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再看草原——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文化系列談 > 系列在線 > 《蒙古族的文學藝術》在線精華 > 正文

  

傳統民間文藝與現代通俗歌舞趨向認同

  【砂子無淚】蒙古族最著名的樂器恐怕就要屬馬頭琴了,除了馬頭琴,蒙古族還有什麼其它的民間傳統樂器嗎?能分別介紹一下嗎?

  【嘉賓:朝戈金】 樂器方面我不在行,不過據我知道傳統的有潮爾,有火不斯,還有箏,此外也有吹奏樂器等等。

  【我愛小蘿蔔頭】遊牧民族的音樂有哪些?

  【嘉賓:朝戈金】有聲樂和器樂,在聲樂中有長篇的敘事歌,也有其它形式的民歌,我們很容易區分的出鄂爾多斯民歌和東蒙古敘事民歌的差別。前者,比如廣為傳唱的敬酒歌,後者,比如嘎達梅林。

  【hulunbeir】為什麼蒙族人個個能歌擅舞?真是佩服。

  【嘉賓:朝戈金】據我知道並不是人人能歌善舞,但是在民間傳統的音樂和舞蹈文化比較發達,這也是事實。小孩是在這樣一種氛圍中長大,所以能歌善舞是自然而然就掌握了的。

  【苯苯的等待】史詩的演唱曲調與蒙古族民歌的曲調有什麼關係嗎?

  【嘉賓:朝戈金】有一定的關係又不完全相同,以《江格爾》為例,我們蒐集到的曲調就有幾十種,越是有才華的有名望的史詩演唱家所掌握的曲調就越豐富,而且他們還對曲調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曲調的形成當然是受到了蒙古音樂的深刻影響,但從另外的角度説,史詩是大型的敘事,動不動就演唱數天乃至數月,所以曲調要有固定的套式,它不可能有過多的變化,這也是史詩曲調與其它民間音樂形式不同的地方。

  【cqax】請簡單介紹一下蒙古族的民歌“長調”、説唱藝術“好力寶”、 舞蹈以及民族樂器

  【嘉賓:朝戈金】“長調”是蒙古民族所特有的一種演唱藝術形式,它長期以來受到高度的關注,也有許多人喜歡這種演唱形式。借用一個比喻性的説法,蒙古“長調”的小節線是從一個山坡到另一個山坡,悠揚婉轉,“長調”的節奏是伴隨著馬蹄敲擊大地的聲音,“長調”是唱給蒼天聽的。這樣的藝術你説能不優美嘛!

  【砂子無淚】在大眾傳媒如此發達的今天,蒙古族的民間文學是否也會通過大眾傳媒傳播,而不是傳統的口耳相傳了?在蒙古草原是否有借現代傳媒傳播蒙古族民間文學的現象?

  【嘉賓:朝戈金】有借助現代傳媒傳播民間文學的情況,比如牧羊人走在野外帶著半導體收音機,定時要收聽蒙古説書,也有嘗試用學校的方式有計劃有制度的傳授民間藝術演唱的技藝。不過總的來講,現代傳媒對傳統文化的影響也要一分為二的看,一方面它擴大了聽眾的接受範圍,讓欣賞和接受變的很方便;另一方面我也見到過這樣的例子,就是民間藝人抱怨説:電視臺錄了他的演唱之後,他已經很難找到聽眾了,大家都願意很便捷的去收聽廣播。

  【寒山秋水】這樣演唱者和聽眾就不能産生互動了,是否會影響民間文學的發展?

  【嘉賓:朝戈金】 肯定會影響的。因為,文化生態是決定民間口頭藝術生死的前提,一旦讓歌手與聽眾脫節,這種藝術很快就會走向衰微。

  【萬里一歸人】作為一個蒙古人,您如何看待現在流行歌壇上的像騰格爾、斯琴格日勒他們這樣的蒙古族歌手? 您如何看待他們在繼承和傳播蒙古族歌唱藝術方面的作用?

  【嘉賓:朝戈金】我自己就很喜歡騰格爾的歌,我們應當説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藝術,審美趣味是隨時在變化中,這些蒙古族的歌手對於傳播蒙古族音樂,進而傳播蒙古族文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萬里一歸人】與那些原汁原味地演唱民歌的歌手相對比,您覺得誰的價值更大?

  【嘉賓:朝戈金】很難這樣對比,因為它們有各自的聽眾,也有各自的存在價值和意義。

  【草露未晞】請問嘉賓,民族傳統民間文藝與現代通俗歌舞有認同趨勢,您如何看待這種趨勢?是否會導致民間文藝在普及的同時變得粗糙?

  【嘉賓:朝戈金】現代通俗歌舞從傳統藝術中汲取素材和靈感,這種現象一直都有,這一方面説明民間藝術的長久的魅力和藝術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説明觀眾對傳統藝術形式還是願意接受的,説明傳統民間文藝也是有市場的。當然,在整理和改編的過程中,為了適應觀眾的口味,改編者會做這樣那樣的改動和調整,這當然會導致傳統文藝的扭曲和變形,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觀眾的判斷力,他們會以為原生態的傳統文藝就是他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這當然不是我們所期望看到的。

  【林溪508】現在遊牧已經不多了,大多數有了固定的帳房或磚房,文學藝術也受到影響。尤其現在的年輕人,嚮往城市生活,民族的東西在慢慢的消失,怎樣來保護這些快要消失的藝術和民族工藝?

  【嘉賓:朝戈金】太陽下沒有永恒的東西,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也要有這樣一種客觀的態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記錄保存下傳統文化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瞬間,讓它們成為人類精神寶庫中的標本,不過這遠遠不夠,因為傳統文化的許多層面只有放在特定的文化生態中才能得到完整全面的詮釋,所以,我們更注重文化生態的保護;另一方面,社會的進步是要以拋棄掉這樣那樣的東西為代價的,人類作為一個物種,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歷史包袱都背在身上前進,這種保護因此只能是選取那些最有文化價值的、最精彩的文化因子,讓它成為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和前提。

<<上一頁下一頁>>
第3頁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