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人民的學者——鐘敬文 > 正文

鐘敬文著述目錄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9日 21:00)

  讀《粵東筆記》 // 歌謠(第67、68號) / 1924.11.16

  南洋的歌謠 // 歌謠(第70號) / 1924.11.30

  山歌 // 歌謠(第71號) / 1924.12.7

  潮州婚姻的俗詩 // 歌謠(第72號) / 1924.12.14

  海豐人表現與歌謠中之婚姻觀 // 歌謠(第74號) / 1924.12.28

  猥褻的情歌 // 歌謠(第74號) / 1924.12.28

  三朵花(新詩,三人合集) // 自印 / 1924

  故事中之俚諺 // 歌謠(第77號) / 1925.1.18

  從古詩竄改出來的歌謠 // 歌謠(第77號) / 1925.1.18

  《陸安傳説》綴言 // 北京大學國學門週刊 / 1925.1

  懊儂歌中的山崩城(給顧頡剛信) // 北京大學國學門週刊 / 1925.2

  答王嗣順先生討論山歌的信 // 歌謠(第78號) / 1925.2.15

  附會的歌謠 // 歌謠(第78號) / 1925.2.18

  廣東海豐的孟姜女傳説 // 歌謠(第79號) / 1925.2

  李白詩中的崩山之説 // 歌謠(第79號) / 1925.2

  歌謠的一種表現法:雙關語 // 歌謠(第80號) / 1925.3

  海豐的=歌 // 歌謠(第81號) / 1925.3

  情史及戲曲大全中之孟姜女 // 歌謠(第83號) / 1925.3

  情史及戲曲大全中之孟姜女 // 歌謠(第83號) / 1925.3

  再談海豐醫事用的歌謠 // 歌謠(第85號) / 1925.4.5

  故事中的歌謠 // 歌謠(第85號) / 1925.4.5

  偏韻語 // 歌謠(第85號) / 1925.4.5

  疊韻語 // 歌謠(第85號) / 1925.4.5

  關於《看見她》的通信 // 歌謠(第85號) / 1925.4.5

  送寒衣的傳説與俗歌 // 歌謠(第90號) / 1925.5

  談談海豐醫事用的歌謠 // 歌謠(第91號) / 1925.5.17

  混號 // 歌謠(第92號) / 1925.5.24

  築城曲與貫休詩 // 歌謠(第96號) / 1925.6

  歌王 // 語絲(第23期) / 1925.4.23

  隨筆兩則 // 語絲(第37期) / 1925

  説福佬話人民的孟姜女傳説及其他 // 北京大學國學門週刊 / 1925.11

  荔枝 // 東方雜誌(第19期) / 1925年

  花的故事 // 文學週刊(第207期) / 1926.1.10

  《客音情歌集》引言 // 黎明(第3卷第43期) / 1926.3

  音樂化的客歌 // 黎明 / 1926.7.4

  再談荔枝 // 黎明 / 1926.8.29

  讀《中國民歌研究》 // 黎明(第3卷第45期) / 1926.9.19

  汕尾新港〖SX(B-*6〗〖HT7,5〗疋〖〗旦〖SX)〗〖HT〗民調查 // 北京大學國學門週刊(第2卷第22期) / 1926

  特重音調之客歌 // 北京大學國學門週刊(第2卷第24期) / 1926

  《民間趣事》小序(並編第一集) // 北京北新書局 / 1926年10月版

  重編《粵風》引言 // 文學週刊(第255期) / 1926.12.17

  談兩部民歌集——《吳歌甲 》與《白雪遺音選》 // 《一般》第2卷第4期 / 1927.4.5

  關於民間趣事 // 北新(第1卷第35期) / 1927.4.23

  《山歌選》序 // 北新週刊(第1卷第51、52期) / 1927

  重編《粵風》引言 // 文學週報(第4卷) / 1927.8

  荔枝小品(散文集) // 北新書局 / 1927.9

  民間文學 // 民間文藝(1927年第3期) / 1927.11

  我所聞的灶神故事 // 民間文藝(第9、10期) / 1927.11.8

  中國古代幾個鳥的傳説 // 民間文藝(第2期) / 1927.11.8

  歌仙劉三妹故事 // 民間文藝(第5期) / 1927.11.29

  馬頭娘傳説辨 // 民間文藝(第6期) / 1927.12.6

  《歌謠論集》序 // 民間文藝(第7期) / 1927.12.13

  台灣民間的趣話 // 民間文藝(第9、10期) / 1927.12.20

  客音的山歌 // 語絲(第118期) / 1927年

  兩首畬言詩的取材 // 民間文藝(第11、12期) / 1928.1.3

  粵風(李編《粵風》整理本) // 北京樸社 / 1927

  中國民間文學——臠——鹹之歌 // 上海開明書店 / 1927.2

  魯迅在廣東(編撰) // 上海北新書局 / 1927

  客音情歌集 // 上海北新書局 / 1927.2

  歌謠論集 // 上海北新書局 / 1928

  西湖漫拾(散文集) // 上海北新書局 / 1929年版

  海濱的二月(散文集) // 上海北新書局 / 1930年版

  遊山 // 北新(第1卷第32期) / 1927.4.2

  談談興詩 // 文學週報(第281期) / 1927.9.25

  關於《詩經》中章段復疊之詩篇的一點意見 / 文學週報(第285期) / 1927.10.9

  中國印歐民間故事之相似 // 文學週報(第6卷) / 1928.7

  宋代民歌一斑 // 文學週報(第297期) / 1928.2

  談談興詩——致顧頡剛先生的信 // 文學週報(第5卷第8號) / 1928.2

  花束 // 文學週報(第339期) / 1928.10

  廣州風物雜憶 // 一般(第3卷第2號) / 1927.10.5

  從迷戀的夢裏歸來 // 一般(第3卷第4號) / 1927.12.5

  舊夢 // 一般(第4卷第1號) / 1928.1.5

  讀燕築信 // 一般(第4卷第1號) / 1928.1.5

  陶元慶先生 // 一般(第9卷第2號) / 1929.10.5

  金陵記遊 // 一般(第9第2號) / 1929.10.5

  重遊蘇州 // 一般(第9卷第3號) / 1929.11.5

  介紹一部六十多年前的風俗書 // 民俗 / 1928.1

  閩南故事集 / 民俗(1928年第2期) / 1928.3

  台灣的民歌——謝雲聲君編的《台灣情歌集》序 // 民俗(1928年第3期) / 1928.4

  呆女婿故事試説 // 民俗(1928年第7期) / 1928.5

  讀《三公主》 // 民俗(1928年第6期) / 1928.5

  藝術三家言 // 民俗(1928年第8期) / 1928.5

  支那童話集 // 民俗(1928年第13、14期) / 1928.6

  關於《孩子們的歌聲》——序黃詔年編的兒歌集 // 民俗(1928年第17-18期) / 1928.7

  關於劉三妹故事的材料(六則) // 民俗(1928年19-20期) / 1928.8

  台灣俗歌 //民俗 / 1928.10

  波斯故事略窺 // 民俗 / 1928.21、22合刊

  答茅盾先生關於《楚辭》神話的討論 // 民俗(1929年第86-89期) / 1929.12

  《別來無恙的一封信》(給容肇祖) // 民俗(1929年第52期) / 1929年

  關於“民俗” // 民俗(1929年第85期) / 1929

  鬥牛的風俗 // 民俗 / 1930.32

  《山海經》神話研究的討論及其他 // 民俗(第92期) / 1930

  歌謠雜談之二:同一起句的歌謠=鐘敬文著《民間文藝叢書》 // 中山大學民俗學會叢書

  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刊行 / 1928年6月版

  楚辭中的神話與傳説 // 大江週刊 / 1928.11、12月號

  七夕風俗考略 // 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新週刊 / 1928年第1卷35、36期合刊

  瑤民略考 // 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新週刊 / 1928年第1卷35、36期合刊

  民間文藝叢話(中大民俗學會叢書) // 中大語言歷史學研究所 / 1928年版

  馬來情歌 // 上海遠東圖書公司 / 1928年12月版

  印歐民間故事型式錶(合譯) // 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 / 1928年版

  中秋夜的西湖和我 // 山雨(第1卷第6期) / 1928.11.1

  想起五坡嶺的母校 // 山雨(第1卷第7期) / 1928.11.16

  偶然草 // 國立中山大學出版部 / 1928年版

  馬來的民歌——《馬來情歌》序=鐘敬文編《馬來情歌》 // 上海遠東圖書公司 / 1928年12月版

  絕句與詞發源於民歌=鐘敬文著《柳花集》=荒原叢書 // 上海群眾圖書公司 / 1929年2月版

  盲人摸象式的詩談=鐘敬文著《柳花集》=荒原叢書 // 上海群眾圖書公司 / 1929年2月版

  柳花集(文藝短論集) // 上海群眾圖書公司 / 1930年版

  關〖JP2〗于《山海經研究》——一封回答鄭德坤先生的信 // 民俗週刊(杭州《民國日報》副刊)第5期 / 1930

  羅亭 // 真善美(第4卷第3號) / 1929.7.16

  海行日述(遊記集) // 尚志書屋擬出,因故未出 / 1929

  “狗耕田”型故事的試探 // 民俗週刊(寧波) / 1930.2-3

  楚辭中的神話和傳説(民俗學會叢書) // 中大語言歷史學研究所 / 1930年版

  湖上散記(散文集) // 明日書店 / 1930年3月版

  中國民間故事試探(之一)田螺精後記 // 民眾教育季刊(第1卷第1號) / 1931.1

  種族起源神話 // 民眾教育季刊(第1卷第3期) / 1931

  中國的水災傳説 // 民眾教育季刊(第1卷第2號) / 1931.2

  中國的植物起源神話 // 民眾教育季刊(第3卷第1號) / 1933.1

  中國民間故事試探(之二)

  《蛤蟆兒子》 // 民眾教育季刊(第2卷第2號) / 1932.6

  中國的植物起源神話 // 民眾教育季刊(第3卷第1號) / 1933.1

  中國的天鵝處女型故事 // 民眾教育季刊(第3卷第1號) / 1933.1

  民間文學和民眾教育 // 民眾教育季刊(第2卷第1號) / 1933

  被閒卻的民間藝術 // 民眾教育月刊(第5卷第2期) / 1936

  民間宗教活動的調查 // 民眾教育月刊(第5卷第3期) / 1936

  民眾固有的教育 // 民眾教育月刊(第5卷第3期) / 1936

  民俗學資料徵求範圍綱目 // 新學生(第1卷第2期) / 1931.7

  中國的地方傳説 // 開展月刊(1931年第10、11期合刊) / 1931.7

  金華鬥牛的風俗 // 開展月刊(1931年第10、11期合刊) / 1931.7

  中國民間故事型式 // 開展月刊(1931年第10、11期合刊) / 1931.7

  老虎與外婆兒故事考察 // 民間月刊(第2卷第1號) / 1932.10

  已見刊佈的老虎外婆型故事 // 民間月刊(第2卷第2號) / 1932.10

  寫在專輯之前(老虎外婆專輯) // 民間月刊(第2卷第2號) / 1932.10

  與W愛伯哈特博士談中國神話 // 民間月刊(第2卷第1號) / 1933.4

  為了民謠的旅行 // 藝風(第1卷第9期) / 1933.8

  關於民間藝術 // 藝風(第1卷第9期) / 1933

  老獺稚型傳説的發生地 // 藝風(第2卷第12期) / 1934.10

  前奏曲 // 藝風(第2卷第12期) / 1934.10

  《越風》序 // 藝風(第3卷第2期) / 1935.2

  俄羅斯俗雜鈔 // 藝風(第3卷第3期) / 1935

  《帝京歲時紀勝》中的禁忌 // 藝風(第3卷第3期) / 1935

  南蠻種族起源神話之異式 // 藝風(第3卷第4期) / 1935

  諸人種的小孩取名 // 藝風(第3卷第6期) / 1935

  東國歲時記 // 藝風(第3卷第8期) / 1935

  古傳雜鈔之一(八則) // 藝風(第4卷第1期) / 1936.1

  民間文藝學的建設 // 藝風(第4卷第1期) / 1936.1

  異民族土俗專輯序言 // 藝風(第4卷第4期) / 1936

  徵集農事的宗教資料 // 藝風(第4卷第10期) / 1936

  《中國的神話之文化史的價值》——序清水君的《太陽和月亮》 // 青年界(第4卷第1期) /1933.8

  鬱達夫先生的印象 // 青年界(第6卷第1期) / 1934.6

  一部比較堅實的著作(書評) // 青年界(第4卷第2號) / 1936.2

  書獃子的暑假 // 青年界(第10卷第1號) / 1936.6

  中國古代的民間文學 // 新秦先鋒(第1卷第5期) / 1933

  文學家和數學 // 文藝茶話(第2卷第1期) / 1933.8.1

  中國民間文學探究(自敘) // 亞波羅(第13期) / 1934.3

  《故事的〖HT5,7〗缶〖KG-*4〗覃〖HT〗子》序《劉大白記述》鐘編同名書 // 上海黎明書局 / 1934年5月版

  老獺稚型傳説的發生地 // 民族學研究(日本,第1卷第2號) / 1935

  天問室瑣語 // (在日本時自印) / 1935

  神話雜談 // 民俗週報(北平民生報)11卷10期 / 1936

  關於説明神話——寫在《婦女與兒童》的《説明神話專號》之前 //婦女與兒童(第20卷第9號) / 1936.6

  古傳雜鈔之二(六則) // 婦女與兒童(第20卷第9號) / 1936.6

  朝鮮産有俗信 // 孟姜女(第1卷第1期) / 1937

  民俗學研究在法國(譯文) // 孟姜女(第1卷第2期) / 1937

  中國古代民俗中的鼠 // 民俗季刊(第1卷第2期) / 1937

  《農諺》序 // 民俗季刊(第2卷第1-2期) / 1937

  中國民謠機能試論 // 民眾教育月刊民間藝術專號(第5卷第4-5期) / 1937.2

  懷杭州 // 新軍(第1卷第2期) / 1939

  指揮刀與詩筆 // 新軍(第2卷第11期) / 1940.10

  青年政治工作者與文藝 // 新軍(第2卷第12期) / 1940.12.1

  民間藝術探究的新展開 // 新軍(第3卷第1期) / 1941

  寸鐵 // 新軍(第3卷第8、9期) / 1941

  東南草 // 友人代印 / 1939

  未來的春(新詩集) // 上海言行社 / 1940

  詩的邏輯 // 嶺南學報(第7卷第1期) / 1941

  文藝斷想 // 現代文藝(第3卷第5期) / 1941.8.25

  詩的話 // 詩創作(第3、4期) / 1941.9.18

  詩的話 // 詩創作(第5期) / 1941.11.5

  詩的話 // 詩創作(第8期) / 1942.2.20

  詩論雜鈔 // 詩創作(第15期) / 1942.10.30

  文藝瑣語 // 文藝生活(第1卷第2期) / 1941.10.15

  奇趣的享受 // 文化雜誌(桂林)1卷4號 / 1941.11.15

  思泉點滴 // 野草(第3卷第5期) / 1942.2.15

  殘破的東洞 // 文藝生活(第2卷第3期) / 1942.5.15

  《詩心》(格言體詩論集) // 桂林詩創作社 / 1942年8月版

  《到溫泉去》(報告文學) // 文藝集刊(第1輯) / 1942.8

  紀念托爾斯泰 // 青年文藝(第5期) / 1943.5.15

  《談買書》(寫于1941至1944年間) // 學生知識月刊(第1卷第2期) / 1944

  讀書經驗瑣談 // 讀書(雙週刊第4期) / 1944

  歲末年頭隨筆 // 文藝 / 1944.12.30

  談詩 // 民主與文化(第1卷第1期) / 1946

  詩藝 // 民主世界(第3卷第6期) / 1946.9

  銀盞坳 // 文藝春秋(第3卷第1期) / 1946.7.15

  牛背脊 // 文藝春秋(第3卷第3期) / 1946.9.15

  幽想錄 // 文藝春秋(第3卷第5期) / 1946.11.15

  風格論備忘 // 文藝春秋(第3卷第6期) / 1946.12.15

  談藝錄 // 文藝春秋(第4卷第5期) / 1947.5.15

  對於古典文學的興味 // 文藝春秋(第5卷第2期) / 1947.8.15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 // 星島日報副刊

  羅曼羅蘭對俄國二月革命的見解 // 星島日報副刊

  鼓樓詩話 // 刊于香港雜誌

  人民的歌手——回憶冼星海 // 群眾週報 / 1947

  蝸廬詩談小引 // 華僑日報 / 1947.11.15

  蝸廬詩談(二) // 華僑日報 / 1947.11.22

  蝸廬詩談(三) // 華僑日報 / 1947.11.29

  蝸廬詩談(四) // 華僑日報 / 1947.12.27

  蝸廬詩談(六) // 華僑日報 / 1948.1.3

  蝸廬詩談(七) // 華僑日報 / 1948.1.10

  蝸廬詩談(八) // 華僑日報 / 1948.1.24

  發揚“詩史的精神——春陽樓詩學隨筆 // 華僑日報(香港) / 1948.5、6月間

  杜詩中的人民性——春陽樓詩學隨筆 // 華僑日報(香港) / 1948.9.4

  方言文學試論 // 文藝生活(海外版第2期) / 1948.3.25

  悼朱佩弦 // 文藝生活(海外版第6期) / 1948.9.15

  歲末雜感 // 文藝生活(海外版第9期) / 1948.12.25

  海涅和他的藝術 // 文藝生活 / 1949.10-11

  談《王貴與李香香》——從民謠角度的考察 // 海燕(香港達德學院文學系) / 1948.6

  方言文學的創作 // 大眾文藝叢刊(第3輯) / 1948.7

  一個榜樣一篇宣言 // 小説(第1卷第4期) / 1948.1.1

  保衛世界和平和自由的聖殿 // 小説(第2卷第5期) / 1949.5.1

  回英室雜筆 // 學習叢書(香港) / 1948

  民間文藝的意義和價值 // 全國文代會特刊 / 1949

  收集研究工作的過去和今後新發展 // 全國文代會特刊 / 1949

  談談口頭文學的蒐集 // 新民報 / 1949.8.16、17

  請多多地注意民間文藝 // 文藝報(第13期) / 1949

  關於方言文學運動理論斷片

  一=方言文學運動的幾點意義——《華南方言文學運動的現狀和意義》中的一節 // 中華全國文藝協會香港分會方言文學研究會編《方言文學》第5期=香港《大公報》 / 1949.5.4〖ZK)〗

  二=方言和民間文藝的蒐集整理——《方言文學運動的新階段》中的一節 // 中華全國文藝協會香港分會方言文學研究會編《方言文學》第1輯=香港新民主出版社發行 / 1949年5月版〖ZK)〗

  詩和歌謠《關於創作》 // 香港達德學院文學系 / 1949.1

  讀了《半灣鐮刀》等以後 // 華北文藝 / 1949.6

  民間文藝論片斷 // 光明日報 / 1950.1.8

  對民間文藝的一些基本認識 // 民間文藝(第10期) / 1950

  民間文藝新論集(主編) // 北京中外出版社 / 1950.8月版

  口頭文學——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産 // 民間文藝集刊 / 1950

  民間歌謠中的反美帝意識 // 民間文藝集刊 / 1951.2

  民間文藝學上的新收穫 // 新建設(第5卷第1期) / 1951

  學習蘇聯先進的口頭文學理論 // 新建設 / 1954.1

  高等學校應設置“人民口頭創作課 // 新建設 / 1957.7

  歌謠中的覺醒意識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52年版

  各族人民歌唱毛主席 // 文藝報 / 1954.2

  一陣春雷——紀念五四運動 // 人民文學 / 1954.5

  《民間文學》發刊詞 // 民間文學 / 1955.4

  略談民間故事 // 民間文學 / 1955.10

  三點願望 // 光明日報文化遺産 / 1956.7.8

  孫中山紀念堂前的月夜 // 教師報 / 1956.11

  碧雲寺的秋色 // 北京日報 / 1956.11.14

  夜遊盧溝橋 // 北京日報 / 1957.1.24

  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間文藝學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63.2

  近代進步思想與紅學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63.3

  “五四”前後的歌謠學運動 // 民間文學 / 1979.4

  為孟姜女冤案平反 // 民間文學 / 1979.7

  把我國民間文藝學提高到新的水平 // 民間文學 / 1980.2

  晚清時期民間文藝學史試探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80.2

  四年來我國民間文學事業的恢復和發展 // 民間文學 / 1980.12

  《論民族志在古典神話研究上的應用——以〈女媧娘娘補天〉新資料為例證》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 1981.2

  我與浙江文化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88.2

  “五四”時期民俗文化學的興起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 1989.3

  可不可以添小懇談室 // 光明 / 1979.1.14

  馬王堆漢墓帛畫的神話史意義 // 中華文史論叢 / 1979.2、1979.4

  增田涉教授的週年祭 / 文叢 / 1979

  《民間文學概論》(主編)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1980年7月版

  《魯迅的印象》(日本增田涉著,鐘敬文譯)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1980年版

  建立具有中國特點的民間文藝學 // 思想戰線 / 1980.7

  民間文藝學談藪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1981年5月版

  民俗學與民間文學(載《民間文學論叢》) // 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 1981年6月版

  劉三姐傳説形態之發展 // 湘潭大學學報(民間文學增刊) / 1982.1

  劉三姐傳説古代紀錄之功過 // 山西民間文學 / 1982.2,1982年夏季

  劉三姐是歌圩的女兒 // 楚風 / 1982.3,1982.1

  《劉三姐傳説試論》松本信廣先生追悼論文集 // 《稻舟祭》東京六興出版社 / 1985年9月版

  民間文藝學文叢(主編)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82年9月版

  加強民間文藝學的研究工作(載《民間文藝學文叢》卷首語) // 民間文藝學文叢 / 1982.3

  《鐘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上冊)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1982年10月版

  晚清革命派作家對民間文學的運用 // 民間文藝學文叢 / 1982.3

  在古代文學研究座談會上的發言 // 文學遺産 / 1982.1

  作為民間文藝學者的魯迅 // 文學評論 / 1982.1

  略談《野草》 // 秋水(半年刊第10期) / 1982

  關於《阻鬱達夫一愛移居杭州》 // 秋水(半年刊第12期) / 1983

  關於魯迅的論考與回想 // 陜西人民出版社 / 1982年4月版

  天風海濤室詩詞鈔 // 文藝出版社 / 1982年版

  建立新民間文藝學的一些設想 // 民間文學論壇 / 1983.3

  民俗學及其作用 // 中國民俗學會會刊(第1期) / 1983.12

  我願作陪花的泥土 // 楚風 / 1983.3

  《孟姜女故事論文集》序 / 1984年版

  民俗學的歷史、問題和今後的工作 // 中國民俗學會會刊 / 1984.3

  紀念民間文藝創作家老舍先生 // 民間文學 / 1984.4

  中國民間文藝學的形成與發展 // 文藝研究 / 1984.6

  神話學及當前任務 // 民族文化 / 1984.6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主編) / 1984

  《鐘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下冊)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1985年6月版

  教師節感言 // 紅旗 / 1985.8

  民俗學與古典文學 // 文史知識 / 1985.10

  關於“風雨茅廬” // 群言 / 1986.1

  傳統文化應該受到重視 // 中國文化報 / 1986.7.9

  大力保護民間文化 // 群言 /1986.8

  談談民族的下層文化 // 群言 / 1986.11

  詩歌的功用 // 群言 / 1987.10

  “五四”——我的啟蒙老師 // 群言 / 1989.5

  回憶黎錦熙先生 // 群言 / 1989.11

  重視民族精神的支柱 // 群言 / 1989.12

  追懷秦牧同去 // 群言 / 1993.1

  生命的價值 // 民間文學 / 1986.3

  加強中國文化史編著工作 // 東西方文化研究 / 1986.4

  我們要建立怎樣的社會主義文化 // 東西方文化研究 / 1987.2

  從文化史角度看《老鼠娶親》 // 中國文化報 / 1987.3

  民族民間文化的蒐集保存與新文化創造 // 中國文化報 / 1987.3.11

  新的驛程 // 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 1987年10月版

  民間文藝學探索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87年版

  東西方文化研究(合編)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1987年10月版

  屈原與民俗文化 // 群言 / 1988.2.5

  民間節日的情趣 // 光明日報 / 1988.2.21

  節日與文化 // 人民日報 / 1988.3.11

  始終沒有一個“專職”的書齋 // 光明日報 / 1988.4.23

  我與散文 // 散文世界 / 1988.10

  天風海濤室詩詞近稿 // 友人代印 / 1988.12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文學書係》(第9編通俗文學) // 重慶出版社 / 1989年版

  《鐘敬文采集口承故事集》(張振犁編) // 黃河文藝出版社 / 1989年版

  悼念周揚同志 // 民間文學 / 1989.11

  鐘敬文散文選集 //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 1989年6月版

  話説民間文化 // 人民日報出版社 / 1990年2月版

  推進民間文藝學活動 // 文藝報 / 1990.6.9

  關於民俗學結構體系的設想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91.2

  中國民間文藝學的新時代:中國民間文藝學四十年 // 敦煌文藝出版社 / 1991.3

  魯迅的舊詩 // 魯迅研究月刊 / 1991.5

  洪水後兄妹再植人類神話 // 中國與日本文化研究(第1輯) / 1991.6

  鐘敬文教育及文化文存(董曉萍編) // 南海出版公司 / 1991年版

  話説民間文化(隨筆集) // 人民日報出版社 / 1991年版

  鐘敬文教育及文化文存 // 南海出版社 / 1992年版

  民俗文化學發凡 // 北京師大學報 / 1992.5

  《蘭窗詩論集》自序 // 詩刊 / 1992.12

  蘭窗詩論集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93年3月版

  《書外書》(主編) // 南海出版社 / 1993年4月版

  我在民俗學幾個方面的活動:《民俗學説苑自序》的一節 // 民俗研究 / 1993.4

  七十年學術經歷紀程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93.4

  鐘敬文散文 // 中央廣播電視出版社 / 1993年11月版

  我在民俗學研究上的指導思想及方法論 // 民間文學論壇 / 1994.1

  紀念兩位文化名人:在“郭沫若與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在顧頡剛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 中國文化研究 / 1994年春之卷〖ZK)〗

  一項浩大的民俗文化積累工程:《中華民俗源流集成》序 // 民間文學論壇 / 1994.2

  鐘敬文學術論文自選集 //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94年9月版

  民族傳統文藝的巨大作用——在民族傳統文藝十套集成志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北京師大學報 / 1994.6〖JP〗

  我的民俗學探究歷程 // 中國文化研究 / 1994年冬之卷

  民俗文化的性質與功能 // 哲學動態 / 1995.1

  中國民居漫話 // 民俗研究 / 1995.1

  亟須對俗信進行科學探究 // 東方文化 / 1995.3

  我生命中的“五四” // 人民日報 / 1995.5.3

  一位外國學者對中國民俗學的貢獻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95.6

  中國近代文學大系——民間文學集 // 上海書店 / 1995

  《中國禮儀全書》(主編) //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 1995年版

  《楚江集》序 // 文藝理論與研究 / 1996.1

  思絮錄 // 收穫 / 1996.5

  鐘敬文學術文化隨筆(楊利慧編)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1996年版

  女媧神話研究的新拓展:序《女媧的神話與信仰》 // 中國文化研究 / 1996.2

  葫蘆是人文瓜果 // 民俗研究 / 1996.4

  談談民間文學在大學中文系課程中的位置 // 北京師大學報 / 1996.6

  芸香樓文藝論集 // 中國文聯出版社 / 1996年版

  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趣 // 中華書局 / 1996年版

  《中國散文經典》(總主編) // 中國工人出版社 / 1996年版

  進入九十年代 // 山西北嶽文藝出版社 / 1996年11月版

  雪泥鴻爪——鐘敬文自述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997年版

  伊藤清司教授《中國大陸古文化與日本》中譯本序 // 雲南大學出版社 / 1997年版

  對待外來民俗學學説、理論的態度問題 // 民間文學論壇 / 1997.3

  《對中國當代民俗學一些問題的意見》引言 // 民俗 / 1997.3

  當前中國民俗學研究的側重點問題:對中國當代民俗學一些問題的意見之一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 1997.3

  關於當前中國民俗學者的知識修養問題 // 民俗研究 / 1997.3

  《舊事一零》的正文與後記:懷念陳散尹先生 // 文化 / 1997.3

  編撰地方民俗志的意義——《紹興百俗圖讚》序 // 北京師大學報 / 1997.6

  對民俗學功用的看法 // 新華文摘 / 1997.12

  《中國大陸古文化與日本》(中譯本)序 // 思想戰線 / 1998.1

  自傳 // 文教資料 / 1998.1

  我學術活動上的兩個重要時期:《民間文藝學及其歷史》自序 // 文藝研究 / 1998.2

  從事民俗學研究的反思與體會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98.6

  《民俗學概論》(主編)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1998年版

  鐘敬文民俗學論集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1998年版

  民間文藝學及其歷史 // 山東教育出版社 / 1998年版

  藝術的夢與現實 // 湖南出版社 / 1998年版

  今年中國民俗學的發展與《民俗學概論》的編撰 // 民間文學論壇 / 1998.4

  俞平作文學理論的優越點 // 中華讀書報 / 1998.7.1

  在歡迎福田教授來華講學開幕式上的致詞 // 民俗研究 / 1999.1

  丈伯華教授《中國民間故事類型》中譯本序(載《中國民間故事類型》) // 商務印書館 / 1999年版

  略談巴赫金的文學狂歡化思想 // 光明日報 / 1999.1

  五十年來傳承文化研究的新收穫——《中國民間傳承文化學文集》導言 // 北京師大學報 /1999.6

  《中國民俗學年刊》(主編)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1999.4

  一部民間口語的“史記”:《中國民間故事精品庫》 // 文藝報 / 1999.6

  談讀書 // 群言 / 1999.8

  鐘敬文文集民俗學卷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1999年版

  中國民間文化講演集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99年版

  建立中國民俗學派 //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 1999年版

  新時期文學理論的里程碑 // 中華讀書報 / 2000.6.28

  十年紀念——《民俗學研究》專欄刊行和成果回顧 // 北京師大學報 / 2000.6

  恢復研究生教育制度二十年 // 群言 / 2000.6

  鐘敬文學述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2000年9月版

  歷史的公正 // 大眾文藝出版社 / 2000年10月版

  學人遊記叢書——履跡心痕 // 中國旅遊出版社 / 2000年版

  民俗學對文藝學發展的作用 // 文藝研究 / 2001.1

  民間文化保護與旅遊經濟開發 // 民間文化 / 2001.2

  謠俗蠡測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2001.3

  讀《荊楚歲時記研究》 // 民族藝術 / 2001.3

  口傳史詩詩學的幾點思考 //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 2001.3

  民俗學:眼睛向下看的學問 // 民俗研究 / 2001.4

  知識分子應該是“中流砥柱” // 中華讀書報 / 2001.5.23

  讀書的方法 // 中國教育報 / 2002.1.24

  尋找魯迅=魯迅印象 // 北京出版社 / 2002年1月版

  滄海潮音 //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2002年1月版

  婪尾集 // 新世界出版社 / 2002年1月版

  五四運動以來民間語言研究的傳統與新時期語言民俗學的開拓 // 西北民族研究 / 2002.2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