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石頭的史詩——走近漢畫像石 > 正文

漢代建築——石祠堂闕屋頂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6日 16:17)


>>>>>欣賞漢畫像石圖集——建築人物

  漢代石祠堂集中分佈在魯西和蘇北、皖北地區,北到長清、東阿,南抵宿縣、徐州,西至嘉祥、金鄉,東達滕州、曲阜,沿微山湖作南北狹長的分佈之勢。

  闕是漢代較獨特的建築樣式,它多成對建立在建築群的入口入兩側,是入口處的標誌建築物,它源於“新石器時代單純瞭望,守衛的木樓,到奴隸社會國家建立後,已演變為完全意義上的闕,這就是城闕和宮闕,西漢初期貴族府第開始使用第宅闕,建在府第入口的兩側,以顯示其地位,身份,並作為大門的標誌。”後來也為了祭祀的需要倣造宮闕的形式將其縮小建於祠廟入口兩側成為祠廟闕,同時在厚葬風的影響下,“為了表示死者的身份、地位,在墓前的神道兩側建闕,便出現了墓闕,也有一些墓葬,雖未建闕,卻將闕的形象製成明器,或刻在畫像磚,畫像石,石棺的圖案中。”

  屋頂形式也用於區分尊卑,順序是重檐廡殿為貴,次重檐歇山,次重檐攢尖,次單檐廡殿,次單檐歇山,次單檐攢尖,而懸山、硬山為低級。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