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民族國家的日曆:傳統節日與法定假日國際研討會 > 正文

春節(舊曆新年)風俗的歷史淵源、社會功能和文化意義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11日 17:41)

  

陳連山

  一、舊曆新年和春節

  我國各種傳統曆法(夏曆、殷曆、周曆)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在古代被稱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歲首”、“新年”,即一年的開端。又名:“三朝”、“三始”、“三元”。漢代的《尚書大傳》説:“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説: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隋代杜臺卿《玉燭寶典》説:“正月一日為元日,亦云‘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説:這一天是新年的開端,新季節的開端,新月份的開端。

  春節,是我們現代人對於夏曆 (農曆)新年的稱呼。

  在古代漢語中,“春節”二字的原始含義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日,它是一個迎接春季到來的重要節日。但是,辛亥革命之後,為了打破封建正朔觀念,並與國際接軌,在公務活動中改用公曆。同時,為了便於農業生産和民眾生活,仍保留夏曆。於是,公曆新年第一天取代夏曆(農曆)新年第一天而稱為“元旦”。夏曆(農曆)新年第一天改稱“春節”。不過,立春和夏曆(農曆)新年在時間上比較接近,現代中國的春節風俗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古代的立春和新年的內容,所以,用“春節”指代新年還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基於“春節”二字目前已經成為全社會公認的夏曆(農曆)新年的代名詞,本文也在這個意義上使用它。不過,由於夏、商、週三代所用曆法的正月分別相當於夏曆的正月、臘月和十一月,所以,為避免混淆,本文有時也用“新年”代指“春節”。

  

新年的開始時刻

  中國傳統曆法對於新年時間點的設置曾經有過變化,即學術界所謂的“三正”問題——夏、商、周各自曆法的正月不同。從《史記歷書》可知,漢代人普遍認為夏代曆法建寅——以寅月作為每年第一個月,“寅月”相當於現在農曆正月。夏代新年相當於現在農曆正月初一。而商代曆法建醜——以醜月作為每年第一個月,“醜月”相當於現在農曆十二月。商代新年相當於現在農曆十二月初一。周代建子——以子月作為每年第一個月,“子月”相當於現在農曆十一月。周代新年相當於現在農曆十一月初一。秦王朝建亥——以亥月作為每年第一個月,“亥月”相當於現在農曆十月。秦代新年相當於現在農曆十月初一。漢代初年沿襲秦制,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實施太初歷,才恢復夏曆建寅。太初歷的這一規定一直延續至今。從此,正月一直在春季。

  一天十二個時辰,24個小時,究竟以哪一個時刻為新舊交替的時刻?新年到來的具體時刻在歷史上也存在變化。夏代以平旦(實指黎明的寅時,3點至5點)為一天的開始時刻,商代以雞鳴時(實指丑時,1點至3點)為一天的開始時刻,周代以夜半(實指子時,23點至1點)為一天的開始時刻。此後主要沿用周代人的日始概念,以子時為準。新年來臨被稱為“交子時”,所以,古人是把除夕夜的子時剛剛到來的子初(即23點)時刻作為新年的開始時刻。不過,也有人把子正(0點)時刻當作新年開始時刻。

  現代實行公曆以後,我們以0點為一天的開始時刻。所以,人們通常在半夜開始放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二、春節是自然性質的非宗教節日

  春節是一個自然性質的節日,主要反映大自然的節律。我國舊曆屬於陰陽合歷,同時兼顧太陽和月亮的“視運動”規律,所以,春節是一個反映太陽月亮運動規律的自然節日。把春節這樣一個自然性節日作為第一大節,而不像其他民族那樣把宗教性節日作為第一大節,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的非宗教性質!!!

  世界每一個擁有自己曆法制度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新年,即各自曆法的1月1日。世界曆法主要分為三種:太陽曆(陽曆)、太陰曆(陰曆)和陰陽合歷。

  1582年,羅馬教皇格裏高利十三世開始實施、並一直沿用至今的格裏高利歷(即所謂“公曆”)是一种太陽曆,其新年即1月1日。它的新年與太陽回歸年的差別最小(每四年差一天,通過閏月解決)。但是,由於該曆法不考慮月相,所以,公曆新年那天的月亮形狀每年不同。

  伊斯蘭教的宗教性曆法是一种太陰曆,它的新年即回曆1月1日。

  而古代世界廣泛流行的曆法是陰陽合歷——即兼顧太陽和月亮視運動週期的曆法。像古希臘歷、古巴比倫歷、印度歷、中國夏曆(農曆)都是陰陽合歷。

  中國的傳統曆法也是陰陽合歷。它以月亮圓缺一次的週期為一個月,並把其中的朔日 規定為初一,這樣每到望日(即十五)這一天,就一定是月圓之日。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年十二個月,為354或355天。這樣就比太陽回歸年大約少了11天,所以每十一年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實際上就有十三個月,為383天或384天。通過平年與閏年的搭配,這樣就最終與太陽回歸年保持一致。至於十一年之內各年日期不同,不便於農時安排,於是,舊曆中設置了完全陽曆性質的二十四節氣。所以,舊曆是陰陽合歷。

  中國舊曆全面反映了日、月、天、地的運動節律,舊曆新年是一個反映大自然節律的節日。春季是大地上萬物復蘇的季節,所以夏曆把正月設置在早春時節最能體現出正月作為第一個月的意義。正月確定在春天,正月初一就叫“新年”、“春節”。初一是朔日,月亮運行在太陽和地球之間,地面上看不見月亮。因此,夏曆正月初一是月亮從“無”(看不見)到“有”(能看見)的一個新週期的開端;它也大致是太陽從南回歸線向我們回歸的開端;而且此時正好大地回春(春節總設在立春前後),大地正處於新的四季循環的開端。所以不論從日(陽)、月(陰)兩方面講,還是從天(陽)、地(陰)兩方面講,春節都是最為名副其實的開端。

  舊曆春節的設置充分展示了中國人對於大自然規律的認識,它是一個自然節日。它不屬於宗教紀念性節日,例如基督教世界最大節日聖誕節、伊斯蘭教最大節日宰牲節和開齋節等等。對於春節這樣一個純粹自然性質的節日如此重視,反映了我們民族對於大自然規律的無比關注。

  同時,它也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核心價值觀念——陰陽和諧。反映了我們民族對於順應天地自然的人生境界的嚮往。

  1928年5月7日,南京政府內政部決定“實行廢除舊曆,普用國歷” ,企圖改變1912年以來公曆、農曆並存的制度。1930年4月1日,南京政府又強令把賀年、團拜、祀祖、春宴、觀燈、扎採、貼春聯等習俗“一律移置國歷新年前後舉行” 。但是,這種不顧民族文化傳統和人民希望的行為最終都遭失敗。

  三、春節是中國第一大節

  春節不僅是漢族第一大節,也是我們39個民族的共同節日。

  春節是漢族第一大節日,其間的活動既包括嚴肅的國家禮儀,大臣在春節向皇帝賀正,皇帝賜宴,大臣之間團拜。春節同時也包括大量的民間風俗。它在古代是全體國民共同的盛大節日。

  春節不僅僅是漢族的節日,也是其他三十八個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按照高佔祥主編的《中國民族節日大全》的材料逐一統計,目前,春節已經成為我國包括漢族在內的39個民族的共同節日。其中31個民族普遍過春節,他們是漢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土族、裕固族、錫伯族、普米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納西族、景頗族、阿昌族、怒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京族、黎族和畬族。而另外8個民族中也有部分群眾過春節,他們是回族、東鄉族、土家族、毛難族、佤族、仫佬族、傣族和柯爾克孜族。可見,春節是中國最為普遍的傳統節日。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節日可以和春節的普遍性相提並論。

  春節不僅是最普遍的節日,它常常也是許多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漢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鄂倫春族、裕固族、錫伯族、羌族、傈僳族、納西族、景頗族、普米族、怒族、仡佬族、壯族、京族、黎族都把春節作為一年中最大的節日來過。春節受到人們普遍的重視。

  從國際範圍看,由於歷史影響,春節也是朝鮮、韓國和日本等國家的重要節日。海外華人更是一直把春節視為民族文化的代表。他們身處異族文化之中,但是每年仍然堅持過春節,並加以展示。既強化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傳了中華文化。

  春節,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們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得益於春節民俗的存在。這一點對於我們建立現代國家制度也是有益的。

  因此,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

  四、春節民俗的起源和歷史演變

  綜括地看,春節的各項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辭舊歲,迎新年。與春節相關的國家禮儀和民俗活動非常豐富。從臘月初八的“臘八節”、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節、除夕守歲、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其間的各種民俗活動都和春節相關,人們通常都把它們看作新年的一部分。換言之,廣義的“春節”概念可以包括臘八直到元宵節。不過,為避免煩瑣,本文重點在於介紹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節慶活動。

  

起源

  由於遠古時代文獻缺乏,春節的具體起源時間不詳。學術界關於春節起源的幾種假説(例如“源於臘祭或蠟祭”説、“源於巫術”説、“源於鬼節”説等),證據尚不充分 。

  考古資料顯示,我國七八千年前已經出現發達的農業生産。出於生産需要,當時人應該已經有了一歲、一年的概念。“歲”字原來是一種斧類砍削工具,用來收穫莊稼。當時是農業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穫一次。收穫之後,人們用這種工具殺牲祭祀,“歲”又成為該祭祀的名字。最後,“歲”字成為時間段落標誌,成為年歲的歲。“年”字原來也是標誌農業生産的字,《説文解字》説:“年,谷熟也。”後來,“年”的字義也發展為時間段落標誌,與歲相當。《爾雅釋天》説:“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有了年的概念,自然就會産生過新年的習俗。所以,新年(春節)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

  

臘月初八

  臘月初八有兩個時間重疊的節日:臘日節和臘八節。

  傳統新年從臘日開始。先秦時,各代臘日日期不固定。漢代開始以臘月戌日為臘日。南朝梁代將臘日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日主要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所以也叫“臘祭”。它來源於豐收之後的祭神活動。《禮記月令》記載: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也。”鄭玄注解稱:臘祭是用狩獵得來的禽類作祭品,祭祀先祖以及另外五種對象:門、戶、中霤(天窗)、灶、行(門外之地)。先秦時代,臘祭是“一歲之大祀。” 漢代蔡邕《獨斷》(《太平禦覽》卷三十引)説:“臘者,歲終大祭,縱吏民宴飲。”民間的祭祀活動往往夾雜狂歡,所以,當時臘日是一個很盛大的節日。

  南朝時,人們在臘日驅疫行儺。南北朝梁代的宗懔(500——563)《荊楚歲時記》記載,村民們在臘日敲起細腰鼓,戴上面具,“作金剛力士以逐疫。”通過鼓聲和面具表演驅逐疫病邪氣。現代河南濮陽、汝州等地農村依然保存著在臘月初八晚上擂大鼓的風俗,有些地方甚至每天傍晚擊鼓,直到除夕。在安徽、福建一些地方還保存有歲末表演儺舞、儺戲的風俗。

  臘八節是佛教紀念性節日。宋代臘月初八的民俗活動中引入了佛教因素。傳説佛祖因為牧女煮的乳糜粥而得救,終於臘月初八成道。為紀念此事,人們於此日煮粥獻佛。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六記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其原料可能是五種豆子。宋祝穆《事文類聚前集》卷十二:“皇朝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謂之臘八粥。”南宋時代臘八粥原料是胡桃、松子、乳覃、柿子、栗子等。明清時代,連皇宮也煮臘八粥,而且分賜百官。

  當代最普遍的臘八風俗就是喝臘八粥,即用各種雜糧(大、小米、豆子等)所煮的粥。由於佛教影響淡化,普通人一般把臘八粥當作一種富於營養的特殊食品來看待。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民間送灶神回天的日子。灶神是和群眾生活最接近的神。灶神的觀念,先秦時代已經出現,但當時是在初夏或臘日祭祀它。

  宋代盛行于臘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北宋范成大的《祭灶詩》詳細敘述了當時男人們用美酒嘉肴款待灶神,希望它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當時,女性已不參與祭灶活動。元代週密《乾淳歲時記》所記錄祭灶的祭品是花餳米餌(糖餅)和糖粥。清代《燕京歲時記》記載當時北京人用各種糖祭祀灶神,並用清水和草料祭祀灶神的馬。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但現代一般在臘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

  人們雖然祭祀灶神,但灶神的神聖性不高,人們常常以戲噱的態度對待它。用糖做祭品,就是要粘住它的嘴,不要它説壞話。給它的座騎也不過是清水一杯,草料一把而已。

  

春聯、年畫

  春聯、年畫都起源於古代驅鬼辟邪習俗,但是現代都發展為表達喜慶吉祥意願的民間藝術。

  在除夕之前,人們為春節所做的各項準備都已完成:清潔庭院,打掃房間,準備豐富的節日食品,為家人準備新衣等等。在北方鄉村採摘柏樹枝插在所有房門上,辟邪迎吉。吳越地區還有用冬青柏椏樹枝在房間裏搭“搖錢樹”,上挂彩條、金錢、玩具等。墻壁、門楣貼上春聯,年畫,窗戶上貼窗花。

  春聯、年畫都起源於上古時代的驅鬼習俗。先秦典籍《山海經》佚文(見於王充《論衡訂鬼》)説: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樹。樹上有神荼、鬱壘二神掌管所有的鬼。對於惡鬼,他們就用蘆葦繩捆住喂老虎。黃帝據此發明了驅鬼風俗:“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兇魅。”漢魏六朝沿襲此俗,每至春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立桃人,畫神荼、鬱壘。

  因為桃人製作複雜,三國時代開始用畫了神像的桃板代替,甚至不再畫像。六朝時發展為兩塊桃板挂在門上。《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桃符與桃板略有不同,它是寫有祈福禳災文字的桃木板,原來是插在門前地下的。後來,桃符、桃板合二為一,仍然稱為桃符,但是寫了字,挂在門上。唐代開始在桃符上題寫春聯。敦煌卷子S0610號記錄了開元十一年(732年)的一些春聯。例如:“三陽始布,四序初開”、“年年多慶,月月無災”等等 。宋代,寫春聯更加流行。桃符的名字逐步被春聯所替代。明代,貼春聯已經普及全國。春聯是我國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和書法藝術形式,並流傳到韓國等地。目前的春聯一般是對偶的兩句詩,寫在紅紙上,貼于門戶兩邊,大大增添了節日喜慶氣氛。

  古代還有一種“宜春帖”。原來是立春時寫的單句的吉利話,貼在門楣上。這也是春節貼春聯的來源之一。有的學者認為它可能是春聯橫批的直接來源。現代民間在墻壁上貼“開門見喜”、“滿院春光”、“福”、“春”等字。

  “畫神荼、鬱壘”就是後來門神畫、年畫的源頭。《荊楚歲時記》記載:“歲旦,繪二神,披甲執鉞,貼于戶之左右,謂之門神。”宋代木版年畫開始流行,年畫的內容也擴大了,至今仍保存下來的《四美圖》就是當時的年畫。

  清代,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成為中國三大年畫産地。內容除了門神之外,更多的還是表現美好願望的“連年有餘”、“福祿壽”等吉祥圖案。樸素、美麗、充滿情趣的民間年畫藝術是我們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

  

團圓的年夜飯和除夕守歲

  常年的臘月三十,或小建年的臘月二十九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通常被稱為除夕。嚴格地講,只有這天夜晚才是除夕。

  新年是以家庭為單位舉行的。面對新年,人們第一個願望就是全家團圓。臘月三十日的晚飯,俗稱年夜飯,或團圓飯。它非常豐盛,要求全體家庭成員都在場,即團圓。如果有遠在異地無法趕回,則空一個座位給他。團圓是人們對於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人人平安健康。

  團圓飯之後,人們開始守歲,也就是等待新舊年交接時刻的到來。漢代以後,中國人都把夜半子時視為一天的開始時刻。所以,守歲要一直守到夜半之後,甚至天亮。

  守歲民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時代已經流行。守歲時,全家歡聚,飲花椒酒 、屠蘇酒 ,吃五辛盤 。目的是驅邪、除病、保健。南朝文學家庾肩吾(487——553?)有《歲盡應制》詩就描寫了守歲情景:“聊開百葉酒,試奠五辛盤。”皇帝也守歲,並和臣子們一起賦詩助興。唐太宗李世民召侍臣賜宴守歲,並有4首守歲詩流傳下來。

  為什麼要守歲呢?飲花椒酒、屠蘇酒、吃五辛盤都是為了驅邪、除病、保健,可見當時人對於新舊更替時刻的擔憂。南北朝時代的説法,除夕會有山臊惡鬼,近代民間傳説有所謂“年獸”吃人,都突出表現了人們對這重要時刻的恐懼。於是,徹夜不眠,以保持警惕。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守歲也包含著人們對於美好未來的強烈期待。希望即將到來的新年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開端。

  現代民俗調查發現,老年人更傾向於守歲,他們認為守歲可以長壽。而晚輩如果守歲成功,也能為其長輩增加壽命。

  守歲時有許多娛樂活動。例如,擲骰子、藏鉤。所謂藏鉤,就是把戒指、頂針之類藏起來,讓人猜。反復進行,以定勝負。

  百姓守歲時往往同時準備新年食品:包餃子、包湯圓、做年糕等等。

  

生旺火

  新年來到時,在院子裏點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稱為“庭燎”、“籸盆”、“燒火盆”、“燒松盆”(《帝京景物紀略》)、“旺相”,現代民間稱為“生旺火”、或“點發寶柴”、“燒秦儈”(陜西在除夕、河南洛陽八十年代在元宵)。古代的庭燎是為了驅邪,或者祭神祭祖。後來的生旺火已經發展為象徵全家興旺發達,表達美好希望。

  國家禮儀中很早就有在元日“庭燎”的規定。《後漢書禮儀志中》雲:元日,“百官受賜宴饗大作樂。”劉昭注解時引用蔡質《漢儀》雲:“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皆陛覲,庭燎。”《隋書禮儀志四》雲:“梁元會之禮,未明,庭燎設,文物充庭。”

  民間庭燎習俗在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關於庭燎的目的,一説是驅邪避災。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四十《燎骨骨出(骨出為一個字)》雲:“《歲華紀麗》:‘除夜燒骨骨出(骨出為一個字),為熙庭助陽氣。《四時纂要》:‘除夜積柴于庭,燎火避災。’” 庭燎目的的另一種説法是祭祀祖先和神靈,見明代周汝成《熙朝樂事》:“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齊屋,舉火焚之,謂之籸盆。煙焰燭天,爛若霞布。”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38年,郎世寧畫了一幅《弘歷雪景行樂圖》 ,表現的正是乾隆皇帝與子女一起過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著一個火盆,一個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鬆柏類的小枝(所以,不是為了取暖),應該也是一種庭燎。稱為“燒松盆”。

  現代民間生旺火常常是點燃柴堆或炭堆,火勢越旺越好。象徵新年全家興旺。也有用火盆燒松柏桃杏樹枝,闔家跨火而過,象徵燎去舊災晦,迎來新氣象。

  從具有強烈的驅邪色彩的庭燎,發展到生旺火象徵全家興旺,春節慶典中的這一點火習俗逐步擺脫了迷信色彩。

  

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後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誌。

  關於爆竹的最早可靠記載見於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當時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裏燒,産生爆裂聲。目的是驅鬼怪。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為什麼會出現爆竹?隋代杜公瞻注解上述引文時説:“俗人以為爆竹燃草起于庭燎。”就是説,民眾認為春節點火習俗和爆竹都是起源於古代的庭燎禮儀。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庭燎是燒柴,而南方多竹,如果用竹子代替柴,一定會爆響。宋代袁文《甕牖閒評》卷三雲:“歲旦燎竹于庭。所謂燎竹者,爆竹也”。袁文的説法證實了杜公瞻的記載。旺火加巨響驅鬼在當時人看來比原來的庭燎效果好得多。於是,放爆竹驅鬼怪的習俗受到人們廣泛熱愛。

  根據可靠史料,宋代出現了火藥爆竹,即現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會稽志》卷十三説:“除夕爆竹相聞,亦或以硫磺作爆藥,聲尤震厲,謂之爆仗。”宋代週密《武林舊事》卷三《歲除》記載了連續的爆竹——鞭炮:“至於爆竹……內藏藥線,一爇連百餘不絕。”有了火藥爆竹,沒有竹子的地區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於是成為全國性的風俗。

  後來,爆竹本身的喜慶色彩使得人們對於爆竹的象徵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用喜慶的爆竹迎神。民國時代《呼蘭縣誌》、《北鎮縣誌》都記載民眾放爆竹的目的是“迎神”。

  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極好的“辭舊迎新”的文化象徵符號。即使完全的無神論者也都喜愛放爆竹。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舊與新的差別,使生活更加富於藝術美感。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其中爆竹就是一個“除舊迎新”的象徵。爆竹以其極好的象徵功能代替庭燎成為我們迎接新年的第一要事。如果不放爆竹,春節就不象春節!

  不過,爆竹有危險性。民國政府曾經以不利於社會治安為由禁放。但是,即使在控制嚴密的京兆地區禁放也失敗了。“燃放爆竹本為官廳所禁止,自民國九年始,警廳忽取放任主義,於是家家戶戶,每至年底,爭先購置,當子正初交時,乒乓之聲不絕於耳” 。

  爆竹的危險性應該通過細緻的管理加以控制:從設計、生産、運輸,一直到銷售、燃放,全程管理。雖然複雜,但是一定會得到民眾支持。1993年以來,各地常見的直接禁止煙花爆竹的做法卻在重復民國時期的老做法。直接禁放看似容易,但是無人支持,其最終結果恐怕不容樂觀。

  

年糕、餃子

  年糕和餃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年食品,表達了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年糕,又名粘粘糕,諧音“年年高”,包含著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粘性穀物製作。北方有黃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數民族則有糯米粑粑。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記載了當時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此後一直延續下來。但是,現代北方吃年糕習俗比較少,南方依然興盛。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餃子,又名水餃、角子、扁食。五世紀的時候,“形如彎月”的餃子已經成為民間普遍的春節食品。唐代的餃子形狀的食物于1968年在新疆吐魯番出土。宋朝以前把餃子稱為“角子”,或“水角兒”。元代開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來,普遍使用“餃子”一詞。

  對於餃子的文化象徵意義,一般的解釋是:“角子”、“餃子”諧音“交子”,即交子時的意思。就是象徵春節的到來。所以,子時一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為新年第一頓飯。更深一層的解釋,餃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餡的餃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間諺語“好吃不過餃子”表達的正是這個意思。春節時吃上餃子,當然是希望來年有更多好食物。

  餃子這種普通食物被人民創造為文化象徵符號,體現了人民群眾不斷的文化創造力。

  

祭祖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祭祖加強了家庭成員、家族成員的情感聯絡。中國社會裏宗族力量一直強大,與之相應的作為宗族思想的直接體現的祖靈崇拜也一直興盛。加上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的政治影響,祭祖成為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動。

  祭祖是春節習俗中最古老的內容之一。《尚書舜典》記載:“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安國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廟裏祭祀祖先。

  春節祭祖是一年裏最大規模的祭祖活動。節前要把宗祠裏全部祖先畫像或牌位整理好。春節前,或初一,擺上祭品,集體祭祀全體祖先。《古今圖書集成歷象彙編歲功典》卷二十二引《富平縣誌》雲:“每族溯宗祖數世者,共為圖像,名曰神軸。元日,子孫會拜。”回家還要分別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謝祖先功德(所謂“慎終追遠” ),並祈求祖靈在新的一年裏保祐全家幸福。當然也有團結家族力量、加強家庭關係的作用。

  

祭神

  在辭舊迎新的時刻,重申人和神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春節各種民俗儀式中經常看到祭神的內容。臘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間解釋為迎接灶神、財神等等。天明早飯前,人們面對神像祭祀天地全神。港、臺等地還有新年搶燒第一柱香的習俗,據説成功者可以得到保祐。

  生活中總有個人無法應付的困難,他們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幫助。所以,人們希望在新年到來時拜祭諸神,提前獲得精神支持,是有重要意義的。

  

朝正、團拜與拜年

  古代國家禮儀中的朝正、團拜和民間百姓之間的團拜、拜年是新年期間強化社會關係、親情關係的重要活動。

  朝正,也稱“賀正”、“元會”。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賀。

  周代每逢新年,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賀新年。《左傳文公四年》記載:“昔諸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根據孔穎達註釋:四方諸侯會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賀新年。天子安排樂舞招待他們。諸侯們賦詩言志,將天子比作太陽加以頌揚,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諸侯國內也舉行類似活動。《論語鄉黨》雲:“吉月,必朝服而朝。”楊伯峻《論語譯注》翻譯為:“正月初一,一定穿著上朝的禮服去朝賀。”

  漢代朝正之禮依然。《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每歲首正月,為大朝,(天子)受賀。……百官受賜,宴饗,大作樂。”其中各級官員依次向皇帝獻新年禮物,皇帝安排娛樂活動,並賞賜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組織官員新年慶賀。

  清代朝正之禮提前到臘月三十日進行。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除夕》記載:“京師謂除夕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賀,庶僚叩謁本管,謂之拜官年。”

  朝正之禮可以強化上下尊卑的關係。這對於加強君臣關係、加強中央與地方關係都有作用。

  在朝正活動中,恐怕不僅僅是大臣賀天子、下級賀上級,大概也包含了大臣們之間互相賀年的活動,即所謂“團拜”。 “團拜”一詞最早大約出現于宋代。《朱子語類》卷九十一《雜儀》雲:“團拜須打圈拜,若分行相對,則有拜不著處。”民國時代,地方政府機關也從事團拜。《大名縣誌》(民國二十三年)雲:“自改行陽曆以來,城內每逢年節,縣暑知會各機關人員及士紳,屆時于指定地點行團拜禮,較之詣門互拜,頗稱簡便。”現代政府機關和單位之中的新年團拜活動與古代團拜非常近似。團拜有利於增強和改善同事之間的聯絡。

  團拜也在家族之中、朋友之間進行。

  民間流行的拜年活動是一對一的拜年。在家庭內,晚輩清晨起床首先向長輩叩頭(現代簡化為向長輩鞠躬。),並祝願長輩健康長壽。然後,依次到各個親戚朋友家向長輩拜年。而長輩則給拜年者以壓歲錢,祝願他健康成長。朋友之間也互相上門拜年。如果親戚朋友多,則拜年活動一直持續很多天。

  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親自上門拜年的活動,學界一般視為中國賀年片的起源。宋週密《癸辛雜識前集送剌》雲:“節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以束剌簽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為常。”現代賀年卡的使用遍及各個階層,年輕人使用尤多。這對於擴大交際很有益處。

  社會變遷巨大,人們的社會交際範圍更大,聯絡方式更多。為避免過分煩瑣的拜年活動,近年來,人們開始通過電話拜年、電子郵件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舊曆中第一個月圓之夜,自然受到關注。它從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動最終發展為一個全民狂歡的最大娛樂性節日。

  關於元宵節起源的説法很多,但比較可靠的説法是元宵節起源於漢代的太一祭。太一祭是皇家在正月上辛日祭祀太一星——北極星,當時人認為太一星主宰著人類命運。後來元宵節祈求豐收、祈求子孫的風俗均淵源於此。

  晉代已有元宵張燈的做法。

  隋代元宵節發展為張燈結綵、鑼鼓喧天的化裝遊行節日。《隋書柳彧傳》記載:柳彧上書皇帝雲:“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即十五),充塞街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

  唐代,元宵張燈習俗風靡於世。政府還專門開放夜禁三天,以便於人們賞燈。宋代元宵觀燈更加興盛,從十四一直延續到十八,而且燃放煙火。迄今為止。張燈已經成為元宵節最為突出的、最代表性的民俗活動。

  元宵張燈本來並不僅僅是為了遊玩欣賞,而是為了祈求生育。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偷燈的原因時説:“一雲,偷燈者,生男子之兆。”一直到民國時代,各地多有送燈給那些無子家庭,祝願他們添子孫。

  元宵節賞燈活動中還有猜燈謎遊戲,充滿智慧和趣味。

  同時還有高蹺、旱船、舞龍、舞獅、秧歌等傳統藝術表演。

  元宵節的時令食品是元宵,又名湯元、湯糰。宋代出現湯元,當時叫浮圓子。周必大《平國續稿》記載:“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明清以後,吃元宵成為全國習俗。

  現代元宵節習俗已經基本成為一種完全娛樂性的節日。

  春節的各項活動是從家庭內部,逐步擴大到親戚之間,和整個社會的。除夕守歲,初一為父母拜年,然後出門給親戚拜年。再次,為朋友拜年。再後,人們開始逛各種社區性的大小廟會。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則全城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賞燈、看狂歡遊行——高蹺、旱船、舞龍、舞獅、秧歌等。所以,春節是一個滲透到社會每一個方面、每一個層次的民族節日。

  正確認識春節,發揚光大其中優秀的成分,完全可以成為我們建設現代國家、發展現代文明的基礎。

  五、春節習俗的社會功能和文化象徵意義的總結分析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的最高代表。上至皇帝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國家禮儀和民間風俗都有關於春節的規定。所有人都基本遵循著同一個節日行為模式度過這一天。因此,在古代,春節是我們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了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文化精神。

  通過民俗學研究,認真探討春節習俗的社會功能和文化意義是繼承、發揚傳統文化,推動民族文化深入發展的基本前提。

  1、春節的哲學意義

  春節是夏曆一年的開端。夏曆作為一種陰陽合歷,它的制訂是兼顧太陽和太陰──月亮的運行情況。這體現了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追求陰陽調和的思想境界。陰陽和諧,才能生生不息。正月初一是個朔日,月亮即將從三十日的“晦”走出,重新顯現。正月是太陽從南逐步返回、大地即將回春的時刻。總之,是陰陽雙方重新結合的開端。不僅是春節,其他節日如夏至、冬至、中秋等等也都和陰陽和諧的哲學觀念和價值觀密切相關。而陽曆是無法體現這種傳統哲學觀念的。使用陽曆替代夏曆,要付出很大的文化代價。

  2、春節燃放鞭炮象徵著時間的新開端

  新年第一件事是放鞭炮,它象徵著新時間的開始。

  由於在新年儀式中象徵宇宙開闢是世界文化史上一個常見現象,有學者認為放鞭炮也象徵著宇宙的開闢。

  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説,當時的人們在初一早上起床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裏燒,竹子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根據宗懔的記錄,爆竹的目的是驅逐“山臊惡鬼”。這種説法一直沿襲至今,不少調查都表明:現代民眾依然用“驅逐年獸”來解釋春節放鞭炮。“驅鬼”是民眾賦予鞭炮的第一層含義。民眾賦予鞭炮的第二層含義是“迎神”。調查顯示:民眾常常認為灶神在正月初一返回人間,放鞭炮是為了迎接灶神歸來。這些包含著迷信色彩的意義顯然是廣大民眾通常都能意識到的春節的象徵意義。但是,這些意義對於現代人(尤其是現代城市人)是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因為他們多數是無神論者,不相信惡鬼神怪。可是,現代人即便如此仍然極端喜歡放鞭炮,並引起許多意外傷害,結果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大城市禁止這一習俗。可見放鞭炮的意義決不僅僅是為了“驅鬼”、“迎神”。

  我以為,放鞭炮還隱含著混沌初開、宇宙起源的象徵意義,只是這種象徵意義深藏在民眾的潛意識之中,不為人們所直接認識而已。鞭炮的形狀、聲響和結果都與混沌神話一致。三國時代徐整《三五歷紀》雲:“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在這段最具經典意義的宇宙起源神話中,類似于雞蛋這樣一個封閉體的混沌被打破,天地由此開闢。而竹筒和鞭炮就像混沌一樣具有封閉形狀;竹筒被燒而炸裂,鞭炮被炸而粉碎,清煙上升而為空氣,其他較重物體落而在地,也仿佛混沌初開、天地分離的瞬間。所以,放鞭炮習俗實際上是模倣開天闢地的過程。了解了這一層象徵意義的存在,我們才能夠理解為什麼放鞭炮(或爆竹)總是春節第一件事!宗懔《荊楚歲時記》説“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王安石《元日》詩説得更加清楚:“爆竹聲中一歲除”。現代人在除夕之夜徹夜不眠,等待著初一零點的到來,並隨即點燃自己的鞭炮,其他習俗活動都放在其後。原因在於天地開闢是一切一切的起點,只有在完成了象徵天地開闢的放鞭炮儀式之後,其他儀式才有可能去象徵別的事物。總之,放鞭炮標誌著春節開始的時刻(即除夕午夜子時到來之際)正是宇宙開闢那一剎那。也許有人會認為放鞭炮僅僅是為了熱鬧,可是熱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敲鑼打鼓,為什麼一定要用鞭炮呢?除夕之夜敲鑼打鼓一定會被人視為“胡鬧騰”,令人反感,而放鞭炮為什麼就被視為理所當然呢?原因是:放鞭炮不僅是為了熱鬧,而且是為了象徵時間的開端。

  放鞭炮在很多地方已經被禁止,或者受到極大的限制,理由是出於人身安全、財産安全、環境衛生等方面。這當然是有道理的。可是,是否也應該同時從文化上認真考慮一下,禁放地區人民的節日感受如何呢?我們的文化是否受到破壞呢?安全和衛生當然重要,但是十幾億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要就不重要嗎?為了安全和衛生就一定要禁止放鞭炮嗎?

  3、初一畫雞和初七人日習俗是創造萬物的象徵

  據葉舒憲先生的考證,我國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存在著神靈在七天之內依次創造動物與人類的神話,這種神話直接影響到春節的習俗 。《北齊書魏收傳》引南朝董勳《答問禮俗》:“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于門,七日貼人于帳。”其中説的正是南北朝時期的春節習俗:正月初一要把雞的畫像貼在門上,或者直接把雞畫在門上。這是象徵雞在第一天得到創造。到了正月初七,則把人像貼在帳子上。這是象徵人類在第七天被創造。正月初七還被古人規定為“人日”。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這一天,人們用七種菜做成菜羹,並用彩帛或金箔做成人形,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這種習俗至今依然殘存于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的一些地區。以上習俗分別象徵各種動物和人類的起源,其中初一畫雞象徵天地開闢第一天雞的被創造,所以春節就是天地開闢第一天的象徵。在此,一年的開端──春節象徵著宇宙開端的第一天。宇宙開闢,萬物生長,一切都獲得了新生命!這種意義是何等的重要!春節的這層象徵意義還被人們引入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婚禮、新店開張、建房儀式也放鞭炮,這些都是由春節放鞭炮引申而來的,都是用放鞭炮象徵新事物的誕生。但是隨著神話的消失,春節的這一層象徵“萬物初生”的意義逐漸被人遺忘了。現在民間年畫中出現的雞被民眾説成是諧音“吉”,其意義和過去比實在相差太多了。接受這種意義的人也很少,畫雞在年畫中已經越來越少見。由此可知,單純的“吉利”含義根本不足以長期支持這種習俗形式。

  4、春節是人類文化生活開端的象徵

  春節祭神、拜祖、拜年是對人神關係、人倫關係的重新確證,即對於人類作為一個文化存在的確證。換句話來説,這些儀式乃是我們中國文化開端的象徵。在上一段中所論述的人類起源,只是説明了人的自然起源。人類當然不僅僅是一種自然存在,他還必須是一種文化的存在,有自己的社會關係和價值觀。

  由於在人類任何一種文化體系之中最為核心的內容無疑是信仰,所以首先考察春節祭神、祭祖。傳統中國人在春節對天地諸神、家族祖靈等超自然存在加以最隆重、最全面的祭祀。所祭神、靈之多,之全,令人驚訝。對於這一點,凡是進行過春節民俗調查的人大概都會留下深刻印象。這當然是國人多神論信仰的反映。不過為什麼平時這些多神論信徒並不同時祭祀如此之多的神靈,而春節卻例外呢?原因在於:春節祭神、祭祖是對國人傳統信仰的全面展示與重新確證!作為孤獨於世的人們由此建立起人神關係,獲得神靈的庇護。這是我們宗教文化開端的象徵。春節所祭的祖靈也很全,總是從家族始祖開始,囊括一切祖靈。

  春節拜年則是人倫道德的體現。大臣為皇帝朝正,下級官員向上級拜年,晚輩為所有長輩拜年;而皇帝賞賜大臣宴飲、樂舞,長輩賞賜晚輩壓歲錢。表面看來,繁文縟節,不勝其煩。但是這一拜一賜之間,長幼尊卑等基本人倫關係與相關的道德規範就得到重新確認。其意義非同一般!這是倫理道德建立的象徵!

  通過以上這些儀式,傳統中國人的人神關係、人倫關係得到新的確證,於是自然人作為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完整的生命存在──中國人就得到確認,他們的人生就得到了意義。海外華人身處異國他鄉,他們面對的主流社會文化和我國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中的很多人早已加入了當地國籍,在政治意義上是不折不扣的外國人。但是,他們堅持過春節,堅持繼承春節民俗。原因何在呢?海外華人通過春節民俗活動,重新確證自己是一個文化上的中國人!春節的文化開端意義,春節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與象徵意義在這裡得到了體現。

  5、春節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徵

  由於春節成為一切開端的象徵,所以春節的一切行為(包括日常行為)也都具有象徵性、儀式性,具有決定在新的一年裏命運如何的意義。春節時住的房子要裝飾一新。穿的衣服也必須是全新的,據説這樣新的一年裏才能總有新衣服穿。吃的飯要有剩餘,以求“年年有餘”,為此還産生了把魚作為重要主題的年畫。表面上看,春節期間似乎浪費太大。其實,春節的“鋪張浪費”行為是一種文化象徵!象徵著未來的生活就象現在一樣豐盛!

  春節不能説倒楣的話,孩子打碎了碗,也不能責備,要説“碎碎(歲歲)平安”。消除過去的一切不幸,迎接充滿希望的未來……所以,春節實際上又是我們除舊布新的機會,是我們表達美好願望的機會。

  總之,我們的祖先根據自己獨有的“陰陽和諧”觀念發現了早春時節一個原本普普通通的看不見月亮的日子的價值意義──開端,於是把它確定為自己曆法制度中一年的開端,這就是春節。此後,人們陸陸續續創造了神話和種種儀式行為來標誌這個開端,説明這個開端。不同的社會階層按照自己的理解,賦予春節不同的文化意義。但是,春節的全部傳統意義都是圍繞著“開端”而存在的:宇宙的誕生、萬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開端……

  六、關於春節民俗的建議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包括經濟、政治、軍事、科研、文化等等方面。隨著其他方面的推進,中國文化現代化問題日益突顯出來。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一種常見的文化現代化策略是否定傳統文化,在西方現代文化基礎上創立新文化。體現在節日文化建設方面就是用公曆新年取代農曆新年,把農曆新年變成“春節”。但是,這種脫離實際的文化變革沒有得到全體國民的響應,公曆新年迄今未能深入民眾生活形成真正的民俗節日,基本只是一個法定假日而已;而農曆新年這個事實上依然是中華民族最大的節日卻遭到一定的貶斥——我們的民族文化於是遭到損害。我們的新年節日呈現出一種上下分離的不利局面——公務活動和理論上元旦是新年,可是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卻以春節為新年。這種局面不利於統一的民族認同感的形成。

  新的節日文化建設必須尊重既有的節日文化傳統,這樣才能得到人民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響應。新年節日文化的重建也必須尊重原有的新年文化傳統,並創造性地加以轉換,使之全面適應現代國家制度、適應現代生活方式。

  古老的春節民俗傳統隨著歷史的腳步伴隨我們民族走過了幾千年。其間,它的名稱、內容發生過多次演變,以適應當時的社會生活。我們相信,春節民俗經過轉換,在當代社會依然可以發揮良好的社會功能。

  我們總結春節文化的主要社會功能是:一年一度,我們民族文化的各個層面在此得到全面展示,從飲食、服裝,到文學藝術、價值觀念,再到娛樂遊戲。全國人民,不管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族別,但是都在這個時間段自覺自願地共同歡度節日。春節作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階級、甚至超越國界的民俗節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全民族的認同感。而且,春節是一筆現成的文化財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順利地進入大眾生活,有利於建設新的全民族各階層共同享有的節日文化。

  基於以上認識,我認為政府應該採取下列措施對待春節問題。

  1、 維持公曆和農曆並存的曆法制度

  辛亥革命以來的公曆和農曆並存的曆法制度基本是成功的,它既保證了我們在公務方面與世界的同步,同時也保存了我們的傳統文化。而1928年廢除農曆的做法顯然是失敗的,這個教訓值得汲取。

  政府應該重申:公曆和農曆並存是現政府的曆法制度。近年來,一些包含日曆的印刷品只有公曆,沒有寫明相應的農曆,更沒有農曆節日,這是不對的。應該對之加以限制。

  不過,公曆和農曆並存,也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一年之中出現兩個“新年”容易使人迷惑。那些不了解傳統曆法精神和春節民俗意義的人會覺得春節“沒有意思”,甚至想用元旦代替春節。這方面應該推動整個學術界加強對於民俗學的研究,並加強民俗學在全社會的影響力來加以解決。

  2、 春節假期應該從臘月三十開始

  春節是最大節日,為了過好它,必須提前準備。而且除夕要全家團圓、要守歲,如果不放假,這些活動勢必受到直接影響。所以,春節假期應該從臘月三十就開始,不能等到初一才開始放假。

  3、 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應該改變

  重新認識爆竹的文化功能,總結民國年間和近年來禁放的經驗教訓,我們認為簡單禁放所付出的“文化代價”是巨大的,而且難以成功。

  加強科研,開發危險性較小、少污染乃至無污染的新品種。

  加強生産、運輸和銷售環節的安全管理。

  加強燃放安全教育,嚴厲打擊燃放中的故意傷害行為。

  4、增加春節賀詞和春節團拜

  為了加強全體國民的民族認同,縮小政府與民眾的距離,應該在春節的時候請相關的領導人發表賀詞。現在,國家領導在元旦發表新年賀詞,與世界同步是應該的。可是,人民最重視的春節卻沒有賀詞,實際上我們就失去了一個親民的機會。現在,外國一些領導人為了加強對於華人的吸引力在春節特意發表賀詞,向華人祝賀。在感謝之餘,多少也令人感到遺憾。

  各個地方單位的團拜活動安排在元旦是不妥當的。應該改在春節進行。

  5、限制春節聯歡晚會

  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電視春節聯歡晚會為守歲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專門的娛樂節目,體現了政府對於百姓春節守歲習俗的尊重,因而也得到人民的喜愛。但是,近年來,人們對它的批評越來越多。原因何在?守歲的一家人同看一個節目,實際上就要求節目能夠滿足所有成員的興趣,而這是實現的。中央臺針對不同觀眾安排了戲曲、舞蹈專場,企圖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但是,它又使得一家人爭電視機,或者各自分別看,結果又損害了家人團聚和交流。另外,電視春節聯歡晚會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商業性極強的節目,商業廣告、明星廣告。為了廣告效益,晚會節目越來越多,質量也就無法保證,結果年年遭到人們批評。

  從民俗學角度看,電視春節聯歡晚會畢竟是一個視覺藝術節目,大眾只能坐著看,不能參與,沒有交流,因此,它無法成為一項獨立的民俗活動,只是一個娛樂節目而已。它是不能代替守歲的。

  其播放時間從20點一直延續到24點以後,擠佔了守歲的人們本應親身參與的一些民俗——包餃子、彼此交談話團圓等等,影響了除夕團圓在家庭親情交流方面的功能。

  基於以上理由,建議減少電視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縮短其節目時間,大致以兩個小時為宜。

  6、加強民俗學研究,保護優良的春節民俗

  組織學術界加強對於全國各族人民春節民俗的全面調查和深入研究,總結春節民俗在民族認同、價值觀培養和美學方面的意義。

  對於春節民俗中公認的優良傳統應該予以宣傳、保護,加強引導;反對把春節活動惡俗化。例如,同事之間的拜年活動本來是借新年之機增進朋友情誼的,但是有人把它變成拉關係、拍馬屁的機會,甚至於假借給領導的子女壓歲錢而公然行賄。按照傳統,壓歲錢數額很小,的確是給孩子用的。現在由於子女少,父母溺愛;加上某些人變相行賄,最終使得壓歲錢數額猛增。既是長輩的負擔,又是對孩子的不良誘惑。應該宣傳壓歲錢的本來意義是表示長輩的慈愛。

  ----------------------------------------------

  >>>>進入論壇提問、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本文(包括文字和圖片)經中國民俗學會授權,未經許可,其他媒體(含已經獲得常規新聞轉載授權的網站)不得轉載、節選、抄襲,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