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走進西藏 > 討論主題 > 正文

主題十三外地人眼中的西藏精華版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9日 23:17

  一群年輕人,帶著神往,扛著攝像機,歷時數十天,行程數千里,深入到了藏區腹地,拍攝了數百盤錄像帶,直至“彈盡糧絕”。因為沒錢編輯,這些帶子至今仍靜靜地躺在專用的保險櫃中。只有“隨軍”記者李路陽,寫出了一本田野手記《追尋生命的燈——與九十九位藏民的心靈對話》,算是對這次壯舉的一個了結。那麼,他們在藏區究竟都看到了什麼?又都拍到了什麼? 謝導演和李路陽主編在線講述入藏後的故事……

  

開場白


  【網絡主持人】各位網友好!歡迎你們如約來到論壇!今天我們很榮幸地請來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主任 教授謝曉晶先生和《國際融資》雜誌社主編李路陽女士。謝曉晶先生曾執導過《中國楚雄彝族民俗》和《吉祥西藏》等反映民族民俗風貌的記錄片,數次深入藏區; 李路陽女士涉獵廣泛,在國內外已發表論文、論著、專訪、隨筆、雜談、書評等二百萬餘字。主要著作有:《廣西儺文化探幽》、《中國清代習俗史》、《生命樹》、《迷途有路》、《追尋生命的燈》、《吳汝康傳》等,也是曾經幾次入藏的“癡迷行者”。

  【嘉賓:李路陽】開場白:謝謝網友,這次有機會在走進西藏欄目裏面和網友們見面,非常高興,希望在今天的這個活動中向網友們談談我們在西藏的一些感受,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意見和感覺!

  【嘉賓:謝曉晶】開場白:很高興能跟各位網友一起談談西藏的事情,西藏是個大家都嚮往的地方,但是有機會能夠到西藏去的人並不是很多,希望能夠用我們自己到西藏以後的親身經歷,人沒有去過西藏的人對西藏有一些比較親近的和親切的感受。

  

入藏前: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

  【網絡主持人】我們一提到西藏,通常會想到牦牛、雪山、布達拉宮,在從未進入西藏前,你們對西藏有什麼的認識呢?

  【嘉賓:李路陽】西藏民俗研究專家廖東凡先生曾是我的老領導,他從西藏調到北京的時候,大概是在1986年,他常喜歡跟我們聊西藏,聊起他在那裏的生活,可以説我是一個忠實聽眾。我對西藏的認識更多的是從他那裏獲知的。聽到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新鮮,我感到那裏的民俗宗教文化非常厚重,任何一個人文景觀,任何一個自然景觀背後都有説道,都有故事,而且是那麼的豐富。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john3381】人們為什麼關愛西藏? 我一直在想這事。

  【嘉賓:謝曉晶】我也一直在想這事,可能真正要解答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你自己親自到西藏一次。

  【貓咪mm】那片心靈的凈土,關愛她,也是關愛自己,給心拂塵~~~~ :)

李路陽

  【嘉賓:李路陽】因為人們十分關愛自己,所以他一定會去關愛西藏,因為人們給西藏的定義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未開發的處女地就應該是一個很純潔的地方。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被玷污和污染,所以嚮往一種純潔,自然就會嚮往西藏。

  【john3381】有句話,"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wxy7619】請問現代人對西藏的文化情結是否可以理解為對現代工業文明的本能反叛和對嚮往?如剛才專家在描述對西藏的第一印像是就帶有明顯“環保”意味。

  【嘉賓:李路陽】好象不儘然,人們對西藏的文化情結應該説人內心深處對大自然返璞歸真。

  【網絡主持人】您在《追尋生命的燈》中寫到:世界上最能打動人的是返樸歸真,您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嘉賓:李路陽】有些話是沒法解釋的,解釋的東西往往很蒼白,常常讓自己都很不滿意,因為心靈的體會是很難用語言表達的。如果一定要解釋的話,我以為萬物生命本真的東西都是相通的,如果不能被打動,那實在是因為被污染了,被障礙了,被莫名其妙的觀念、經驗、包裝引入歧途了。

  【網絡主持人】請問兩位老師,在準備進藏的時候,你們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嘉賓:謝曉晶】我記得當時在準備進藏的時候心情很興奮,大家應該能想象得到,西藏畢竟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誰都想去,但是是不是真的有機會能去,特別到那個地方去拍一個紀錄片,這個的機會不是很容易得到,所以當時的心情應該是非常興奮的。

  【嘉賓:李路陽】特別興奮。當一個人特別嚮往她最想去的地方的時候,一切困難都會被忽略。因為我非常喜歡西藏,非常嚮往這個地方。我要去目睹我想知道的一個民族文化最深最厚重的東西,想搞清楚我所不知,有那麼多有意思的探尋等著我去了解。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小文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