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2005新春民俗主題看板 > 正文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展出惠山泥人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9日 01:12)

  主題:《惠山泥人》

  時間:2005年1月28日—2月28日,8:30—17:30

  地點:中華世紀壇二層 東方藝術館、西方藝術館

  電話:010-68513322 010-84498595

  經過東南大學漢聲中國民間藝術研究所、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北京歌華展覽公司、北京漢聲文化幾年的精心策劃的《惠山泥人》展于1月28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東方藝術館、西方藝術館隆重開幕。


  

《水滸記活捉》-手捏戲文


  《水滸記活捉》-戲劇演出


  大阿福

  這次《惠山泥人》大展是建國50多年來,全國最大一次專項民間泥人藝術大展,從元月28日到二月28日, 在長達一個月的展覽期間,觀眾除了能欣賞到不同歷史時期的近300套(件)惠山泥人精品之外,還可以參與許多民間文化交流活動。“工藝大師泥塑表演”,讓觀眾可以現場觀看到無錫泥人大師的創作過程,“專家主題講座”利用多媒體現場放映幫助觀眾更好的現場賞析泥人作品,“兒童泥塑主題創作”歡迎孩子親自動手製作,另外,設在展廳中的書展,也能讓您目睹更多《漢聲》民間文化的圖書。這些與觀眾互動的活動將會讓北京人品賞一次真正的民間文化大餐。

  從1998年開始,《漢聲》開始對無錫惠山泥人進行了長達8年的全面調查。這次展覽就是《漢聲》對惠山泥人研究的一次全面展示,借這個展覽,《漢聲》也期待能將三十多年來在“中國傳統民間文化”工作中的心得、收穫與大眾分享。

  本次展覽分兩部分:東廳是兩位惠山泥人大師喻湘漣、王南仙展示惠山泥人技藝特色的作品;西廳是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部分惠山泥人歷史作品,分為粗貨、細貨和神佛像三類。展覽期間,兩位大師將為觀眾現場演示工藝操作過程。

  北京的這次展覽將不是一個普通的陳列式展覽,一反傳統展覽的布展方式,由世界著名展覽設計公司——美國RAA(曾負責設計鄧小平紀念館)負責展覽空間設計。展區分東廳、西廳兩部分,展覽面積1700多平方米,展廳中採用多種展示手段烘托展出效果,平面、立體、實物、圖片、聲像及多媒體的綜合運用,強調色彩,佈局新穎,使民間藝術品的魅力更具有視覺衝擊力,使江南水鄉的氣質和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充溢在整個展覽空間。

  嘆為觀止的大師之作和老泥人的歷史珍品

  展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廳陳列的是無錫惠山泥塑彩繪大師喩湘漣、王南仙的作品,通過展出的大阿福、小花囡和手捏戲文共約134套(件),完整反映出有400年曆史的惠山泥人從捏坯到彩繪裝光的全部程序、程式。惠山藝人造型之美、技藝之美、情趣之美盡收眼前。

  西廳是無錫民間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惠山老泥人的部分歷史作品,共約152套(件)。全部作品展現了惠山泥人深厚的社會基礎和創作陣容。

  獨步全國的惠山泥人“手捏戲文”

  惠山泥人可分為神佛像、粗貨、細貨三大類。神佛像多是民間寓意吉祥而帶有親和力的傳統神祇;粗貨大部分是兒童玩具;細貨主要以“手捏戲文”為代表。取材流行於民間的崑曲、京劇和灘簧。無錫是經濟發達地區,惠山泥人作為一項地方手工藝行業,在清末就已經有自發組織的行業組織機構“耍貨公所”,有明文條款保護各家藝師原創作品權益,是最早的手工藝行業公會。在中國近現代社會史上,自有其研究的價值。

  弘揚傳統民間文化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民間文化源自最廣闊的社會生活積澱,是民族文化觀念審美意趣的基礎,蘊涵著我們民族數千年曆史長河中逐漸累積的生命動力,也是我們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血脈。在現代化進程中,保留、保持本地民間文化藝術的特質,也就是保留、保持了在現代化方向的發展動力。正如魯迅所説:越是地方的,才越是世界的。現代高科技造就了“地球村”,民間的地方的文化就成了越界的文化,成為世界的文化。它是地方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成分,是這個地區歷史的見證。

  主辦單位

  東南大學漢聲中國民間藝術研究所

  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

  北京歌華展覽公司

  北京漢聲文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中央電視臺社教中心《人物》欄目

  

來源:中華世紀壇

責編:郭翠瀟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