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石頭的史詩——走近漢畫像石 > 正文

第一編 豐富多采的社會生活 九、六博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6日 16:22)

  

六博史話

  博戲亦稱六博或陸博,是中國古代歷史悠久的棋類遊戲。一種傳説是春秋時代老子發明的。另一種傳説由仙界傳到人間。在漢代十分流行,六博遊戲乃是漢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漢代不少皇帝如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也是六博愛好者。長安六博高手許博昌編寫出六博棋術口訣,成為當時六博棋術的通俗教本,“三輔兒童皆誦之”。

  在喜好博弈的社會風氣浸潤下,女性也對六博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西漢末年的女子遲昭平則是六博棋的理論家,以“能説博經”聞名於時。武帝年間細君出嫁烏孫昆莫,宣帝時朝廷送去博具,供其解悶。

  漢畫像石仙人六博畫面耐人尋味:飄動的羽翼、生角的腦袋以及拍手稱快的表情,傳神生動,是漢畫中的珍品。

  六博棋主要由局、棋子、箸或煢組成。局即六博棋盤,常見的局係方形或長方形木板製成,上有12曲道,中央有一方框,四角有圓圈或飛鳥圖案。

  六博棋子有兩種類型,一種是12粒棋子,分為6白6黑兩組。也有六博棋子用形狀加以區別。方形棋子和長方形棋子各6個,也分為2組。另一種是12粒棋子分為兩組,每組包括1大5小的6粒棋子,大棋子稱作“梟棋”,小棋子稱作“散棋”。博箸長約32.5厘米,下博棋一般要用六根箸,六博由此而得名。六博是靠擲採行棋的,擲採是勝負的關鍵。“採”是六面的,以“五”、“白”兩採為貴,擲採瞬間,往往伴有吆喝之聲,即所謂的喝采。六博往往伴隨飲酒,時稱“飲博”,一般是輸棋一方計籌罰酒。所以在漢畫像石六博圖裏,棋盤旁邊往往都有酒尊和耳杯。

  六博術在魏晉之後逐漸失傳,現存的有關史料零雲散星,語焉不詳,如何投擲著、煢,如何行棋,已不能詳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六博戲屬於競爭性極強的棋種,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迷上博戲者,往往“廢事棄業,忘寢與食,窮日盡明,繼以脂燭”。待後來發展到“意錢之戲”時,就産生了“賭博”詞義。

  漢文帝朝,皇太子劉啟由於和吳王劉濞太子下博棋時“爭道”,用棋盤打死吳王太子。這樁因下棋發生的人命案,是導致吳王劉濞叛亂的直接原因之一。


  一車正面圖

本篇文章共有 7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