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走進西藏 > 學者文萃 > 正文

民族史詩的搶救與研究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0日 00:34

  

楊恩洪

  1979年,在中國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最近更名為民族文學研究所)籌建初期,搶救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傳》的動議就被提上議事日程。同年8月,由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籌備組和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聯合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及中共中央宣傳部呈送了“關於搶救史詩《格薩爾》的報告”。這份報告闡述了史詩《格薩爾》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搶救該史詩的重要意義,回顧了自1958年以來發掘這一史詩及該史詩在“文革”中遭受毀損的情況,提出了做好搶救工作的具體意見。

  1980年4月,由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及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聯合在四川峨眉山召開了第一次“搶救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工作會議”。1983年,這一搶救工程被列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六五”規劃之中。此後又相繼被列入“七五”、“八五”規劃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搶救的範圍擴大到流傳在中國境內的蒙古族、土族等民族地區的史詩(蒙古族稱為《格斯爾傳》,以下統稱《格薩(斯)爾》)。為了對流傳在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內蒙古、新疆等省區廣大地域的《格薩(斯)爾》進行有效的普查與搶救,中共中央宣傳部于1984年2月28日發出以搶救史詩《格薩爾》為重點的7號文件《關於加強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和資料蒐集工作的通知》,並批准成立了由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文聯(民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及上述七省區領導組成的全國《格薩(斯)爾》工作領導小組,其常設機構全國《格薩(斯)爾》辦公室設在中國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負責該項搶救工程的組織、協調工作。可以説,史詩《格薩(斯)爾》的搶救與研究工程始終伴隨著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的成長與發展,是該所持續時間最長、成果最多、在國內外最有影響的課題。

  20多年來,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承擔這一工作的同志,視搶救民族文化遺産為己任,充分發揮了團結、協調地方的優勢,與地方同志緊密配合,全國上下步調一致,對《格薩(斯)爾》進行了全面的普查。重點搶救了散落在各地的珍貴版本,記錄了尚健在的民間説唱藝人的口傳文學,並在出版、研究以及國際學術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至今,全國共出版藏文《格薩爾》105部,蒙文《格斯爾》25部,學術專著20部,組織國際學術研討會5次、全國表彰及藝人命名大會3次,錄製藝人説唱磁帶5000小時。

  在國家有關部委及我院的大力支持下,這一搶救史詩的巨大工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與好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將我國的《格薩(斯)爾》千年紀念活動列入了該組織2002~2003年的週年紀念名單。2002年7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了“史詩《格薩(斯)爾》千年紀念大會”,李鐵映同志作了重要講話。 作為持續了20餘年的史詩《格薩(斯)爾》搶救工程,其最終成果《格薩爾》精選本以及《桑珠説唱本》(與西藏社會科學院合作)已經出版。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為保護民族文化遺産所作的最好答卷。

  在開展對史詩《格薩(斯)爾》搶救、研究的同時,我所研究人員對與《格薩(斯)爾》並列的被譽為中國三大英雄史詩的另兩部史詩———蒙古族史詩《江格爾》、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以及南方各民族史詩進行了重點研究,也取得豐碩成果。

  建所20餘年來,一支由藏、蒙古、朝鮮、彝、漢等民族學者組成的史詩研究學術梯隊在民族文學研究所已經形成,其中研究員6名,副研究員5名,助理研究員2名,博士8名,碩士1名,高學歷、掌握三種語言(漢語、民族語、外語)以及注重田野調查是這支隊伍的突出特點。他們在深入調研、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開展了史詩研究,發表了研究專著16部,其中《格薩爾與藏族文化》(降邊嘉措)、《民間詩神———格薩爾藝人研究》(楊恩洪)、《蒙古格斯爾關係及源流研究》(斯欽蒙和)、《蒙古小説類型演變研究———以蒙古“格斯爾”為例》(巴雅爾圖)、《瑪納斯論》(郎櫻)、《江格爾論》(仁欽道爾吉)、《口傳史詩詩學:冉皮勒江格爾程式句法研究》(朝戈金)、《江格爾與蒙古族宗教文化》(斯欽巴圖)、《南方各民族史詩論》(劉亞虎)、《鷹靈與詩魂———彝族古代經籍詩學研究》(巴莫曲布嫫)、《古代經典與口頭傳統》(尹虎彬)等專著在史詩學界處於學術前沿地位。

  民族文學研究所從事各民族史詩研究的學者還活躍在國際學術領域,他們多次被邀請赴德國、奧地利、瑞士、荷蘭、日本、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蒙古等國,參加學術會議、做學術報告及與國外學者合作進行學術考察和研究等。在第7、8、9屆國際藏學會上,均設有由我所研究員主持的史詩《格薩(斯)爾》研究論壇。我所與美國密蘇裏大學口頭傳統研究中心開展學術合作,2002年該中心的刊物《口頭傳統》用一期專刊刊登了我所研究人員的十余篇論文,在國際學術界展示了我們的研究實力。

  目前,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搶救與研究已經成為國際學術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我國各民族活形態口承史詩正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及學術價值。為此,民族文學研究所確定史詩學科為所重點學科,繼續加強學科建設,穩定與擴大學術隊伍,以便進一步推進史詩學術研究,為民族文學與文化的繁榮貢獻力量。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編輯:郭翠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