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石頭的史詩——走近漢畫像石 > 正文

婚嫁野合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8日 09:47)


>>>>欣賞漢畫像石圖集——婚嫁野合

  據考證,漢代男子結婚年齡普遍都在十四歲到十八歲,女子初婚年齡在十三四到十六七歲之間。婚姻的低齡化,那是因為當時統治階級鼓勵生殖。特別是秦末、西漢末和東漢末,由於人口減少,勞動力缺乏,客觀上需要增加人口。地主、貴族早婚把家族人員增加作為興旺的標誌。

  秦漢時,子女的婚姻由家長決定,這是通例,但當事者本人也並非毫無發言權。一般平民則更加尊重女子意願。結婚必須先有媒人聯絡,男方需向女方送聘禮,當然聘禮視婚家經濟、政治地位情況而有所不同,但一般的均不可無聘禮。非常有幸的是我收藏了婚禮圖和納彩圖,在我所見到的已經出版的漢畫像石書裏還沒有發現過。

  漢畫像石中雕刻性崇拜的內容,一是祈願五穀豐登,二是子孫後代繁榮昌盛。

  漢代,對人們影響最深的是儒和道,儒重人倫,道法自然。儒家于性,諱言色,諱言快感,而以生殖為冠冕堂皇的首要目標,只要為了傳宗接代,性行為當然就合情合理合禮。《詩經》中就有“君子之道,五日一禦(性交)”的説法。

  至於後來北宋程頤、朱熹倡導的理學盛行,宣揚“餓死事極小,朱節事極大”,宣揚“存天理,滅人欲”,使古代有關“性”的學術遭到壓抑和排斥,則是對儒學的曲解。漢儒對性並沒有多大禁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漢畫像石表現男歡女愛的時候,既有隱諱的替代圖像,更有公開的寫實描寫。《史記示疑》雲:“古婚禮頗重,一禮未備,即謂之奔,謂之野合。”《史記探源》曰:“紇與顏氏女禱于尼皇野合而生孔子,于尼掃地為祭天之壇而禱之,遂感而生孔子,故曰野合。”古時認為野合是一種吉祥、美好而神聖的象徵。

  道家的生命目的,一是長生,二是享受,如此,則不以理解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道教正式建立於東漢末年。

  西漢時期性的開放,大大超過現代人們所想象的程度,此時中國人懂得閹割男孩可以使他們喪失性慾和性能力,讓他充任宦官。從中山靖王劉勝墓和西安近郊出土的男性生殖器來看,有骨制的和青銅鑄造,從尺寸到外形完全倣真,長度平均在18厘米左右。古代房中術所展示的是男女平等,合理而又健康的性生活。因而在墓室中刻畫春宮圖從儒家的人性倫理上和道家思想的“養生”享受上,都是可以理解的。

  漢代獎勵生育,漢朝建立之初,高祖劉邦採取“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獎勵生育就是其中措施之一。“民産子,復勿算二歲”。

  《野合》圖中的桑樹蘊含著生殖崇拜的民俗意義。四川畫像磚中有兩幅畫像內容大略相同的《野合》畫像。其中一幅的具體畫像為:在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桑樹下,一對男女正裸體交媾,脫下的衣服挂在桑樹上,女子採桑用的小竹筐拋在一旁。桑樹上還有兩猴在攀援嬉鬧,有三隻禽鳥在跳躍鳴叫。畫中還有二男子裸體等待。

  徐州漢畫像石中也曾發現有《野合》畫像:畫右一株大桑樹,樹上挂著一隻採桑葉用的籃子;樹右邊是起伏的山巒,山間共有三人,兩男一女,其中一男子正將一女子捺倒在山坡上欲交歡。陜北漢畫像石中有一幅《狩獵戰爭放牧》畫像,畫左邊起伏的山丘間刻畫桑樹兩株;畫右邊與之相對應刻畫有一對男女裸體相向坐姿交媾。這些“野合”畫像所反映的應是我國古代每年在仲春之月舉行的“社祭”活動中出現的一種“野合”風俗。它應是我國原始社會的性崇拜觀念在漢代民俗中的孑遺。古人家崇拜生殖器官和性交的民俗意義就在於祈求子嗣繁昌。“野合”與桑樹的結合,應與古人視桑樹為一種生殖神樹的民俗觀唸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種野生桑生長年代長,樹榦高大,枝葉繁茂,桑果(葚)纍纍,且其果可食,葉可養蠶,因此,在古人心目中,大桑樹充滿了無限的神秘感。

  人們往往把多籽的事物來象徵人類的多子。

  古人常以多籽之物借喻人多生子,桑便具有了巫術意義上的生殖神性。

  根據巫術的想到交感原理,人們在枝葉茂盛,椹果纍纍的大桑樹下進行野合,也可以獲得象桑樹一樣的旺盛的生殖能力,桑下野合之俗也由此而産生。另據接觸巫術的原理,人們相信用身體或穿過的衣服雲接觸桑樹更可以獲得桑的生殖神性,提高受孕幾率。因此,四川出土的“野合圖”中不僅男女衣服挂在桑樹上,而且還有人用男性生殖器雲接觸大桑樹榦。

  桑的多籽,猴的性淫與人類男女的交合,三者想到感應,共同構成畫像的主題--生殖崇拜。

  桑樹又是古代重要的祭祀場所,而在桑中所進行的各種祭禮又多與生殖器理念密切相關。社壇又叫桑臺,社(春社)又稱桑社。

  桑林能興雲致雨的神性實際上又是源於桑社的生殖神性。

  《周禮地官媒氏》:“仲春之月,會合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禮記月令》又雲:“仲春之月,……以太牢祀于郊……。天子親往……授以弓矢于高某之前“(弓箭在原始風俗中常作為女性性交的象徵)。祭媒神之目的也是為了促成男女的結合,以利繁殖後代,促進人口的增長。祭媒神也是社祭活動的重要內容。同樣,男女“野合”之俗也是天地交合而滋生大地萬物的最佳季節。

  人類兩性構精孕育後嗣與天地交合是相通的,所以古代允許男女在社祭活動中自由交合,甚至官方還鼓勵人們在春季進行婚配。

  《詩鄭風》雲:“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經觀乎,洧之外,洵許且樂,惟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朱熹在《集傅》中講:“此詩淫者百敘之解”。

  中國古代思想家,聖人孔子就是野合而生。梁玉繩《史記志疑》講:“古婚禮頗重,一禮未備,即謂之奔,謂之野合……顏氏從父命為婚,豈有六禮不備者,羞因訖偕顏禱于尼山而為之説耳”。由此可知孔子是其父叔梁訖和母顏氏野合而生。清人崔適《史記採源》雲:“訖于顏氏女禱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于尼丘掃地為祭天之壇而禱之,遂感而生孔子,故曰野合”。

  這種風俗,到了漢代仍有一些殘留。漢代出現老師傅畫像磚,正是這種風俗在藝術上的表現。這種風俗一直傳到後世,為一些少數民族所保留。如清代雍正《績台灣府志》卷十四講,高山族:“男婦于山間彈口琴,歌唱相合,意投則野合”。《炎繳紀聞》卷四雲,瑤族:“踏歌而偶奔者,入空崗,插柳避人”。《苗疆見聞錄》講:“男婦婚娶不湏媒妁,女年及笄,行歌于野,遇有年幼男子,互相唱和,彼此心悅則先行野合”……

  在現代,民族學和民俗學中保存的野合資料很多。巴蜀漢代畫像磚上表現的野合,可能起著一種“圖騰”作用。是漢代人為乞求吉祥美好的生活,期望子孫昌盛而作,也是自古以來生殖崇拜的具體表現。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