭祀的神靈民間俗稱為“七星神”,“七姑星”。亦名“七女神”“七娘夫人”、“七姑”、“七仙女”等。

3.祭祀器物

當地盛行七月七過“小人節”,過節要拜七姑星,祭祀品,首要是用成玲瓏剔透,五彩繽紛的彩亭,當地人通常簡單地直呼其為“紙亭”,它是祭拜七夕神靈的主要神器。它們通常是用五彩紙和竹子為主要原材料結紮製作成的精美絕倫的立體的二、三層樓臺,每一層又有如民間的抬閣——做工精緻的民間戲文舞臺場景。內容有八仙過海、西遊記等。人物長約10公分,立體泥塑頭像彩紙軀體服飾,舉手投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分賞心悅目(見照片)。紙亭大小高度不等,一般在50——100公分左右,按需製作,按質論價,價格通常在四、五十元,手藝好的藝人製作的要價也有上百元的。“紙亭”由自家製作或購買,現在,大部分人家是購置的。16周歲的男小孩的“紙亭”,習俗以為即將轉為大人,是最後一次享受,製作特別講究,在底層戲文人物場景外正中位置加一個身負布包出外趕考的男青年,樓臺最高層屋脊兩端。金色的魚龍尾衝青天,暗示金榜填名,整個“紙亭”金碧輝煌,故又名“金亭”。為女孩做的“紙亭”,過去一般沒有樓臺樣式的,而僅是傳統的花轎樣子(見照片)。另外的祭祀器物是香燭、鞭炮。

4.祭祀供品

與漁民座談時,調查對象大多説,拜七姑星供品以素為主。現場實地考察祭祀場景時見到的實際情況是,供品十分豐富。果蔬琳瑯滿目,供桌正中位置放的是雞、肉、魚的犧牲。以當日陳其富家為例,豎排的兩張八仙桌,供品從裏到外,排得滿滿的,幾乎沒有一點空隙。現場所隨意採錄的一個供桌上,由上而下的排列是:

四碟乾果:冬瓜糖、開心果、糖楊梅、蜜李幹

甜點:    甜湯圓、鮮桃、甜湯圓

鮮果蔬:  桂圓、紫菜、紅棗、荔子

          木耳、香菇、茭白、芹菜、金針

酒盅:    七個(紅塘水當酒)

幹點:    糖龜(龜狀年糕)

    圓盤:    刀肉(整塊 )、目魚幹

          蛋(其他人家大多是剛宰殺,凝固雞血塊放置雞身,保留頭尾雞毛的全雞)

          黃魚幹

 食品 :  米線、粽子(見照片)

祭祀供品視各家家境狀況有豐盛,有儉約,但大致相同。

 

5.祭祀程式:

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日到七月初七,每天清晨,點七支香,祭七女(姑)神。前六天不設供桌。七月初七清晨三、四點鐘起來,在自家門口場地設香臺供桌,開始正式祭拜。有長輩,一般是母親主祭。燃香點燭,求拜心願。通常是求七女神保祐小孩身體好,學習好。也求家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香點盡時分全家再次揖拜,放鞭炮,最後把“紙亭”連同戲文人物一塊焚化——獻給七女神。據原住民説,祭祀時間,20世紀60年代中葉前,是在農曆初六的下午,視潮汛而定,漲潮滿潮滿水時開始,約在近黃昏四、五點鐘的時刻。祭祀程式,三把香,每把七支,點完即可。文革中一度作為封建迷信受到衝擊和禁止,但是,老百姓多少年來的心中美好的心願難以改變。為躲避衝擊,祈願小孩健康發展,人們就不約而同地移到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的淩晨開始,現一般為清晨進行。三十餘年下來,改過來的日子倒也成慣例了。

當地民眾對七女神的崇拜是十分虔誠的。在2003年農曆七月初七晨調查時,少婦陳海琴對我講:“牛郎織女相會,會掉淚水。牛郎初六晚上就趕去相會,初六晚上下的雨水就是他們的淚水。初六晚上滿天星星後也會下雨。昨天晚上就下雨,我在窗臺上望星星,半夜裏,雨就下來了,星星還是那麼亮。”採訪中適值12時8分又開始下毛毛雨。她母親黃彩香插話:“你看又下雨了,掉淚水了,這很靈的。”:“現在的天氣,日出雨落,(一會晴一會雨,而且多為既有陽光又下雨的特殊氣象),就是他倆(牛郎織女)一會哭,一會笑,兒子先到她那裏,雲就會出來”。陳海琴説,她從小就跟女伴在此時傍晚,去海邊看彩虹。昨晚在家裏看了一個晚上,滿天星星,特別漂亮。

在中國,傳統的七夕傳説和祭祀,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漸消退。可在若山地區仍很活躍。而且,對於牛郎織女的悲歡離合,這裡的民眾,衍化為關注他們自身的愛情結晶——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的前程和未來。這在今天還是有著現實的積極的意義。祭祀的神器“紙亭”尚有“風月亭”、 “蟲二亭”之稱。這是當地人隨口説的俗稱。正統的一般稱呼為“風月亭”。人們改為“蟲二亭”,字謎式的,一語雙關:風月無邊——去掉兩字的邊框,自然成“蟲二”兩字;男女風月過後,子息的繁衍,水到渠成。而移情“風月”于 “蟲二”,也自然成章。中國元雜劇有一折無名氏的著名的“風月亭”,對“風月亭”和“蟲二亭”的解釋,後人已不知所云,整個場景的意境無法準確理解。若山七夕小兒節的祭祀,卻為我們撥開了籠罩在這折戲劇上的迷霧。也為我們今天從民俗藝術中追尋中國戲劇的發生和緣起提供了契機。“紙亭”製作精美的民間工藝及製作傳承人在市場經濟中的關係和作用,也引人注目。

 

二、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祭拜由來

 

    石塘箬山以“小人節”出現的別具一格的七夕祭拜習尚,馬上引起了在當地考察調研的中日專家學者的關注。它與我們廣泛流傳的七夕習尚似乎很不一樣。中國大陸七夕常見的傳説習尚是:遠古時候,上天王母娘娘有個外孫女名叫織女,她心靈手巧,一夜能織出幾匹絹。一天,她和姐妹們到瑤池沐浴,看到凡間有個名叫牛郎的小夥子,為人勤勞忠厚,便私自下凡與牛郎結為夫婦。婚後,夫妻恩愛,男耕女織,生下一子一女,生活十分美滿。不料此事被王母娘娘察覺,派天將把織女捉回天庭。牛郎愛妻心切,用籮筐挑著兩個孩子,追上天庭,眼看要追上了,佇立雲頭的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玉簪,狠心一劃,天空中突然出現一條波浪滔滔的銀河,硬是拆散了這對恩愛夫妻。牛郎織女從此天各一方,分隔兩岸。他倆的遭遇得到喜鵲們的同情,每年七月初七夜,便架起鵲橋,讓他夫妻相會。“金風玉露一相逢”,便是“七夕”的由來。這一天,民間要進行乞巧活動,即向織女乞求智巧。傳説織女聰穎美麗,多才多藝。她不僅會織雲錦,而且還能縫無邊的天衣。七月七日織女與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暢,如果在此時向她乞求智慧巧奪天工,她定會將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人們,人們從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靈手巧。在民間,七夕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以上所説的月下穿針、蜘蛛卜巧、丟花針、擲松針外,還有在井邊、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哭泣,以麥豆嫩投放水中等多種乞巧方式。

在七夕乞巧活動中,婦女們不僅可以向織女乞求技藝,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心願,向織女乞富、乞壽、乞子、乞愛情。在乞巧之前,要事先祭拜牛郎織女,祭拜之後跪地祈禱,收中默念自己的心願。乞巧活動結束時,婦女們一般將供奉的瓜果等供品一半投于房上供天女享用,另一半留給自己,與大家分食。亦有的地方將所用花粉一半投于房頂,一半留作自用,以求長得像織女一樣聰穎可愛。

    另外,七夕風俗,經長期演化,形式多樣,大陸一般的地方誌,大致有乞巧、祭拜魁星、曬棉衣、曬書、祭拜七星娘娘、祭拜床母等。似乎沒有“小人節”這樣獨特的祭拜場景。所以,我們在當地努力追溯它的由來。然而,幾經田野調查,民間大多無從考究,當地卻有一些傳聞説是從台灣傳過來的,真是出乎意料。查中國地方誌民俗資料彙編和台灣史志,比鄰大陸的原海島玉環縣方志載有相似的“七夕”習俗痕跡:“鄉間女子于前一夜採七色花散放盆上,置庭中或屋頂接‘牛女淚’,是日拭目洗眼。或採籬槿葉漬‘牛女淚’洗髮濯梳具。閩籍人為子女購制“紙亭”,設饌備醴以祭祀,並請先師、義父或長輩起正名,行‘及丁禮’,俗稱‘拜七娘亭’。至60年代後漸不傳。”廣大中原地區似無類似記載。而台灣説當代還有文史記錄的蹤影。

    連橫《台灣通史•卷二十三》記載:

“七月初七日,古曰七夕。士子供祀魁星,祭以羊首,上加紅蟳,謂之解元。值東者持歸告兆,以羊有角為解,而蟳形若元字也。富厚之家,子女年達十六歲者,糊一紙亭,祀織女。刑牲設醴,以祝成人,親友賀之。入夜,婦女陳花果於庭,祀雙星,猶古之乞巧也。”

    另據《台南縣誌》(十一卷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零年刻本)記載,農曆七月初七的歲時民俗有“七娘媽生(七日)”,曰:“此日是七星娘娘神誕”。神為年幼子女的守護神。如家有年達十六歲男女,必需備辦豐富祭品及所謂“七娘媽亭”彩亭一座。舉行隆重祭奠後將彩亭焚化于庭前。據説男子16歲,即告成丁獨立,其間頗受七娘媽撫育與庇護。特于神誕致祭謝恩:同時也在床前祭床母。俗稱“出祖母間”。祖母,據説臨水夫人的婆祖。

該縣誌七月初七的歲時民俗同時又有:“七夕”,雲:“此夕為七日之夕,故稱‘七夕’。是夜,未婚女子設香案于月下,以瓜果、花粉、針線致祭織女星,乞授裁縫及織物之巧,所以亦稱“乞巧節”。究其由來,相傳天上有一銀河,兩側原有男女兩星,男為牛郎,每日牽牛力耕:女為織女,晝夜紡織,各盡職責,為天上諸神耕織,不遺餘力。兩神年事雖達婚齡,尚未嫁娶,西王母深憐有感,為其攝(撮)合成婚。但自婚後男女戀情不捨,耕織俱廢,於是西王母為考慮耕織,隨令牛郎織女各分居河之兩側,各同力事耕織,但只許一年之七夕一次相逢。自是以後,耕織如常,只得于七夕一度相逢。雖屬神話,但寓有獎勵男耕女織之意。

《高雄縣誌稿》(十一卷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八年鉛印本)記載:“初七日,相傳為織女牛郎二星相會之日。是夜未婚女子每致祭于庭,雲可祈巧,故又曰‘乞巧日’。又相傳為‘七星娘誕’。”“《鳳山縣誌》曰:家供織女,稱曰‘七星娘’。紙糊彩亭,備花果、酒飯,命道士獻畢,將‘端陽’所結絲縷剪斷,同花果擲于屋上,以黃豆拌糖及龍眼、芋頭屬饋遺,名‘結緣’”。今謂七星娘為幼年子女守護之神,如家有年達十六歲之子女,必以豐盛牲  為祭,並制花亭一座與祭日焚之,以謝神恩。又,是日謂為‘魁星爺神誕’,舊時書塾皆放假一日,生徒共備祭典。……此俗今已不存。

七夕是七星娘娘的生日,這恐怕是指包含織女在內的七仙女傳説的衍化。風尚傳説原來的情節中心是她與牛郎的愛情,可是到了她上升為娘娘尊稱時,變成了對小孩生命健康成長的庇護和美好前程的祝福。

當今台灣有關七夕的文化網絡介紹:“七星娘娘的職務是保護嬰孩免於受病痛威脅。因此每到七夕黃昏,家裡有小孩的,會在門口祭拜,乞求子女順利長大。與一般祭祀儀式相同,先燒香請神案的香爐,後再準備祭品。重要祭品有軟粿(以糯米製成,中間壓個凹洞,傳聞是給織女裝眼淚用的)、雞酒油飯、圓仔花(代表多子多孫)、胭脂、白粉、金紙、燭等。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家有滿十六歲者,特別要供奉粽類、麵線。祭後,燒金紙、經衣(印有衣裳之紙)、並將七娘媽亭焚燒,將沒有燒完的竹骨架丟到屋頂,此稱「出婆姐間」(婆姐,傳説就是臨水宮夫人女婢),表示該孩童已成年。胭脂、白粉一半丟至屋頂,一半留下自用,據説這樣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祭拜七娘媽最著名的就屬台南開隆宮的「做十六歲」。家中如果有小孩滿十六歲的,家長會帶著小孩前往開隆宮還願,感謝七娘媽的照顧。除了攜帶供品外,有個象徵子女成年的儀式:綾桌腳。即是父母或長輩高舉七星亭讓孩子由後往前鑽過,且從七娘媽的供下匍匐鑽行三圈,男繞左,女繞右, 表示出了七娘媽亭已經成年了,舉止行動要更成熟,且為自己做的任何事負責。”

由此可見,七夕日在台灣上述地區,除流行乞巧等常見的節日習俗外,還尚有紙糊供奉織女“七娘媽亭”彩亭的特殊習尚。七娘媽,又稱曰‘七星娘’。謂七星娘為幼年子女守護之神,為年達十六歲之子女祈求美好的未來。這與海峽彼岸的石塘箬山以“小人節”的祭拜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石塘箬山“小人節”的祭拜,是小孩出生後,年年當生日過,直至十六歲。而台南、高雄等地,據上述文獻的文字記載,似乎只在16周歲才進行一生唯一的一次。祭祀的執著,繁瑣,持久顯然大陸的石塘箬山顯然要比台灣一些地區豐富。説它來自台灣,證據似乎不充分。那麼,它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三、北宋京城七夕風尚的遺存和濫觴

 

穿過元明清三代七夕地方風習的雲霧,追根溯源,我發現當今溫嶺石塘箬山“小人節”的祭拜和台灣台南、高雄七星娘娘神誕祭祀,殊途同歸,共同源於北宋期間京城開封流行的七夕時尚。宋代文人筆記頗多記錄。

《夢華錄•七夕》雲:

七月七夕 , 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 , 皆賣磨喝樂 , 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裝欄座 , 或用紅紗碧籠 , 或飾以金珠牙翠 , 有一對直 數千者。禁中及貴家與士庶為時物追陪。又以黃蠟鑄為兔雁、 鴛鴦、鴻鴉、龜魚之類 , 彩畫金縷 , 謂之 ' 水上浮 '。 又以小板上傅土 , 旋種粟令生苗 , 置小茅屋花術 , 作田舍家小人物 皆襯落之態 , 謂之 谷板 。又以瓜雕刻成花樣 , 謂之 ' 花瓜 '。又以油麵糖蜜造為笑窟兒 , 請之果食花樣, 奇巧 百端 , 如捺香方勝之類。若買一斤數內有一對被介胃者 , 如門神之像 , 蓋自來風流 , 不知其從 , 謂之果食將軍。又以豆、小豆、小麥、于磁器內以水浸之 , 生芽數寸 , 以紅藍 彩縷束之 , 謂之種生。皆于街心彩幕帳設出絡貨賣。七夕前三五日 , 車馬盈市 , 羅締滿街 , 旋折未開荷花 , 都人善 假做雙頭蓮 , 取玩一時 , 提攜而歸 , 路人往往磋愛。又小兒 須買新荷葉執之 , 蓋效聾磨喝樂。兒童輩特地新粧 , 競誇鮮麗。至初六日七日晚 , 貴家多結綵樓于庭 , 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 , 或兒童裁詩 , 女郎呈巧 , 焚香列拜 , 謂之乞巧”。 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 , 次日看之 , 若網圓正 , 謂之 得巧 ' 。里巷與 妓館 , 往往列之門首 , 爭以侈靡相向

   《夢梁錄.七夕》:

七月七日,謂之“七夕節”。其日傍晚時,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富責之家,于高摟危榭,安排筵會,以賞節序,又于廣庭中設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贍鬥列拜,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振小盒盛之,次早現其網絲圓正,名曰“得巧”。內庭與貴宅塑賣磨喝樂,又名摩候羅孩兒,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裝[衤闌]座,用碧沙罩籠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綠銷金桌衣圍護,或以金玉珠翠裝飾尤佳。又于數日前,以紅[火鹿]雜果食時新果品,互相饋送。禁中意思蜜煎局亦以鵲僑仙故事,先以水蜜木瓜進入。市井兒童,手執新荷葉,效摩候羅之狀。此東都流傳,至今下改,不知出何文記也。

反映南宋杭州風土人情真實風貌的《武林舊事•乞巧》,對此也有記錄:

    立秋日 , 都人戴揪葉 , 飲秋水、赤小豆節物 , 七夕節物,多尚果食、茜雞。及泥孩兒號 “ 摩喉羅”,有極精巧 , 飾以金珠者 , 其直不貲。並以蠟印鳧雁水禽之類 ,浮之水上。婦人女子 , 至夜對月穿針。侸饤杯盤 , 飲酒為樂 , 謂之“乞巧 ” 。及以小蜘蛛貯盒內 , 以候結網之踈密 , 為得巧之多少。小兒女多衣荷葉半臂 , 手持荷葉 , 效顰摩喉羅。大抵皆中原舊俗也。           

七夕前 , 修內司例進摩喉羅十卓 , 每卓三十枚 , 大者至高三隻 , 或用象牙雕鏤, 或用龍涎佛手香製造 , 悉用鍍金珠翠。衣帽、金錢、釵組、佩環二真珠、頭須及手中所執戲具 , 皆七寶為之 , 各護以五色續金紗廚。制閫貴臣及京府等處 , 至有鑄金為貢者 , 宮姬市娃 , 冠花衣領皆以乞巧肘物為飾焉。

《西湖老人繁勝錄》記敘京城七月風習雲:

    禦街撲賣摩侯羅,多著乾紅背心,係青紗裙兒;亦有著背兒,戴帽兒者。牛郎織女,撲賣盈市。賣荷葉傘兒,家家少女乞飲酒。

    上述,都是當年宋都盛況的真實記錄。

    無論是北宋京城開封,還是南宋京都杭州,農曆七夕,少男少女,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玩摩喉羅,從民間到宮廷,到處流傳,盛行不衰。南宋杭州小女兒,七夕之時多效顰“摩侯羅”,穿半臂花衣,胸前裝飾乞巧時的揪葉、瓜果等圖形;靚粧笑語,競往湖邊放蠟制的鴛鴦、雁鳧一類水禽,浮于水上。手藝人製作摩喉羅沿街叫賣,摩喉羅成為一種時尚,這是不爭的事實。

可是,摩喉羅到底是什麼東西?人們為什麼在七夕流行與中國已有七夕傳統不搭界的風習?

摩喉羅原是佛教的天龍八部神之一,當年曾是一個國王。有一位仙人犯了罪,被禁在後園中。國王忘記了這件事,有六日未供奉飲食。因此被罰墜入黑暗地獄,過了六萬年才脫身成胎,又過六年才出世。六歲出家成佛,得道後,入大乘,久住世間者乃其變化身。供奉摩喉羅偶像成了信徒一種信仰。偶像大多是泥塑的小泥人,也可用木雕的。宋朝與異族文化交流甚深,所以容易受到影響。民間在七夕時逐漸流行「摩訶樂」的娃娃,又稱「摩侯羅」或「魔合羅」,因為是梵文音譯,所以不太一致,為祭祀織女、牛郎的一種供品。形態十分精巧可愛,有人曾經作過這樣的描繪:“摩喝孩兒,鬥巧爭奇。載短簷珠子帽,披小鏤金衣。嗔眉笑眼,百般的斂手相宜。轉晴地工功不少,引得人愛後如癡。快輸錢,需要撲,不問歸遲。歸來猛醒,爭如我活底孩兒。”其實,摩喉羅應是婦女在乞子時所供奉的吉祥之物,但從印度佛經原有摩喉羅的生平 中,我們似乎找不出任何與七夕或求子有關的事跡。儘管如此,它到了中國,六歲出家成佛得道的成功經歷,成了人們撫育傑出人才的理想楷模。人人爭相頂禮膜拜。當時,七夕所供奉的摩喉羅手中經常拿著一枝荷葉,因此在七夕時,許多小孩子也都打扮 得服飾鮮麗,手持荷葉,在大街小巷遊行嬉戲。隨著時光的流逝,摩喉羅佛經的信仰光環逐步褪去,變為純粹的玩偶,中國固有的傳説戲劇人物取代了它的形象,成了今天溫嶺石塘箬山七夕小人節的獨特景觀。為什麼自從宋之後,除石塘等個別偏遠海邊小島尚存遺跡,大陸各地難見其蹤跡,恐與宋亡有關。而遺跡地,是宋王朝最後的生存地,因為地理偏僻,後王朝勢力和風尚影響薄弱,使其如活化石般得以保存和延續。深入研究,對我們認識七夕文化生命的演變,傳統節日的傳承途徑和方法,以及今天的文化傳播和建設具有很大的意義。今天,此文僅作為一個問題的探索,提交大會,求教與諸位。

  ----------------------------------------------

  >>>>進入論壇提問、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本文(包括文字和圖片)經中國民俗學會授權,未經許可,其他媒體(含已經獲得常規新聞轉載授權的網站)不得轉載、節選、抄襲,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