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民俗頻道 > 走進西藏 > 學者文萃 > 正文

“卓倉”藏族婚禮歌中的文化透視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09日 22:18

  

崗 措

  婚姻生活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繁衍生息的主要手段。“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俗話,道出了婚姻與人類自身的生産息息相關的樸素的道理。儘管如此,由於生活環境、社會制度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各民族的婚禮儀式各不相同,甚至在一個民族內部,也因為所處的地理環境的不同,以及吸收外來民族文化的程度不同,而呈現出的儀式狀態也不一樣。下面通過對青海省海東區的藏族婚禮歌的透視,來談談其中所反映的文化現象。

  一、“卓倉”藏族的來歷

  生活在青海省海東區的藏族,自稱為“卓倉哇”。居住在樂都縣、平安縣、湟中縣等地區,方圓一百多公里,有所謂“卓倉隆哇頓”,即卓倉七條溝的説法。這裡的藏族生活基本屬於以農為主的半農半牧區。與漢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雜居在一起,有些村莊是多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有的是純藏族村緊靠著純漢族村的。關於它的來歷,據説最早來自於西藏。公元9世紀末吐蕃王朝的最後一個統治者朗達瑪被殺後,吐蕃本部立刻陷入一場混亂,朗達瑪的兩個兒子在各自母系貴族勢力的支持下,分別自立為王,分裂割據一方。朗達瑪的兒子沃松來到阿裏地區,建立了阿裏王係,著名的古格王朝就是他的後代建立起來的。他的第四世孫赤德從後藏來到青海湖一帶,在當地統治首領,即吐著統一時期的守關將領的擁戴下,逐漸建立起了勢力強大的角廝羅政權,掌握著青海東部和甘肅西部,即古絲綢之路的統治權,與宋王朝有著密切的關係。角廝羅政權的中心地就在今天的樂都縣,“卓倉”這一稱謂來自於祖先居住地,即今天的西藏後藏地區卓沃隆地方名,“卓”為“卓沃隆”,“倉”為祖係,“卓倉”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這一部分藏族的語言中現在仍然能夠感受到衛藏方言的語音與語調,保留著許多輕聲音,與純正的“安多語”有所不同。同樣,他們的婚禮儀式除了有古老的藏族習俗外,還有非常濃厚的遵“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漢民族的封建意識滲透在整個婚禮的過程中。姑娘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家長就開始著手為她找婆家,通常是有男孩兒的家,主動上門説親(媒人都是男性擔任),甚至有定娃娃親的,經過幾番商量,若同意這門親事,就開始向男方列財禮賬單。一開始往往要價很高,然後通過媒人説情可以逐漸降價,以顯示自家的姑娘不是不值錢,同時在村裏的名聲也好聽。雙方達成協定後,就到寺院占卜算卦,擇吉日娶親。喜事一般在臘月二十幾日舉辦。

  二、“卓倉”藏族的婚禮歌

  在新郎、新娘的雙方家長事先定好的良辰吉日,一大早新娘家的男女老少都已做好了各種準備,上午8、9點鐘,村裏的鄉親們都陸陸續續地來到新娘家,年長的男性客人們圍坐在堂屋的土炕上,喝酒、吃肉、聊天;年輕的姑娘、小夥子們圍坐在另一間屋子裏,熱熱鬧鬧,歡天喜地盡情地享受著主人的款待。當酒喝到一定程度時,年輕人中的能歌善舞者就要展示自己的歌喉和舞姿。“卓倉”藏族和廣大的青海“安多”藏族一樣,十分擅長唱歌,婚禮儀式上的讚歌和祝詞是他們最拿手的。歌曲的內容一般是讚美生活、勞動,祝願在座的賓客吉祥、長壽的。例如:

  “給上師喇嘛唱支歌,手中凈瓶是天然的,瓶中的凈水呈右旋,是上師弘法成功兆;給父輩叔伯唱支歌,手中龍碗是天然的,碗中的美酒呈右旋,是父輩心想事成兆;給母輩姐妹唱支歌,手中奶桶是天然的,桶中的牛奶呈右旋,是母輩心想事成兆。”

  由於佛教是藏區主要的宗教形式,其思想意識滲透到了藏民族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歌詞中所唱到的“呈右旋”就是佛教思想的反映,轉神山、轉佛塔、轉寺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總要進行的一項宗教活動。轉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因此,人們喜歡物體花紋的走向和液體的旋渦方向呈右旋,認為那樣是吉祥的徵兆。婚禮上人們一邊唱一邊跳祝福的舞。歌中唱道:

  “啊!水和陸地是同時産生的,純凈的河水終要遠走,祝遠走的河水永吉祥;葉和樹是同時生長的,翠綠的葉子終要遠走,祝遠走的葉子永吉祥;姐姐和妹妹是同時長大的,美麗的姐姐終要遠走,祝遠走的姐姐永吉祥。”

  這時新娘子在母親的姨娘、姑媽、姐妹們的簇擁下,坐在潔白的羊毛氈毯上,身穿漂亮的嫁衣,由一位姨媽準備給她梳新娘的頭,旁邊站著幾位嗓音非常美妙動聽的姑娘開始唱“梳頭歌”:

  “今早報曉最早的,是那白色的公雞。白色公雞知時辰,姑娘我雖不知時,今早不得不早起;綠色布穀懂規矩,姑娘我雖不懂事,今天不得不受約。雄雞報曉頭遍時。父輩不睡早早起,給姑娘穿新嫁衣,美麗嫁衣穿身上,穿上新衣真漂亮;雄雞報曉二遍時,母輩不睡早早起,給姑娘戴裝飾物。珍珠珊瑚戴身上,戴上飾物真漂亮;雄雞報曉三遍時,兄弟姐妹都起床,給姑娘穿新鞋子,穿上新鞋真漂亮。姑娘頭上要抹水,要抹布穀口中水;姑娘的頭要梳好,梳頭要由母輩梳;姑娘頭上要抹油,要抹金黃牛奶油;分發要用金梳子,黃金梳子像百馬,母馬子馬要一百,百匹子馬才能梳;發飾要用紅珊瑚,珊瑚就像百頭牛,母牛子牛要一百,百頭子牛才能佩;頭頂要戴銀雲飾,雲飾就像百隻羊,母羊子羊要一百,百隻子羊才夠佩。“次日”是那黃金做,黃金雕紋的“次日”,見的多來解的少。當著父輩解下來;“次日”是那白銀做,白銀雕紋的“次日”,見的多來解的少,當著母輩解下來;“次日”是那黃銅做,黃銅雕紋的“次日”,見的多來解的少,當著親戚解下來。背發要用金梳分,右邊要用銀梳分,左邊要用鋼梳分,金銀銅的梳子各一對。綢衣需要十三層,自己沒有街上買,現在就要快去買,姑娘需要在此時。”

  “卓倉”藏族姑娘在未出嫁前,髮式是兩根髮辮上帶一對手工刺繡的飾物,稱為“次日”,其上拴著許多銅錢,當姑娘走路和奔跑時,發出清脆的叮噹聲,是姑娘的重要標誌。當姑娘要出嫁時,出嫁的當天要由一位與姑娘家關係密切的婦女(或母親)給姑娘梳“嫁娘頭”,因為這對那位姑娘來説是人生路程上的一大轉折,所以要當著大家的面把象徵姑娘的飾物取下來,把髮式改變成為中間有一根較粗的髮辮,兩邊各有一根較細的髮辮,再戴上象徵已婚婦女的稱為“嘉籠”的飾物。飾物是用布做的,上面釘有許多紅珊瑚,這一般是由男方家贈送的財禮之一。當一切都準備就緒後,姑娘在陪娘的陪伴下開始磕頭,同時由幾位姑娘唱“出嫁歌”:

  “今早磕頭向何方?今早磕頭向著天,願八輻法輪天吉祥;今早磕頭向何方?今早磕頭向未來,願未來護法神吉祥;今早磕頭向何方?今早磕頭向天神,願天神”三寶都吉祥;今早磕頭向何方?今早磕頭向灶火,願招福的灶王吉祥;今早磕頭向何方?今早磕頭向大地,願八瓣蓮花地吉祥。”

  一般認為姑娘出嫁,會把娘家的財氣帶走,為了不使娘家遭損失,要唱“招福歌”。歌中唱道:

  “姑娘我站過的地方,那裏有著羊毛團,願走後日子比毛厚;姑娘我站過的地方,那裏有著白海螺,願走後日子比螺白;姑娘我站過的地方,那裏有著堅硬鐵,願走後日子比鐵硬;姑娘我站過的地方,那裏有著一團火,願走後日子比火旺。”

  過去由於封建思想的影響,婦女的地位十分低下,一旦出嫁當了媳婦,就得幹繁重的家務勞動。還要無條件侍候好公婆和丈夫,照顧好孩子,一天到晚沒有休息的時候。所以每一個姑娘在邁出自家的大門去一個陌生的家裏生活時,都有一種淒涼、悲痛的感覺。然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不可抗拒的命運。雖然如今社會發展進步了,婦女的地位有所提高,婚姻也比過去自由多了,但當姑娘將要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離開父母時,心情同樣是不能平靜的。所以,這種離別惆悵的歌至今還在傳唱著。例如有首歌這樣唱道:

  “去年的今天這時候,姑娘我在高高空中樂,媒人你從遠遠地方來;今年的今天這時候,媒人你高高空中坐,姑娘我大地路條條;我是岩石山上小雕,推我下岩的是獵人;我是大海中的金魚,釣我起來的是漁人;我是父母身邊愛女,嫁我出去的是媒人。我那慈祥的父親,冒著嚴寒去上部,上部衛藏買塊布;冒著大雨去下部,下部內地買件冷不辭勞苦去尼泊爾,尼泊爾地買塊布;三個地方買的衣,穿在姑娘我身上,父親恩德我無法報,無法報恩我心惆悵。我那慈愛的母親,懷胎九月又十日,雙乳喂養暖全身,香甜美食讓給我。小襟蓋身像朵雲,大襟蓋身像太陽,母親恩德我無法報,無法報恩我心悲哀。姐姐是那高聳的樹,高高大樹根扎得深,妹妹我是河邊的露,露珠不知該去何方?姐姐已成家立了業,妹妹我要去新地方,新地方是那陌生地,嫁出去的我真可憐!”

  在舅舅的陪同下,姑娘揮淚騎馬開始踏上前往婆家的路。

  這時婆家的情景與娘家的截然不同,他們是歡天喜地、熱鬧非凡。屋裏屋外裝飾一新,炕上鋪著潔白的羊毛氈毯和西藏的“卡墊”(羊毛地毯),村裏的鄉親們歡聚在一起,喝著酥油茶,海闊天空地聊著,年輕人們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開始亮開嗓門對歌,歌的內容大多是讚美主人家的富裕、興旺,以及祝願主人家的生活將來愈來愈幸福。對歌一般使用問答形式。當送親的隊伍到離村口不遠的地方時,婆家迎親的隊伍中要派一名英俊、聰敏、口才好的年方十八的青年,右手拿著長長的哈達,左手舉著盛滿美酒的酒壺,頭戴狐皮帽,騎一匹快馬來到送親的隊伍前,快速下馬跪下,口中一邊連珠炮似地致詞,一邊向女方的舅舅獻哈達、獻美酒,然後快速上馬逃跑。就在這時送親隊伍中的小夥子們也不甘示弱地上馬追趕並搶狐皮帽,雙方進行一番熱鬧而又激烈的拼搶後,總讓迎親隊中的小夥子贏著回去,大夥在後面吹口哨、大聲叫喊,恰似那古戰場上的戰鬥情景。如此進行三次,第三次送親隊已進入村口,全村的男女老幼都在道路兩旁看熱鬧、助威,叫喊聲、口哨聲、鞭炮聲響成一片,聲勢造得越大越好,場面越熱鬧越好,這樣越表示婆家的面子大,同時也表示對送親隊伍的熱烈歡迎。這時由男方家的母輩們走上前來準備牽馬迎接,騎在馬上的女方的舅舅和客人們要千方百計地讓馬左拐右轉,不讓她們抓住韁繩。母輩們也不甘示弱,壯著膽子想辦法抓住韁繩,一邊牢牢牽著馬,一邊與舅舅對著歌走向男方家。迎親歌的歌中唱道:

  “(齊唱)好啊好啊今早好,今早的天亮得好,今早的雞。叫得好,山頂太陽升得好,山腰佛塔建得好,山下供品獻得好,舅舅姨媽見得好。

  (舅)今早太陽升何方?中午太陽升何方?下午太陽升何方?

  (姨)今早太陽升山頂,紅色岩山似佛像,神仙般的貴客要來臨。中午太陽升水中,清澈的河水像凈水,凈水般的貴客要來臨;下午太陽升草原,遼闊的草原開滿花,花朵般的貴客要來臨。大鵬鳥從空中來,百鳥立刻迎上前,有失遠迎請原諒。雄獅從雪山中來,百獅立刻迎上前,有失遠迎請原諒。舅舅你從東方來,姨媽我立刻迎上前,有失遠迎請原諒。

  (舅)大鵬鳥從空中來,百鳥立刻迎上前,不必客氣感謝你;雄獅從雪山中來,百獅立刻迎上前,不必客氣感謝你;舅舅我從東方來,姨媽你立刻迎上前,不必客氣感謝你。”

  唱著唱著到了男方家門口,一位身穿盛裝的小夥子把一塊潔白的氈毯鋪在馬下,手捧哈達行下馬禮,他高聲説道:

  “呀!我把一塊來自西藏聖地的潔白的氈毯鋪在馬下。上面擺滿了青棵、羊毛和松柏枝,請舅舅們下馬來。”

  但是,舅舅們騎在馬上越發傲氣,高仰著頭,歪騎著馬,領頭的舅舅説:“我們要求在白氈上鋪紅氈,紅氈上鋪絲毯,你們如此怠慢我們,我們決不下馬。”婆家又派出一位能言善辯的小夥子,在白氈上鋪一塊絲毯,然後笑盈盈地手捧哈達説:“南方的玉龍從空中到來時,潔白的雲朵前去迎的好;大鵬鳥從空中到來時,五彩的百鳥前去迎的好,舅舅你從東方到來時,親家我行的下馬禮好,紅似檀香樹的絲毯上有青棵、羊毛和松柏枝,懇求舅舅們下馬來。”這一次騎在馬上的人們把身子正過來,高揚的頭微微低下來,臉上有了些笑容。不過還是不滿意,領頭的舅舅説:“我們把家中的寶貝、美麗的鮮花、父母的心肝、同伴中的位使者送到你家來,你們的下馬禮如此簡單,我們不滿意。我們要更隆重的下馬禮。”婆家趕快又派出一位出眾的男子,把一塊綢毯鋪在絲毯上,手捧哈達唱道:“南方的玉龍從空中到來時,……紅似檀香樹的綢毯上有青棵、羊毛和松柏枝,心胸寬闊的舅舅們,懇請你們下馬來。”舅舅們這時已心滿意足,大家都滿臉微笑,正要準備下馬時,突然從送親的隊伍中響起了一聲呼喚聲,一位男子策馬來到隊伍的前邊,顯出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對親家説:“藏族古老的諺語中説:‘需要時是頭頂的飾物,不要時是門口的石頭。’當初提親時,你們把我媒人當國王,如今事已成功,就把我媒人當傭人。治病救了命以後,忘了醫生的,除了你們我沒見過。我不發怒時像菩薩,發起怒來像馬鳴金剛。”話音剛落,從親家中走出一位主持婚禮的老者,滿面笑容地迎上前説:“不要生氣可敬的恩人,不是我們忘了你大媒人,而是一來我們太忙了沒顧上,二來下馬禮的規矩就是這樣,我們不會忘記你大媒人的。”説完立刻吩咐人向媒人行下馬禮,一位英俊的小夥子手捧哈達恭恭敬敬地獻給了媒人。然後,面對著送親的馬隊,高聲唱道:

  “我手中的哈達是衛藏的哈達,是喇嘛手中的護身結;是內地的吉祥物,是王后宮中的物品;是雪域高原的哈達,是有益於婚姻的哈達。這哈達寬又長,長度能達十八丈,挂在舅舅的脖頸能拖地,這樣哈達獻給所有的送親人,懇求舅舅們都下馬來。”

  這時候,舅舅們才高高興興地一個個跳下馬,步入婆家的院中。

  門口有幾位青年人手捧著青裸酒,所有送親的客人,都要先喝一碗才能進門,客人們接過酒碗,先用無名指沾酒向空中彈三下,以敬佛、法、僧三寶,然後一飲而盡。新娘子緩緩進入大門,在院中先向佛像磕頭,圍繞佛像轉三圈,然後由伴娘陪著面向坐北朝南的正屋門站立,婚禮正式開始。舅舅大聲喊著讓新郎官出來,新郎身穿盛裝從新房中走到新娘身邊站好。由兩位送親隊伍中的年輕人手捧一件新上衣,來到新郎面前舉行新郎穿衣儀式(衣服是藏式立領大襟),一邊穿衣一邊歌唱這件衣服的來歷,實際上是對衣服的讚美,讚詞中用大量的誇張和比喻的手法,讚美衣服的布料、做工。樣式和穿上以後的功能。接著另一位男子手捧絲綢細腰帶來到新郎面前舉行繫帶儀式,一邊係一邊唱,讚美帶子像彩虹一樣係在新郎的腰上,祝他幸福、美滿。接著走過來一位品德優秀的大媽,手拿梳子在新娘的頭上象徵性地梳三下,把新娘身上的飾物都重新擺弄一下,向大夥證示她是已婚婦女,然後與新郎一起在婚禮主持人的指揮下,開始向佛法增三寶、護法神、地方神、祖父、祖母、父母等—一行磕頭禮,算正式結婚。

  接著新娘在舅舅的陪同下來到廚房,那裏男方家的大媽、大嫂們早已煮好了一鍋奶茶,蓋著的鍋蓋上面放一把大銅勺,鍋臺上擺著三個龍碗,正等著新娘子來行祭茶禮。當新娘走進廚房後,舅舅恭恭敬敬地向大媽們獻哈達、敬酒,請大媽們揭開鍋蓋,而大媽們仍然站在灶火旁對舅舅説:“我們的鍋蓋是金制的,是用108兩黃金制的,沒有福份的人揭不開,揭蓋費要108匹駿馬。”

  舅舅派一位能言善辯的青年人,手捧哈達和美酒唱道:

  “我手中潔白的哈達,是那喇嘛的護身結,是那皇帝的見面禮,是勇士的象徵,用 108匹馬買來,我把它獻給大媽,請你們揭開金制的蓋。”

  大媽們接著説:

  “舅舅你別著急,我們的鍋蓋是銀制的,是用108兩銀子制的,不是能人揭不開鍋,揭蓋費要108頭奶牛。”舅舅只好把早已準備好的哈達又一次獻給大媽們,並懇求道:

  “我手中哈達是絲制的,它是衛藏喇嘛的敬供品,是內地皇帝的執法品,是雪域高原的供神品,用108頭奶牛買來,我把它獻給大媽們,請你們揭開銀制的蓋。”

  大媽們仍然不滿意,又一次刁難舅舅説:“我們的鍋蓋是石制的,重的好象水磨石。我向上揭它卻向下拉,沒有力氣的人揭不開,揭蓋費要一百隻綿羊。”舅舅又一次手捧哈達唱道:

  “我手中潔白的哈達,是喇嘛手中的供品,是皇帝手中的法寶,一萬座佛像顯真身,是雪域高原的定親物,是大媽們的吉祥物,是美滿婚姻的吉兆,要説這哈達的價值,早已超過百隻羊,今天獻給大媽們,祝你們生活永遠幸福。請你們揭開石頭的蓋。”

  然後向各位大媽、大嫂、大姐們—一敬酒。這時她們才心滿意足地揭開了鍋蓋,領著新娘來到鍋灶旁,新娘用銅勺舀起茶高高舉起後又倒入鍋中,如此進行三次,第四次將茶倒入擺好的三個龍碗中,表示敬獻佛、法、僧三寶,同時也表示自己將是這家的掌勺人,應該擔負起一家人的飲食生活。在新娘敬茶的同時,兩位青年高聲唱起了吉祥歌:

  “啊!聯姻茶!好啊好啊今早好,今早雄雞叫得好,今早的天亮得好,山頂太陽升得姦,山腰佛塔建得好,山下供品獻得好,父輩母輩聚得好。啊!聯姻茶!馬圈裏面拴滿馬,馬匹發展到一千;牛圈裏面拴滿牛,奶牛發展到一千;羊圈裏面關滿羊,羊只發展到一千。啊!聯姻茶!你是幸福的姑娘,帶來的幸福充滿園,你是吉祥的姑娘,帶來的吉祥充滿園。你是某某家的姑娘,如今是某某家的媳婦。要尊重父母和公婆,要與鄰里和睦又團結,家業興旺又發達,生下三個兒子倆女兒,五個兒女圍身邊。”

  舉行完祭茶禮後,婦女們把新娘領到新房讓她和伴娘休息,其他人離開新房去忙自己的事。與此同時,主人和客人們按年齡大小分左右依次上炕盤腿坐好,因佛教規矩右為上,所以客人坐右邊,主人坐左邊,主持婚禮的長者和媒人坐上座,新郎雙手捧酒向每一位坐在炕上的人敬酒並表示感謝。這時舅舅站起來把一根纏著白羊毛的馬鞭送給新郎,祝他新婚快樂,將來騾馬滿槽牛羊滿圈。新郎要手拿鞭子回新房。這時婦女們開始把煮好的羊肉、豬肉、紅糖奶渣糕、青稞酒、奶茶。鍋盔餅等美食擺滿炕桌,賓主開始開懷暢飲,此時媒人是中心人物,親家代表手捧奶茶碗唱起了感謝媒人的歌,歌中唱道:

  “好啊好啊瓷碗好,手中捧的龍碗好,碗口八輻法輪好,碗腰八大瑞物好,碗底八瓣蓮花好,碗中的奶茶香噴噴,獻給媒公大恩人。”

  接著舅舅的代表也手捧哈達唱起了感謝媒人的歌:

  “拿天空做比喻,空中飛翔的是鳥類,飛技出色的是那雄鷹,雄鷹在空中飛翔時,雙翼不會碰山頭;拿草原做比喻,從犏牛到野牛,所有能跑的動物中,跑得最快的是駿馬,駿馬在草原奔跑時,四蹄不會有閃失;拿鬧市做比喻,老到八十歲,小到七、八歲,最伶牙俐齒的是媒人,智慧如天空廣闊,言辭如流水涓涓,妙語如銀鈴聲聲。”

  媒人聽到讚美他的歌聲十分高興。感謝了媒人之後,舅舅們拿出一件黑色印花綢上衣,向大家展示一番,然後大聲喊道;“讓婆婆上前來。”婆婆不敢怠慢,三步並作兩步地來到炕前,由兩位青年一人抓住一隻衣袖,開始行婆婆穿衣禮,他們用歌聲講述這件衣服的來歷,以及它的式樣、質地、顏色和穿在身上的功能等等,唱得婆婆心花怒放,讓婆婆高興是為了日後婆媳關係融洽,婆婆對媳婦多寬容些。舉行完穿衣禮後,賓主們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盡情地享受,然後婚禮主持人宣佈:“今天的婚禮儀式到此結束,從明天起各位客人由親家的親戚和朋友們接待,村裏還要舉行兩天賽馬、射箭活動,祝各位賓客吉祥、長壽。”

  過了兩天以後,人們又一次集中在男方家,大家一邊暢談著前兩天的新鮮事,一邊享受主人的款待,這一天主要吃灌腸和牛、羊的內臟,因為第一天主要吃牛、羊肉。臨時灌腸來不及,所以把灌腸留在最後的一天吃。酒足飯飽之後,天已接近傍晚,親家開始給每一位送親的客人送禮,禮品是:送親的領頭人和媒人各得一頭整豬,加上一草包磚茶(大概十塊茶);主要的成員得一隻整羊外加一塊茶,其餘不太重要的成員得一塊茶。每個人都得到了自己應得的那一份以後,一位親家一方的青年人,手捧哈達唱“結親歌”:

  “説説婚禮的來歷,最初婚禮源上天,天堂有位瑜咖女,下嫁龍王做兒媳,天神龍王結親家。父親是菩提薩座,母親是救護度母,媒人是文殊菩薩,媒人習俗由此來;伴娘是妙音仙女,伴娘習俗由此來;婚馬是白色神馬,婚馬習俗由此來;神樹枝做彩箭,彩箭習俗由此來;白雲黑雲來迎親,迎親習俗由此來;管家是手持金剛,管家習俗由此來;迎親官是蓮花生,迎官習俗由此來;龍宮寶物做下馬墊,馬墊習俗由此來;大神梵天帶領來,眾神六百六十名,下凡龍宮來做客,客人習俗由此來;龍宮擺下大宴會,宴會習俗由此來,結親習俗由此來。藍天大地結成親,天之公主白雲朵,下嫁大地做兒媳,媒人是南方白雲,婚馬是青色玉龍,伴娘是烏黑雲朵,六谷莊稼做下馬墊,管家是金黃太陽,迎官是銀色月亮,所有的生靈來座客,大地擺下結婚宴。漢藏兩族結成親,漢地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當兒媳,公公是南日松讚,婆婆是蔡邦止瑪,女婿是松讚幹布,媒人是噶爾東讚,漢藏兩地擺宴席,結成親家永幸福。”

  如此熱鬧的婚禮連續舉行三天,整個婚禮歌聲不斷,善於歌唱的人受到大家的讚賞和尊敬。因為他們繼承了古老的苯教巫師用歌聲講述歷史、傳播知識的習俗,人們把唱歌者稱為“魯哇”(即“歌手”)。歌詞中常有:“我不明白問魯哇”的詞,可見“魯哇”的地位之高和“魯哇”的知識之淵博。如今的青年人雖不是過去的“魯哇”,但如果哪一位能流利地唱出許多首歌的話,全村的人都會邀請他(她)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那榮譽是無上高貴的。

  一展“魯哇”風姿的主要是婚禮,婚禮歌也稱“婚禮組歌”,它分:一、哭嫁歌;二、迎賓歌;三、樂賓歌,其中有許多讚詞,如:讚茶。讚酒、讚碗、讚媒人等等;四、送賓歌。每首歌配合一道儀式,每組歌又包括許多種不同的歌:揚茶歌、敬茶歌、獻衣歌、邀舞歌、祝福歌等等。婚禮在歌聲中開始,又在歌聲中結束,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