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再看草原——中國北方草原遊牧文化系列談 > 網上展覽 > 正文

早期遊牧文明的搖籃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8日 22:1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烏恩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有大片水草肥美的草原,諸如錫林郭勒草原、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等,在整個歐亞大陸都是最為典型的成片草原帶。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早期遊牧人生成繁衍、縱橫馳騁的舞臺。正如司馬遷所描繪的那樣,他們“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這些遊牧民族在長城沿線及以北地區遺留下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物,為研究早期遊牧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眾所週知,自長城至多瑙河的歐亞大陸草原地帶,橫亙在歐亞大陸的居中地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遊牧文化帶。從歷史上看,這些靠近農業文明中心的遊牧和半遊牧民族,都曾率先跨入古代文明的門檻。而且,在某些方面,如冶煉金屬、製作兵器、馬具和戰車以及裝飾藝術方面,並不比農耕民族遜色。像赫梯人、金麥裏人、斯基泰人、匈奴人、塞人、薩爾馬特人、鮮卑人等,先後在歐亞大陸草原顯赫一時,構成世界歷史上的一個獨特現象。

  誠然,北方遊牧文明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早在青銅時代,內蒙古東部地區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分佈有青銅時代夏家店下層文化、魏營子文化和夏家店上層文化,在西部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分佈有朱開溝文化和西岔文化。這些青銅文化大體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夏、商至春秋初期,即公元前21—前8世紀。這些青銅文化的發展過程,表現出絢麗多彩而錯綜複雜的情景,它們的文化內涵既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又與中原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儘管這一時期真正的遊牧文明並未形成,但是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為遊牧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朱開溝文化(公元前21—前13世紀)的發現,為探討舉世聞名的鄂爾多斯青銅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據。這一時期出現了後期遊牧文明典型的青銅兵器、工具和裝飾品(匕首式短劍、環首銅刀、盔、鏃、護牌、耳環等)。發展到青銅時代晚期夏家店上層文化時期,特別是在該文化的繁榮期(公元前9—前8世紀),其文化內涵已具備了草原遊牧文明的所有特徵。在寧城南山根、小黑石溝等地發現的大中型墓葬,出土了極其豐富的隨葬品,成為當時歐亞草原地帶最為發達的亮點地區之一。這一時期青銅冶鑄業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發達程度,不僅能夠鑄造各種兵器(短劍、劍鞘、盔、管銎斧、管銎戈、盾、鏃)、工具(刀、空首斧、錛、鑿、鎬、鋤)和車馬具(銜、鑣、軛、鑾鈴),而且能夠製造罐、鼎、鬲、豆型器、勺等多種具有自身特點的生活用具。特別應當指出的是,該文化的青銅器、金器及骨器上裝飾豐富多彩的動物紋樣,包括浮雕、透雕和圓雕形象,表現的動物種類有虎、豹、鹿、兔、鳥等野獸和飛禽;有馬、牛、羊、犬等家畜。其中的伏臥狀虎和鹿捲曲成環的猛獸(虎、豹)形象、動物相鬥形象等都是歐亞大陸草原早期遊牧人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題材。發達的馬具,以及所造各种家禽及野獸的藝術形象,充分反映該文化中畜牧狩獵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總之,夏家店上層文化為探索青銅文化向早期鐵器時代文化過渡,即由農牧混合經濟向遊牧或半遊牧經濟過渡提供了樣板。

  早期鐵器時代是遊牧文明形成的時期。長城地帶真正遊牧文明形成于春秋時期,分佈于內蒙古中南部陰山一帶的毛慶溝文化和鄂爾多斯及鄰近地區的桃紅巴拉文化時期,已進入成熟的遊牧文明階段。涼城縣毛慶溝、飲牛溝、崞縣窯子及杭錦旗桃紅巴拉等墓地的發掘,以及杭錦旗阿魯柴登、東勝縣碾房渠、準格爾旗西溝畔、伊金霍洛旗石灰溝等地發現的大量金銀器,為世人展示出早期遊牧人物質文化的內涵,為探討遊牧文明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證據。

  大家知道,遊牧文明的重要標誌是:經濟形態以畜牧業為主,過著逐水草遷徙的遊牧或半遊牧生活;文化內涵以兵器、馬具和動物紋飾藝術為主要特徵。這一時期鐵器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畜牧業成為經濟生活的主要來源。反映到物質文化遺存中,從事農耕的遺物已消失,墓內普遍殉牲,種類以馬、牛、羊為主,少則數具,多則數十具。遊牧人常年生活在馬背上,他們“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因此,馬在遊牧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呼魯斯泰一座墓內殉27具馬頭足可以證明這一點。另外早期遊牧文明還突出表現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中。長期以來,鄂爾多斯青銅器以其豐富多彩的動物紋藝術著稱於世,桃紅巴拉時期正值各種動物紋最為興盛時期,在整個歐亞大陸草原也是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從動物紋樣的種類、藝術風格及工藝水平來説,不比歐亞大陸其他任何一個地區遜色。動物紋樣題材多種多樣,包括猛獸襲食草動物、動物相鬥、佇立或伏臥動物、虛幻動物紋樣等。早期遊牧人在其藝術形象中傾注了對動物的深厚感情,塑造出各種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真切感人的藝術形象,充分印證了“藝術來源於生活”這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虛幻的動物紋樣又反映出早期遊牧人的某種信仰或圖騰崇拜。

  戰國晚期至漢代,內蒙古地區的歷史與匈奴和鮮卑緊密相關。戰國晚期,匈奴興起于蒙古高原,首次在北方草原建立了統一的國家政權。長城地帶的諸多少數民族或者遷徙,或者融入中原諸侯國,但大部分則聚集在匈奴的麾下,成為匈奴部落聯盟的一員。匈奴是個在世界歷史上産生過重大影響的民族,匈奴強盛時期不僅對漢王朝構成威脅,而後北匈奴西遷,其影響幾乎遍及整個歐亞大陸草原。匈奴時期遊牧文明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準格爾旗西溝畔、東勝縣補洞溝等匈奴墓地的發掘,為我們展示出匈奴物質文化的面貌。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匈奴文化基本上繼承了前期的文化傳統並有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各種浮雕和透雕的青銅帶飾最具代表性,其上裝飾各種動物紋樣。這種帶飾往往成對發現,是腰帶上的重要裝飾。隨著匈奴的向外擴張,這類帶飾在我國新疆及俄羅斯阿爾泰、圖瓦、米奴辛斯克盆地均有發現。

  匈奴之後其故地被鮮卑佔據,這是一個繼匈奴之後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北方草原民族。鮮卑族興起于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其早期文化遺存在海拉爾河和伊敏河流域多有發現。到東漢時期不斷南遷,最後進入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權,成為第一個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內蒙古是鮮卑的大本營,入主中原以前的文化遺存大多分佈于內蒙古地區。其文化內涵既有同匈奴類似的因素,又具有鮮明的自身特點,譬如實行叢葬制,隨葬品中的鴨形陶鼎、柄部串聯算盤珠形銅飾的銅柄鐵劍、神獸紋鎏金銅帶飾、螺旋形金耳飾等,在匈奴文化遺存中所未見。當然鮮卑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而且鮮卑內部又劃分為拓跋、慕容、宇文等部,分別建立了政權並已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物。南遷的鮮卑人多轉向農業生産,逐漸與漢族及其他民族相融合。

  總之,遊牧文明的形成有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由農牧混合型經濟發展為單一的遊牧經濟是遊牧文明形成的基礎,除了畜牧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家畜維持生業外,氣候的變化即由溫暖濕潤轉變為寒冷乾燥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以先進的黃河流域文明為依託是北方遊牧草原文明得以形成並數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