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走進西藏 > 嘉賓文萃 > 正文

《追尋生命的燈——與九十九位藏民的心靈對話》 第十章 在古海上最早出現的部落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8日 14:04

  

奇異的民俗:野葬

  1994年8月25日日記

  在尼瑪縣招待所睡了個安穩的好覺,早晨6點半,天還未亮,我們就在尼瑪縣副縣長公扎及嚮導的陪同下,匆匆上路,趕往尼瑪縣境內的文部鄉。文部鄉有兩個自然村,當瓊村和文部村。次仁玉珍在車上對我們説:“文部鄉人認為沒有福氣的人到不了文部,而他們自己是最有福氣的人,因為他們就住在那裏。”

  工覺啦打著前照燈,加大油門在坑洼不平的壩子上飛馳,車顛得很厲害,我坐在后座上,被顛得就像在做坐式小跳,偶有幾次大顛,猛烈得把我的眼鏡都甩了出去。

  黎明的晨曦漸漸地現出了自然的形態,我們突然發現成群的野驢和黃羊在遠處悠哉。大家都異口同聲地驚呼起來,謝導興奮地又頒布了今日第一道停車指令。

  世彪趕緊支攝影架,呂毅不等世彪支好架子,扛著攝像機對著野驢群、黃羊群一個勁兒地拍攝。雖然我們離它們很遠,但畢竟被發現了。看來我們這群不速之客並不招他們喜歡,原本在那裏悠閒自在吃草的野驢群、黃羊群都跟著領頭驢、領頭羊朝著離我們更遠的地方跑去。大家都靜悄悄的,驚喜卻不敢出聲,生怕把這些高原動物嚇跑。呂毅示意讓我看攝像機,我通過攝像孔看去,哇!那些野驢奔跑的姿勢簡直太美了,特別是那領頭的野公驢,它昂著頭,四蹄飛濺,那奔跑的動作既優美又有力,讓人感覺到它的驕傲、它的勇敢、它的無畏。據説,野驢群中領頭的通常都是公驢,它必須具有保護其他野驢,特別是母驢和幼驢的能力,如果遇上不測,它會挺身而出保護它的同胞。如果它犧牲了,野驢群中會産生新的“領袖”,它會履行領頭驢的責任,像英雄一般永遠跑在最前頭。

  藏北草原的黎明非常感人,就像含羞的蒙紗姑娘,我們只能看到她的朦朧美,卻不能窮盡她的完美,但我們卻願意站在那裏久久地享受她的朦朧、她的神秘,因為我們知道在那後面有著一個全新的誘人的世界。但是,我們也知道,當她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我們的想象力會失靈,會失望地離去。人們為什麼願意不惜筆墨地描述晨曦、落日,而不如此描寫當午烈日,其原因也在這裡。

  大約10點左右,我們在一段緩坡上看見了一塊聳立著的巨大石柱,次仁玉珍説,那是格薩爾王的栓馬樁。她還告訴我們,民間傳説西部英雄當瓊工布就是在此射殺了準噶爾部的頭人的。

  去文部鄉,要翻過一座山,我們的車到達山頂時,看見那上面堆著瑪尼石,挂著風旗。我問帶路的嚮導:“這裡為什麼會有瑪尼堆、風旗?”他説:“這是祭祀達爾果神山的。”他用手指著遠方:“遠處那個露出一個頭頂的雪山就是達爾果山神的宮殿。這一帶唯有這個地方可以看見達爾果神山,文部鄉那個地方是看不見的,所以,人們要到這裡來祭祀達爾果神山。”

  翻過山,我們的車在坑坑洼洼的壩子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後,到達當瓊村。文部鄉政府所在地就在當瓊村的旁邊。這是一個很有滄桑感的村落,村裏有一座藏傳佛教噶舉派寺廟,村民都信仰佛教。

  就在當瓊村旁有一座神山叫鷲烏祖,傳説這座神山是西部英雄當瓊工布的父親,當瓊工布死後,化作一道彩虹回到了他父親鷲烏祖身邊。

  我們打算先去文部村,從文部村返回時再拍攝當瓊村。

  因為已到中午,我們先到鄉政府院子搞了一壺酥油茶,拿出從尼瑪縣帶來的餅子和肉,就著酥油茶吃了飯,這頓飯應該是早飯,而吃的時候已經中午12點,所以只能算作午飯了。

  吃罷飯,我們又乘車趕赴文部村,文部村距鄉政府大約60公里。

  我們沿著古海的海岸線行駛,卻很難想象當年的當瓊措與當熱雍措溶于漫無邊際的古海當中的壯觀奇景。

  過了當瓊措,左邊山凹處有一泉水,在幾年前,次仁玉珍到西部考察路過這裡時,發現在殘墻的後面直挺挺地裸立著一具女屍,那屍體已經凍成了炭色,面部和腹部被烏鴉啄破了幾處,露出了腸子和牙。她身前的花邊羊皮袍等衣服散落在一邊。原來,她和丈夫到瓊京朝聖,路過這裡燒茶休息,她下到泉眼裏洗澡,洗完後上來喝了幾碗茶,然後又説再洗一次。這一次下到泉眼裏就再也沒有出來。她死後,她的丈夫從泉眼裏把她撈了上來,按當地葬俗,扒光衣服就地依靠在一段殘墻上野葬了。她的丈夫繼續上路,前往瓊京大朝。

  次仁玉珍説,當時她很想動員她的弟兄把這女人背到一個比較好的山上去。可她又一思想,既然是她丈夫在這裡把她野葬的,自己又有什麼權力動她呢!於是,她放棄了這個念頭。

  大約過了兩小時,我們來到文部村,我們被眼前的景致震驚了。那簡直是一幅最美麗的伊甸園。湛蘭的當熱雍措湖,雄偉的達拉果雪山和這座瀰漫著象雄文明的古老村寨協調地融為一體,美不勝言。

  文部村是個滲透著古文明的村落。全村信仰苯教,有苯教寺廟,有苯教活佛,這活佛與佛教不同,屬世襲制,而非轉世,僧人可以成家,有妻有子。

  這裡種植青稞,而且長勢很好,産量也挺高。氣候暖和,是一特殊的小氣候區。

  村莊後面的山是一座火山,常地震,但村民們不願意搬離此地。房子即便被地震震塌了,也不搬走,還會在原地繼續蓋房。

  我第一眼看見文部村的時候,覺得有點兒古希臘龐貝城的感覺,還有點兒像中國古人講的世外桃源。

  房子之間有衚同,左轉右轉,房門很矮。所有房頂上都有苯教的符號標誌。這是一個極封閉、極幽靜的古老山莊。

  據説,這裡很可能是象雄文化的遺存。老百姓語言中有很多象雄語,不太好懂。

  文部村的大人、小孩,無論是誰,身上都有用寶石串起的護身符。

  據説當熱雍措湖裏有水怪。老人曾經見過。我夜裏3點鐘出去方便時,面朝湖面看了好一陣子,真想親眼一睹,可惜沒見到。我看見的是寧靜的湖面,那種寧靜好像使時間停滯了,那種寧靜好像使空間凝固了,那種寧靜使我深深地體會了一次什麼叫“非常感動”。

  

鮮為人知的象雄古國

  文部村位於藏北尼瑪縣西部大約250公里左右的當熱雍措湖畔。據説“文部”的意思是牛奶泡。

  當我聽到這個解釋的時候,馬上聯想起苯教對世界起源的一個有趣説法。苯教有一部經文叫《什巴卓浦》,這部經書據説是由象雄文譯成藏文的,其中有這樣一段關於世界起源的記載,説世界是由5種本原組成,而這5種本原都是卵。露珠和雨也從這5種本原中産生出來,形成了海。一個膨脹形氣泡跳到其中一種本原——藍色光卵的表面,破碎後,出現了一個青藍色女人,她和桑波奔赤法師沒有點頭沒有觸鼻的結合,生下了野獸、畜類和鳥類;他們低頭觸鼻的結合,生下了9個兄弟和9個姐妹。這些兄弟成了世界的九男神,這些姐妹成了世界九女神。這對夫妻及其他們的18個子女形成了苯教眾神的祖先。

  氣泡和卵接觸生成人,這在苯教經書中並非一處,文部為什麼叫牛奶泡?文部人的祖先是不是這氣泡和某種本原卵相觸而生?儘管我沒有看到相關的材料,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信奉苯教的文部人相信他們是象雄古國的後裔,在他們的經書上記載著連他們自己都不認識的象雄文。

  像神秘的瑪雅文化一樣,象雄文化也非常得撲朔迷離。在公元10世紀吐蕃帝國不可一世地向外擴張的時候,縱橫捭閡于西藏的西部、東部,古老的部落聯盟——象雄王朝頃刻土崩瓦解。

  象雄王朝的消失成了千古之謎。

  沒有人知道象雄古國誕生於何時?只知道她滅亡于吐蕃帝國的崛起時。

  沒有人知道象雄古國的大食文、瑪爾文從哪來?只知道她比藏文的歷史更久遠。

  沒有人知道象雄語是怎樣的語言,沒有人知道象雄人從哪來,沒有人知道象雄人的歷史。

  很多學者都在探索象雄文化,但至今最肯定的回答依舊如故,象雄是個謎。

  我們自然很想搞清楚文部和象雄的關係,於是特別採訪了文部村民公認的有學問的僧人典金南傑,他是文部寺的僧人,還是位畫師,他11歲出家,今年68歲,是典青人,年輕時朝聖路過這裡,被這裡的一切所吸引,留下來在此落戶,就這麼著在文部村一住就是40年,而且還成了家。

  我們來到他家,這位老僧正在念早經。我們向他請教了象雄文字的起源。

  我問:“您能對我們談談象雄文字的起源嗎?”

  典金南傑説:“在象雄文字之前還有一種文字,比象雄文字還古老的文字。“他説著,將幾種文字的經文擺放排列起來,“這是瑪爾欽,這是瑪爾瓊,這是達克塞,達克塞就是那更古老的文字。”

  回到北京後,我們請教了藏學中心的苯教專家才讓太先生,他在看了我們拍攝的這段片子後,向我們解釋了象雄文字的起源。他説:“苯教認為文字的創始人是敦巴辛饒。最初是40多個字母,由這40多個字母發展成大食文,藏語叫“達克塞”。大食文中有兩種邦體文,一種叫“邦欽”,一種叫“邦瓊”。後來,又從邦體文演變為瑪爾文,瑪爾體文中也分兩種,一種叫“瑪爾欽”,一種叫“瑪爾瓊”。這就是象雄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歷史。”

  我們沒有找到文部與象雄歷史相關的更多實證,但是,當我們考察完文部村後,給我留下的整體印像是文部村莊很古老,文部人很可能是象雄古國的後裔,但她究竟是否,也許永遠是一個謎。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