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石頭的史詩——走近漢畫像石 > 正文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漢畫像石概説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3日 11:19)

  漢畫像石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産中的瑰寶,是漢代大多沒有留下名字的民間藝人雕刻在墓室、棺槨、墓祠、墓闕上的以石為地、以刀代筆的石刻藝術品。

  目前,我國發現漢畫像石的地域很廣,分佈區域主要有4個中心:一是河南南陽、鄂北區,二是山東、蘇北、皖北區,三是四川地區,四是陜北、晉西北區。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豐臺,浙江杭州,陜西邠縣,也有零星發現。前3個區域都是當時經濟、文化發達的中心;陜北、晉西北區在東漢順帝以前是北方邊防重地,其中心綏德又位於通往西方的貿易通道上。據資料稱,現已發現漢畫像石一萬塊左右,數量之多令人驚嘆。

  漢畫像石發展時代和地區分佈都有軌跡可循。畫像石産生在西漢中葉,即國家財力勢力最為雄厚發達的時期;西漢末至東漢初是畫像石的發展期,地點分佈以河南、山東、湖北為主;東漢中晚期是畫像石的全盛期,山東、南陽畫像石在此時臻于繁榮,其它各地也開始流行畫像石,並較快形成地方風貌;東漢末年,戰亂局勢使社會生産遭受重大破壞,畫像石失去了存在的社會基礎,全面而迅速地走向衰微。

  漢畫像石作為漢代厚葬習俗的産物,它的出現,有其思想和物質方面的基礎。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漢初統治者熱衷於神仙傳説,追求長生不老,永享極樂。當神仙不可見,長生不可得時,他們又迷上了“死即再生”的觀念,希望生時極盡人世歡娛,死後還能繼續。於是,墓室成了墓主生前環境的縮影。另一方面,漢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而行孝的大端,又無過於養生,生極其欲,死更厚葬。《後漢書荀淑傳》:“漢制使天下誦孝經,選吏舉孝廉”,“以視天下莫遺其親”。花錢千萬為死者建造墓、闕、祠堂是孝的表現,《鹽鐵論散不足》:“今,生不能致其愛敬,死以奢侈相高,雖無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幣者則稱以為孝,顯名立於世,光榮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於髮屋賣業。”可見在當時,生養的情況無關重要,只要死葬能竭其全力,並將費值數目刻于石上,以告生、死者,就被看成是至孝的行為。這是漢畫像石得以産生的思想基礎。漢初休養生息70年,終於迎來漢武帝劉徹統治的全盛時期,雄厚的財富積累使得厚葬蔚成風氣。鐵的時代的到來,也使漢代雕造畫像獲以得心應手的工具。這是漢畫像石得以産生的物質基礎。

  漢畫像石的內容豐富多彩,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豐富多采的現實生活。如迎來送往、車騎出行、迎賓拜謁、庖廚宴飲、樂舞雜技、鐘鳴鼎食、六博對弈、馳逐狩獵、射禦比武、飛劍跳丸、馴象弄蛇、魚龍漫衍、吞刀吐火、捕魚田獵、亭臺樓閣、門卒侍衛等。它廣泛地反映出墓主生前擁有的各種財富資産情況,從山林田池到宅第高樓等,將這些內容都總匯起來便可構成一幅完整的莊園經濟圖,也是墓主所想過的前述那種生活方式的物質基礎。同樣,作為一種崇尚財富的觀念這也被移植到人們想象的仙境之中。

  漢代社會崇尚富貴,“崇高莫大乎富貴“。因此墓主在畫像中也大肆渲染他們生前的富貴生活。漢代人桓寬在《鹽鐵論》中曾對當時貴人之家的生活和社會的奢侈頹靡之風有過具體的描述。其貴人之家是“臨淵釣魚,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鬥雞,中山素女,撫流徵于堂上,鳴鼓巴俞,作于堂下。婦女被羅紈,婢妾曳纟希 纟寧 。子孫連車列騎,田豬出入,畢弋捷健。”

  當然,有一點要説明的是,有很多漢畫像石墓葬裏,畫面所表現的,是一種理想化的生活場景,並不能完全看作墓主生前生活寫真。

  二是垂教後世的歷史故事。漢代先民善於思想和崇拜,雖然皇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在社會上新儒學佔主導地位的同時,道家思想和民間宗教也十分活躍。人們在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孝親的倫理道德束縛的同時,在對賢君明臣、武功爵勳、貞節烈女、殉國刺客頂禮膜拜的同時,對成神為仙也充滿激情,對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神也是尊崇有加。他們認為萬物有靈,對從天上到地下的一切神靈都是非常敬重。在漢畫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是無所不包的,無怪乎重迅先生要讚嘆漢畫藝術之“深沉博大”。

  反映歷史人物故事的內容有周公輔成王、齊桓公釋衛、荊軻刺秦王、聶政刺俠累、晉靈公欲殺趙盾、蒼頡造字、泗水撈鼎、孔子見老子、二桃殺三士等。這些內容往往刻在祠堂裏,作為對家族後人道德教育的教科書。

  三是雄奇瑰麗的神仙世界。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相交)四神,有傳説的摶士造人,煉石補天,創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媧,有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搗藥、神獸守鼎、西王母與東王公、有隨車出行的九頭人面獸--開明獸,也有三足烏、九尾狐、靈芝、麒麟、天神羽人、奇禽異獸等。為了死後能夠得道升仙,充滿想象力的先民把龍、虎、鹿等神奇動物作為升仙的騎乘工具。這些內容的畫像,表達了墓主希望死後能升仙和享受仙境生活的強烈願望,而這種仙境生活實際上就是墓主生前現實生活的延伸和繼續。

  總之,漢畫像石內容豐富,取材廣泛,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狀況、風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藝術品,也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資料。

  漢畫像石多為經濟上富有的墓主及其家屬,與畫工、石匠集體創作的藝術作品。墓主和家屬總是要提出自己的追求目標和理想,畫工和石匠則圍繞這個目標和理想進行創作。畫像石的基本製作工藝流程是:先由畫師在打制好的石板平面上繪出線勾的圖畫底稿,然後由石工按畫稿加以雕鏤刻劃,最後還要由畫工再加彩繪。但最能表現漢畫像石藝術特徵的,卻是古代匠師們那複雜多變的雕刻技法。

  這種雕刻技法綜合地看,主要有線刻、凹面線刻、凸面線刻、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其中最常見的有三種:第一種是陰線刻,即在打制好的石板平面上以單線刀刻畫出人物、動物及其他圖像,其拓片效果基本是白線條。第二種為平底淺浮雕,也稱減地淺浮雕,刻法是在磨制好的石面上先將畫像凸出,然後將畫像輪廓外減地,即將畫像外的空白部分全部剔掉磨平,使圖像呈平面凸起狀。第三種是有橫斜紋襯底的鑿紋減地淺浮雕,其技法基本同於第二種,只是在圖像外減地時留下一些平行或斜向鑿紋,更增加了畫像的裝飾效果。

  漢畫在構圖上,常是不分遠近的,它所用的透視,是散點的;後世的用的俯瞰透視法,在漢畫裏業已完成,一直到今天,在中國畫中還有很大的勢力。在佈局上不留白,常以小的物件堵塞其間,使畫面不留空隙余裕。這一點和唐宋文人畫所提倡的“留白天地寬”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的,因而被後來的文人畫棄之不用,只在民間藝術裏有所保留。

  在形象塑造上,漢畫以曲線為主的輪廓線強調了形象的形體與動態特徵,幾乎所有的形象都處在行進、跳躍、流貫、顧盼、飛騰的運動瞬間,因此畫面上常可看出線條的彈力和感情的緊張。漢畫的這種線條的彈力,在後世漸漸消失,柔和逐步取代了雄健,在期的封建壓制下,那種潑辣的野性盛旺的畫風逐步喪失貽盡。

  由於漢代文化融合了許多不同的因素,使得各地的漢畫像石藝術呈現出了不同的題材和風格。

  如南陽畫像石在楚文化的強勁影響下,主要描繪的是神話人物、祥瑞禽獸及星宿圖像等,如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仙人,以及金烏負日、白虎星座等。畫面在表現一個故事時,以橫向分佈為主,造型的運動感極強,具有蓬勃的野性和生機,風格豪放古拙,奔放有力,構圖疏朗,體現出恢宏而博大的藝術風格。

  山東是漢代古代文化發達的地區,居於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與老莊陰陽五行、歷史神話等交織在一起,成為畫像石表現的主要內容。畫像石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有反映莊園、車行、聚會、宴飲、戰爭、樂舞、雜戲、作坊、狩獵、手工勞作等現實生活場面,還有描繪禽、獸、魚、蟲、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以及各種建築的圖形與裝飾圖案。風格質樸厚重,勁健秀美。畫像石尤以表達儒家道德理想的歷史人物故事題材居多,形成敦厚渾樸、佈局密集的藝術風格。

  徐州漢畫像石的題材內容非常豐富,以現實主義的手法真實、形象地多角度地再現了漢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富有濃厚的人情味、世俗味。同時以浪漫主義的手法表現漢代人心目中的神仙世界。徐州是東漢佛、道思想的傳播中心之一,還有的題材來自宗教輪迴轉世長生不死羽化登仙的幻想。在構圖上一般把“寫真”、“虛擬”兩種不同性質的圖像以分格的形式將其分開。如有的將畫面分為上、中、下三格:上格刻仙鳥神獸,描繪的是虛幻的仙境;中格刻狩獵的情景,下格刻車馬出行,展示了活生生的人間世界。在藝術表現手法上,作者往往以形寫神,著力刻畫物象的神情或神意。如著名的“力士圖”,畫面上五個力士均雙目圓睜,動作各異,形象極其生動傳神。為了表現力士用力過大,作者別出心裁,故意將幾位力士的腳刻到畫框的下界外。

  陜北漢畫像石以現實生活為主題,有較多的農耕、狩獵等題材,形成質樸簡潔、裝飾性強的藝術風格,後世的剪紙和它一脈相傳,因為地處邊塞,可以看出秦文化和胡文化的明顯影響。

  四川特有的漢畫像石棺,既是巴蜀地方文化的特殊表現,又是中原漢畫像石墓的濃縮。

  漢代畫像石對於研究漢代的建築、雕刻、繪畫具有很大價值,作為雕刻藝術形式,在中國美術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所謂“稟三代鐘鼎玉器雕刻之工,開兩晉唐宋繪畫之先河”,留給後人的是古拙素樸、活潑熱情的藝術風采。 由於漢畫像石在雕鑿前是先在石塊平面上繪出畫面,而後雕刻出物像,是繪畫和雕刻兩種藝術的結合,因此,我國的繪畫藝術的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從這裡窺見端倪。漢畫石拓片--這些拓自畫像石的古趣橫生的宣紙,不知滋潤了當今多少中外藝術家枯竭的靈感,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

  本書所錄,絕大多數出自作者自己的藏品,而且很多來自民間。

  走近漢畫像石,徜徉千年忘川,透過這些無名藝術家們留下的傑作,我們聽到的是一曲動人的絕響。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